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伪国学班,凉凉

2019-09-10俞杨

党员生活·中 2019年5期
关键词:孙楠读经私塾

俞杨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眼下,朗诵《弟子规》成了很多伪国学班的标配。

“判断一个国学班是否是专业的,还是忽悠人挣钱的,就看它是不是教《弟子规》。”文化学者鲍鹏山强调说,“拿《弟子规》教的人就是典型的不专业。”

国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数千年的积淀,国学从娃娃抓起本是应有之义。

只不过,国学到了伪国学班手里,被剪辑成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而且呼应者众,本该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也离开学校来这里摇头晃脑。

眼看他起高楼,到如今,伪国学班要楼塌了。

楼塌了

前后相差不到半个月,教育部两次印发通知,内容皆指向伪国学班。

“认真排查并严厉查处社会培训机构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3月20日,《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写道。

与2017年的通知相比,措辞从“高度关注”变成了“严厉查处”,同时对法定监护人的行为也明确提出“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年来,读经班、私塾等体制外教育和“疯狂的黄庄”一样,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

今年年初,因为歌手孙楠的明星效应,伪国学班掀起舆论高潮。

学费高昂、变相的女德教育、且无办学资质,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国学培训机构,因为孙楠携子女的加入,名噪一时。

华夏学宫并非孤例,江西豫章书院、陕西善和传统文化基地,其教育方法都与现代教育精神南辕北辙。

起高楼

如果追溯源头,会发现伪国学班的兴起,恰恰是因为家长对义务教育的不满足。

沉重的课业负担、白热化的考试竞争、相较而言,国学似乎纯粹得多。

“现在教育培养的只是工程师、医生,培养不出像孔子一样的大家。”一位伪国学班老师透露。

抛开语数外,拿起四书五经,读经运动兴起了。

儿童读经运动于上世纪90年代兴起,据说一位怀孕的母亲坚持读了十个月《论语》,出生的孩子不仅相貌不凡,而且知礼懂事。

“自2004年第一間私塾开办,到2014年十年间,约有3000家私塾涌现全国,读经声响彻各地。”调查显示。

读经运动兴盛,伪国学班遍地开花,商业气息盖过了书香气。

两要害

伪国学班最突出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压根不懂国学,一个是无学历办学资质。

很多伪国学班把《弟子规》当作经典教材,那么《弟子规》究竟属于什么档次的国学呢?

“第一,《弟子规》不是文化经典;第二,《弟子规》不是国学;第三,《弟子规》什么都不是。拿《弟子规》教的人就是典型的不专业。”鲍鹏山解释。

如果说,不懂国学是副慢性毒药,无学历办学资质则是一剂穿肠猛药。

随着社会发展,教育需求日益多元,学校的义务教育越来越难以满足受教育者的差异化选择。

以国学为例,义务教育的传统文化学习是不是基本上足够了?还是难以满足多样化追求?

“今天的中小学教材里,根本就没有最低限度的国学知识,只有文言文,文言文和国学是两回事。”鲍鹏山解释。

因此,中国家长对多元教育的追求,值得理解和尊重,但有个大前提。

“需求多样性有一个基本的点,就是在完成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再去满足其他需求,国学班也只能够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存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猜你喜欢

孙楠读经私塾
材料作文“读经热潮”讲评
读经教育:时代背景下的个体选择
读经典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再看读经:科学读经 品味经典
斯诗私塾
斯诗私塾
斯诗私塾
斯诗私塾
孙楠 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