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2019-09-10杨万兴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2期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

杨万兴

摘 要:新自由主义是自由主义在西方发展的最新形态,经历了自身发展阶段后演化成一套以经济学包装起来的西方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近年来,西方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意识形态尤其是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有较强冲击,应对这种冲击我们应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优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形成应对新自由主义思潮挑战的有效对策群。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建设;大学生意识形态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挑战

当代西方的许多思潮尤其是新自由主义思潮涌入我国高校,冲击了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这种冲击随着其传播特点不断发生变化,有自己独特的影响规律和传播机制。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我国大学生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表现

1.宣扬全面私有化的市场原教旨主义,冲击部分大学生的经济价值观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理论本质和核心要义就是主张私有制,极力推行市场优先和极端市场决定论,其实质是妄图用资本主义制度抹杀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用市场原教旨主义代替市场经济。这种市场原教旨主义冲击着部分大学生的经济价值观:一方面,误导了大学生对公有制的认识;另一方面,误导了部分大学生对市场经济改革制度的认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指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和更好发挥市场作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故意忽略这一点,利用市场经济的盲目性、竞争性等特点,使得部分大学生形成了错误的市场改革认识。

2.宣扬极端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扭曲部分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念

一方面,助长了部分大学生极端个人主义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部分大学生只是认识到了自身的发展与社会不协调的一面,而没有看到自身发展与社会协调的一面。另一方面,扭曲了部分大学生的自由、平等的道德观念。自由与平等是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绝对的自由,所有的自由都是消极存在的,资本主义世界的自由是一种“消极自由”即在一定限制条件下的不完全自由。资本主义社会所承认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实质上只承认了形式上的平等,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平等。但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影响我国大学生的自由观和道德观时候却鼓吹完全平等,扭曲了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观念。

二、应对新自由主义对我国大学生意识形态建设影响的对策分析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有较大影响和挑战,应对这种挑战的方法必须从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中去寻找。一方面要加强高校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另一方面要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一)加强高校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高校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要用先进的、合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占领高校的意识形态阵地。

1.以马克思主义为意识形态教育的指针

对于我国来说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高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这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方面的一贯方针。我国高校的意识形态更加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从而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更好地让高校的意识形态更加稳固,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和我国的现代化人才建设。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思维对峙局面,新自由主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等将会长时间在各个具体领域存在,所以排除其他思潮的干扰,要整合马克思主义对其他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进而增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工作建设。

2.坚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只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同中国高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断转化为具有中国高校特色的话语体系,从而更好为中国高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建设服务,才能使得我们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同中国高校发展历程中的问题与新情况相结合,从而更好为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服务。目前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与马克思的理论内涵是相一致的,更与中国自身的情况相符合,合乎高校大学生的成长背景、理论背景、思维背景,能够充分被接受,被吸收,被转化。此外,在坚持中国化的进程中要不断内化和吸收,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成为能够教育高校大学生的有利思想武器和扎实工具,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推进高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长期化、科学化、正规化、主流化。

(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是高校大学生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显性媒介和主要渠道,承担着大学生意识形态塑造和教化的重要功能,只有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才能扎实推进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1.合理安排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随着思政课教育的逐步改革,思政课体系的建设越来越重要,我国把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视作“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第一,要正确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思想根源上建立保障体系。目前,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种类虽然繁多,课程与学时也都设置的较为丰富,但是重智轻德的倾向依旧很明显。思政课体系的表面建立并没有形成适应主流意识形态的的合理结构。思政课教育主体与客体仅仅只是将其当作一门学分课程和毕業要求,未能完全达到真正的思想教育效果;第二,在突出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要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融入课堂教育。第三,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增加其它西方社会思潮的课程学习比重,尤其是要增强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学习与研究。作为教育者,要全面剖析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来龙去脉,将其放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中与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让学生真正领会到我国制度的优越性。

2.打造“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体系

在新形势下,高校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努力打造“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育人体系,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要依据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要求和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教学创新,积极探索符合时代潮流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目前的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仍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大学生不仅难以接受,还会产生负面或抵触情绪,更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教育主体在教育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去学习、探索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手段,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形成课程育人、专业育人的“课程思政”局面,进而更好传播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抵御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另一方面,要灵活应用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应用现实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使专业课堂变得更生动、形象,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进行双向融合、多维互动、立体沟通,为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来客观分析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达到主流意识形态的的教化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婧,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与对策研究[D].武汉轻工业大学,2017.

[2]胡代光.评析新自由主义倡导的政策实施问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3).

[3]弗朗西斯·福山,黄胜强等译.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N].人民日报,2013.11.13.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延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形成的原因分析
西方新自由主义与高等教育中的公民教育:批判者的立场
新自由主义对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的影响分析
新自由主义对我国大学生思想的不良影响及对策分析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