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育助力智障儿童健康成长

2019-09-10杨大明

教育·教学科研 2019年9期
关键词:智障创设心理

杨大明

对于智障儿童来说,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最多的是失败带来的困惑,很少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也很少感受到别人的赞赏和鼓励,这种“預期失败”的心理使他们缺少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在教学中,他们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希望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智障儿童的教育中,创设平等、友爱、鼓励、赏识的情境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亲和情境便于缩短心理距离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师生之间容易产生“距离感”,智障学生不善于表达、缺少反映个人思想的冲动,种种原因加剧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心理隔阂,这种不利状态严重阻碍了教育目标的实现。为此,智障儿童教育不仅仅在于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缩短这种“心理距离”。情感情境则是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由教育者从智障儿童的心理期待出发,运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条件,积极创设的有利于教学所需要的情感条件,其目的为了促使学生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

曾经听过这样一堂课,课题为《保安王伯伯》的四年级生活语文公开课。这篇课文贴近学生实际,似乎写得就是学校保安。但对智障学生来讲,保安与警察联系密切,一般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造成距离感,不利于课文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正是抓住了学生的这一心理,在上课之前请学校保安来课堂做客,并与师生进行了简短的交流,最后由教师向学生介绍了保安的一些情况,告诉同学们保安为了我们的安全很辛苦,一定要尊敬他。通过这样一个情境活动,学生的心理距离很快消失,在课文学习中同学们情绪高涨,教育效果达到了最优化。

可见,情感情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更是提高智障学生学习动力的有力武器。“亲和”的情感情境,既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也能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认知距离,融洽的教育氛围必定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励情境易于培养思维能力

一个儿童从出生就智力低下,那么这个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就有缺陷,也为他后天的心理发展带来困难。遗传因素仅为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提供一种可能性,主要还在于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智力障碍儿童的智力低下,主要表现在缺乏想象力,思维能力较弱,经过后天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其思维力是可以发展的,但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要想使智力障碍儿童思维力不断发展,必须根据智障儿童的思维特点,创设激励性的情感情境,激发参与的热情,调动主观积极性,促使他们的思维水平得到最大的发展。

四年级生活数学课《认识人民币》,最能说明这个问题。人民币是一种较为熟悉的东西,但对于7至10周岁的智障儿童来讲却显得十分陌生,因为他们只是认为购物就要用到“那个东西”,对于不同人民币的价值是多少很少知道,因此教学“认识人民币”仍然难度重重。而这堂课教师另辟蹊径,运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导入新课,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开始,先播放“小熊购物”的动画片,有一只小熊拿着5张1元的人民币和1张10元的人民币去商店购买价值5元的钢笔,此时小熊犯难了,怎样付钱呢?

此时,同学们在动画片的刺激下,想到了很多办法。有的说“一支钢笔给一张人民币”,有的说“给5张”,有的不管颜色、面额大小说“给5张”等等,尽管有些说法很荒谬,很可笑,但他们想法大胆敢于尝试,这也正是创设情境的根本目的所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力,对于后面教学的顺利开展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无论怎样的教育活动,都离不开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励的情感情境有助于增强智障儿童活跃的思维能力,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的结合开创了情境教学的有效途径。

友善情境可以增进缺陷补偿

课堂教学中,补偿智力障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缺陷是主要的教育目标之一,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活动”,因为无论怎样的活动都必须以一定的情境为依托,这里的情境应该是集情感、实物、图像、声音于一体的活动场景,正所谓“境中有情,情中有境”,友爱和谐、平等融洽的活动情境自然能使智障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能激发跃跃一试的冲动。

六年级《康复训练》课,课题是《注意力的培养》,教师设计了四个环节:一是把杂乱10张卡片按数字1至10的顺序排列;二是把20张杂乱卡片按1至20顺序排列;三是把50张卡片进行排列;四是把100张卡片按先后顺序排列。这四个活动由易到难,富有层次性,况且中年级学生对1至100的数字并不陌生,但限于部分学生缺少注意力,排列起来困难仍然很大,虽然教师时刻不忘鼓励,告诉大家“做对做错没有关系”,最后一节课的时间仍然没有完成最后一个活动。这节课中“所有的学生都在尽力去做”不正是教学要达到的目的吗?学生只要充分活动,无论结果怎样,总能对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带来好处,这也是培智课教育倡导的要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自我实践中探索知识的产生,可以这样认为,活动是改善智障儿童缺陷的最好形式。

创设和谐的“情感情境”是情境教育理念得以实现的心理基础,也是对智障儿童进行教育的必然要求,只有根据儿童的特殊性创设多样的“情境”,才能使孩子们成长与进步。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特殊教育学校)

猜你喜欢

智障创设心理
让智障儿童喜爱上美术课
创设未来
心理小测试
具身体验:培智体育教学的实践
心理感受
为智障孩子撑起一把青春伞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智障儿童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