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2019-09-10代丽

教育界·A 2019年12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素质教育课堂教学

代丽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大力发展,社会对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越来越重视。根据我国当前的义务教育法,道德与法治课程也成了小学阶段较为重要的一门课程。要想使素质教育能够有效、持续地发展下去,必须加强对学生政治素养的培养。本文基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论述。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升核心素养;素质教育

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也在不断改革,有关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响应这一呼声,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就开始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使孩子可以在文明、守法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将来做一位讲文明、懂法律、守法律的高素质公民,能够真正地成为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学教学应该在小学课堂上尽早教授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内涵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以及能力,这种品质以及能力将会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等。這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发展以及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要求。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

要想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必须从教材出发,明确书本的目标,同时结合情境、创设情境,运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进行讲授,从生活实例出发,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在实例中渗透一些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从而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1.制订明确的教学计划

教师在教授《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之前,要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活动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每节课都要有核心素养的培养内容。例如,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第二单元中的《校园里的号令》一课,教师在新课教授之前,应该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学生只有将这些突破之后,才能很快地接受这节课的知识。针对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课题,教师应该从内容上进行讲解,利用儿歌或者其他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讲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适应学校的生活,培养其遵纪守法的意识。

2.运用多种方式教学

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水平都非常有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授课的方式、方法,争取做到用最简洁、最精练的语言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毕竟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3.利用丰富的教学案例

丰富的教学案例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很好的服务,给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丰富的教学案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门课的学习中来。例如,教师可以运用时政新闻来讲解,这样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身边发生的一些重大新闻,从小培养学生感知社会变化的洞察力,也能培养学生的时政意识。教师也可以运用身边的事例来讲解。例如,笔者在课余偷偷拍了一段小视频,视频中的学生大喊大叫。笔者先让学生说说这些行为有什么危害,并说明遇到这样的情况该如何正确地处理。学生会说,这样大声喧哗会影响一些还在上课的班级,也打扰大家的学习,违反了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也知道了在以后的课余时间要禁止这些行为的发生。通过这样一个实例,学生明白了规则的重要性,树立了遵守规则的意识,也会判断什么样的行为是对的,什么样的行为是错的。与此同时,学生既学会了遵守纪律,也学会了承担起对其他人的责任。

4.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每节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一些知识进行探讨和讨论。例如,在讲解维护自身权利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探究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积极发言,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这也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5.结合表演进行教学

在讲解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时,教师可以以在公交车上让座为例,通过表演来进行教授。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会被激发出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会得到提高。同时,学生通过表演可以将知识展现出来,从而明白在今后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做。这样的课堂真正地走入了学生的内心深处,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非常牢固,达到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6.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紧贴我们的现实生活。生活中的每一个小故事、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案例,都可以来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感悟生活、领悟知识,教师可以将多元素、多元化的形式运用到教学环节中。例如,在教学《保护环境》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出去看看现实生活中的环境是怎么样,总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通过走访、观察、发现,让学生提出几条保护环境的合理性建议以及写一条呼吁大家保护环境的标语。让学生参与到生活实践中,既能让学生快乐学习,又能使学生印象深刻,还能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应从小事做起。

7.利用多媒体技术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大多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时间短。这些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氛围都很严肃、很沉闷,尤其是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这样一来,许多学生会感到无聊,导致上课走神,从而错过了课程的重点。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明显地发现,课堂不再那么严肃,学生也变得积极起来,而且跟教师的互动也多了,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效率。

8.教师在课后要进行教学反思

经过每节课的教学,教师或多或少都会有所启发。正因如此,教师要抓住这个机会,根据本班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教学。在课后,还要认真地钻研教材,这既有利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又可以准确地把握每节课的教学内容。

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也要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教育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能“用力过猛”,而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首先要从思想上开始慢慢地强化,让一些意识慢慢地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

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必须加强对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学习。教师应该用科学、简单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讲解。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知识最大限度地传授给学生,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陈春凤.新时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必备素养[J].新课程(小学),2019(09):212-213.

狄磊.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J].新智慧,2019(20):49.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素质教育课堂教学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