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意境赏析

2019-09-10谭春兰

教育·教学科研 2019年9期
关键词:赏析意境尝试

谭春兰

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了不少经典的古诗词,值得思考的是,不少教师受到了应试教育体系的影响,以引导学生背诵理解古诗词为主,却忽略了对于古诗词意境的赏析,对古诗词的讲解过于枯燥,追求刻板的翻译。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导致学生无法感受到古诗词的美,没有了自主展开古诗词赏析活动的激情,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会带来不利的影响。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尝试感受古诗词的魅力,体会古诗词的意境,提升学生对于古诗词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学会自主赏析古诗词作品。

以诗解诗,对比分析

笔者在教学中组织学生采用以诗解诗的方法,利用学过的古诗词来展开类比分析,进而自主学習其他的古诗词作品。这样能提高学生自主阅读和赏析的能力,让学生懂得怎样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古诗词作品。笔者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对比古诗词的主题、写作手法、意境,并尝试分析诗人的生活背景和风格,这样能让学生的对比分析更为全面。

六年级(上)第22课《古诗两首》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体现的是对于学习的观点,在学生学习这首诗后,笔者鼓励学生采用以诗解诗的方法自主阅读《观书有感》一诗,并说说这两首诗的异同点。学生首先找到了它们的共同点,提出:“这两首诗歌都表达了和读书有关的观点,是劝人努力学习的作品。”同时,学生也发现了这两首作品的不同点。认为:“《观书有感》使用了象征的方法,从表面上看,作者在介绍的是方塘,但是实际上却是在说学习的问题。和《冬夜读书示子聿》相比,它表达观点的方式更为委婉。”笔者又鼓励学生思考:“若让你来创作的话,你喜欢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还是喜欢用委婉比喻的方式呢?”学生认为:“我觉得委婉一点更好,这样表达观点更容易让人接受。”在这样的对比分析中,学生不仅更快地读懂了《观书有感》,而且还产生了自己的审美感受。

在以诗解诗的过程中,笔者尝试将意象、韵律等古诗词的基本知识渗透其中,这样比直接灌输相关知识效果更好,能让学生在对比分析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营造诗境,整体感知

若在古诗词教学中强求理解每一个词的意思,那么即使学生能翻译全诗,其对古诗词的理解也是片面化的。在教学中,笔者尝试营造诗歌的意境,让学生对古诗词中作品进行整体感知。

在指导学生学习五年级(下)第24课《古诗两首》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时候,笔者给学生播放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到暴雨倾盆的场面,倾听暴雨击打建筑物的声音,然后鼓励学生诵读这首诗歌,并展开理解。笔者鼓励学生思考:“‘白雨跳珠乱入船’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卷地风来忽吹散’又是怎样的一种状态?作者展现的是怎样的一场雨呢?”学生有所体会:“作者所写的雨不是一般的雨,而是那种特别大的阵雨。‘白雨跳珠乱入船’体现出雨是十分杂乱的,而‘卷地风来忽吹散’又展现出雨的来去很快。”笔者又鼓励学生尝试用一个字来形容这雨,并说说为何选择这个字。学生提出:“我选择‘快雨’这个词,这里的‘快’能理解成速度快,表现的是雨的状态,同时也能理解成‘快乐’的‘快’,表现的是作者看到雨后的状态。”学生对于这首古诗表达了自己的整体感受。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特定的诗歌意境中,笔者还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够自由讨论的情境,学生尝试在这样的情境中围绕古诗词进行探索,并将自己的探索所得说出来和同伴分享。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整体感悟会更为深入。

大胆想象,个性鉴赏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笔者在教学中就利用了学生的这个特点,鼓励学生围绕诗歌中的个别词句展开想象,展开个性化鉴赏活动,让学生尝试说说作者为何这样选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等,抒发了自己的个性化感受。

六年级(下)第9课《词两首》的《渔歌子》是一首唯美的作品。在指导学生学习这首词的时候,笔者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将文字转化成画面,然后再尝试用文字将自己看到的内容表达出来。有学生尝试表达:“白鹭在青山前飞过,红花飘落绿水,水中有游鱼。一个带着箬笠,穿着蓑衣的渔人静静地呆在斜风细雨里。”还鼓励学生尝试展开自主鉴赏,说说对这首作品的感受:“这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作者用了白、绿、青等色彩词,同时还用了‘桃花’等暗示色彩的词。作者描绘了一个静中有动的画面。白鹭、流水,这些都给人动的感觉,但是这又是一个和谐的世界,所以让人感觉十分宁静。”然后鼓励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活动,大家尝试说说自己的鉴赏结果,并从他人的表达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为了能起到读写结合的效果,笔者还鼓励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路,尝试将自己想到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样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还给了学生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

古诗词文字优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指导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时候要将古诗词作为载体,促使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笔者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赏析古诗词作品,体会古诗词作品之美,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赏析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赏析意境尝试
再试试看
再试试看
春色满园
一朵花的意境
尝试
步辇图赏析
尝试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