APP下载

玛格特:我曾为希特勒试毒

2019-09-10张嘉

华声文萃 2019年11期
关键词:玛格希特勒二战

张嘉

二战期间,普通老百姓食不果腹,可是有15个女孩却每天一日三餐都“享用”着大厨精心炮制的美食,但是,这些在当时极为稀有的美味在她们眼中却是毒药,需要强忍恐惧,才能将食物咽下,而每一顿饭对她们来说,也许就是最后的一餐。

这15个女孩就是希特勒的“试毒员”。二战结束后,只有玛格特·沃尔克一人幸存,她隐瞒了这个秘密60多年。2013年,玛格特·沃尔克在95岁时向世人讲述了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而在讲述了这个秘密不久,她在2014年就去世了。小说家罗塞拉·波斯托里诺根据玛格特的故事撰写的小说《希特勒的试毒者》近日出版。

进入“狼穴”

玛格特·沃尔克1917年出生于德国柏林,二战爆发前,她就是一个普通快乐的姑娘,工作、结婚,和其他人无异,可是战争爆发后,一切都改变了。为了逃避战火,玛格特从柏林逃往东普鲁士的格罗斯·帕特斯奇村,这里是她丈夫的老家,可是她没想到自己逃出虎窝,却进入了“狼穴”。

距离玛格特婆婆家3公里外,就是“狼穴”,“狼穴”是希特勒的一个军事指挥部。到了这里没多久,玛格特就成为给希特勒试毒的15个女性之一。

玛格特回忆说:“当时一直有传闻说英国要毒死希特勒,所以,他从不吃肉。给我们吃的是米、面条、辣椒、豆子和花菜,都是最高级的蔬菜、水果等新鲜素食,有些女孩因为害怕,边吃边流泪。我们必须全部吃光。等待一小时,每次我们都怕得要死,以为会中毒死去。”玛格特说。只有在15名试毒员吃了食物全都没事、确定没有被下毒之后,这些食物才会继续送给希特勒本人品尝。

在战争期间的饥寒交迫之际,可以享受到美味,而享受美味的同时又是在与死神打交道,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心理体验?《希特勒的试毒者》中做了精准的描述,比如,刚开始,这些试毒员每天都是食不果腹,生理上本能的饥饿让她们开始试吃时狼吞虎咽,但心理其实是抗拒的,因为她们太清楚每一口维持她们生命的食物,同时也可能会要了她们的命。而到了第二阶段,这些试毒者们为了活着,就必须要面对吃饭这件每天都必须发生的事情。一方面是酒足饭饱后的满足感,一方面是试毒后害怕死亡的恐惧感,这两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将人向两端不断地拉扯。到了第三阶段,她们已经变得习以为常甚至麻木。

唯一幸存者

在“狼穴”兩年多的时间,玛格特并未见过希特勒本人,但是震惊世界的“希特勒遇刺事件”中,她却是亲身经历者。

1944年7月20日,一个反希特勒的军官组织企图暗杀希特勒。希特勒被定时炸弹炸得浑身是血,伤势十分严重。刺杀发生时,玛格特正和士兵们在帐篷内看电影,“我们听到一声巨响,声音大得不可想象,所有人都被震下了椅子,有人大喊希特勒死了,事实是他没有死。”

之后,希特勒展开血腥报复,拘捕了7000名涉案男女,并处决了其中的5000人,玛格特她们也被看管起来。不久,趁着慌乱之际,玛格特被一位好心的德国中尉偷偷送上了一列开往柏林的火车,没想到这让玛格特成为15个试毒者中的唯一幸存者。战后,她从这名中尉口中得知,其余14名姑娘都被当作“狼穴”的帮凶,被苏军枪毙了。

玛格特一直把试毒员的经历视为一种耻辱。1990年,丈夫去世后,玛格特便独自生活。95岁时,一名德国当地记者拜访了她,尝试着问了她几个问题,她打破沉默,首次说出了那段准备带进坟墓的往事。

(摘自《北京青年报》)

猜你喜欢

玛格希特勒二战
《网络迷踪》:你表达重要的方式
英军在二战中使用的轻武器(II)
二战德军变身解放者?
二战老飞机落户桂林
“二战”历史漫画
马丁?帕尔:玛格南的新主席与新动向
刺杀希特勒
都一样
希特勒看电影
犹太人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