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一瞬间,我懂得了文学的美

2019-09-10三毛

小读者·阅世界 2019年7期
关键词:春去秋来宝玉滋味

三毛

我回国看望久别的父母,在跟随父母拜访长辈时,总有人会忍不住说出这样的话:“想不到那个当年最不爱念书的问题孩子,今天也一个人在外安稳下来了,怎不令人欣慰呢!”

要再次离家之前,父亲与我挤在闷热的贮藏室里,将一大盒一大箱的书籍翻了出来,这都是我特意请父亲替我小心保存的旧书。整理了一下午,父亲累得不堪,幽默地说:“都说你最不爱读书,却不知烦死父母的就是书,倒不如统统丢掉,应了人家的话才好。”

说完,我与父亲相视而笑,好似在分享一个美好的秘密,乐得不堪。

算起我看书的历史来,还得回到抗战胜利后的日子。

那时候,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有的堂兄堂姐念中大,有的念金陵中学,连大我三岁的亲姐姐也进了学校,只有我因为上幼儿园的年纪还不够,便跟着一个名叫兰瑛的女工人在家里玩耍。

在我们的大宅子里,除了伯父及父亲的书房之外,在二楼还有一间被哥哥姐姐称为“图书馆”的房间,房间內全是书。大人的书放在上层,小孩的书都在伸手就够得到的地板边上。我总往那儿跑,可以静静地躲到兰瑛或妈妈找来骂了去吃饭才出来。

当时,我三岁吧!春去秋来,我的日子跟着小说里的人打转。终于有一天,我突然惊觉,自己已是高小五年级的学生了。

我看书在当时完全是生吞活剥,无论真懂假懂,只要故事在,就看得下去。有时看到好文章,心中也会产生一丝说不出的滋味来,可是我不知道那种滋味原来叫“感动”。

我很不喜欢在课堂上偷看小说,可是我发觉,除了这种方法可以抢时间之外,我几乎被课业逼迫得没有其他办法看我喜欢的书。

记得第一次看《红楼梦》,便是将书盖在裙子下面,老师一在黑板上写字,我就掀起裙子来看。“贾政连忙站起身来要回礼,再一看,那人双手合十,面上似悲似喜,不正是宝玉吗?这时候突然上来了一僧一道,挟着宝玉高歌而去——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逝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看完这一段时,我呆在那儿,忘了身在何处,心里的滋味已不是流泪和感动所能形容。我痴痴地坐着,好似老师在很远的地方叫着我的名字,可是我竟没有回答她。老师居然也没有骂我,上来摸摸我的前额,问我:“是不是不舒服?”我默默地摇摇头,看着她,恍惚地对她笑了笑。那一瞬间,我终于懂了,文学的美,将是我终其一生追求的目标。

回想起来,当时的我凡事不关心。我最愉快的时光就是搬个小椅子,远远地离开家人,在院中墙角的大树下,让书带我去另一个世界。

(摘自《视野》,有删节)

猜你喜欢

春去秋来宝玉滋味
人面何去 桃花且笑
一个萝卜一个坑
爱乐之城
她带着前夫生活二十年再婚后前夫瘫痪
宝钗:生活要靠自己经营
果子的滋味私厨
一颗滋味果子
红薯的滋味
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