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与提升策略

2019-09-10李静李锦王伟

学前教育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民办幼儿园

李静 李锦 王伟

[摘 要] 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和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是深化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需求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C市15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29个班级作为样本,运用ECERS-R量表和CIS量表评估其结构质量、学习环境质量和师幼互动质量,结果显示C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总体不理想,其中师幼互动质量相对较好,结构质量一般,学习环境质量和正向师幼互动表现较差;不同地域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差异显著,县城和农村显著低于市区;不同等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无显著差异;教师待遇是影响学习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学历是影响师幼互动质量的首要因素。为了提升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应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责,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投入;建立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加强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过程质量的监管;优化幼儿园教师培养和培训体系,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强化家长和社区参与,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创设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

[关键词] 普惠性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幼儿园教育质量;教育质量评价

一、问题提出

增加普惠性资源供给和提升保育教育质量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两大重点任务。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要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要基本建成。目前,全国有普惠性民办园8.2万所,占民办园总数的49.5%;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1386万人,占民办园在园幼儿总数的52.5%。[1]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有质量发展是实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期盼的重要保障,但当前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其中质量问题尤为突出。幼儿园教育质量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研究也显示我国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总体偏低,且存在显著的城乡、区域、园所差异。[2][3][4]在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研究中,多为基于文献梳理和政策文本分析的宏观理论探讨,缺少对其教育质量的实证研究。[5]因此,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探究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分析其质量困境和影响因素,可以为推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优质发展提供事实依据。

二、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目的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方法,在C市学前教育普惠性政策落实较好的2个区县(S县、J区)随机选取15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作为样本园。其中,S县一、二、三级园各3所,J区一、二、三级园各2所。随后在样本园中分别抽取1个中班和1个大班,共29个班级作为观察对象(X镇的某三级幼儿园仅有一个混合班);选取15位园长和2位幼教管理人员作为访谈对象。

综合已有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研究,[6][7][8]本研究将幼儿园教育质量界定为幼儿园教育活动能否支持和满足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及其程度,并主要从结构质量和过程质量两个方面来考查普惠性民办园的教育质量。研究借助国际广泛认可的ECERS-R量表评估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并使用CIS量表对反映过程质量核心的师幼互动做进一步的补充研究,并对已有研究中提到的关键结构质量[9]进行数据采集,力求全面呈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状况。

根据教师访谈的结果,参考《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的相关规定,本研究从最差到优秀设置了如表1所示的结构质量评分标准。1分表示质量远低于相关规定,5分表示符合相关规定和一般标准,7分表示远超出标准。如果质量的表现介于两个标准之间,则评为中间分数。

学习环境质量测评工具采用哈默斯等人(Harms, Cryer & Clifford)开发修订的《幼儿学习环境评量表》[10](ECERS-R量表),具体包括空间与设施、个人日常照料、语言—推理、活动、互动、课程结构及家长与教师7个维度,共39个项目。每个项目以1~7分来计分,1分表示不足,3分表示最低标准,5分表示良好,7分表示优秀。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71~0.88,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1,信度较高。

师幼互动质量测评工具采用埃纳特(Arnett)设计的《保教人员互动量表》(CIS量表),该量表包括正向互动(温暖、热忱和适宜性行为)、惩罚性互动(斥责、严肃、威胁)、忽视度(不投入、没兴趣)、放任度(相当多时间没有与幼儿互动)4个方面,共26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1~4个等级:1分表示不符合,4分表示非常符合。[11][12][13]懲罚性互动、忽视度、放任度的题项均采取反向计分。该工具的α系数为0.86,内部一致性较好。

数据采集过程分为培训观察人员、进入研究现场和评分登记三个步骤。首先,通过专业的量表学习和实地预测,两位研究人员的评量信度达到0.8以上后,正式进入幼儿园现场评量。其次,两位研究者分别对样本班级进行两个半天的观察和评估。午休时间,一名研究者负责对主班教师和园长进行访谈,另一位研究者负责查阅个别幼儿的记录和教学计划。最后,当天观察结束后,进行评分核实和讨论,将一致性评分结果登记入ECERS-R评分表和CIS评分记录单。整个观察过程中,注重对教师的随机访谈,以获得结构质量数据并补充观察外的信息,确保资料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研究运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反映样本数据的总体水平和分类情况;通过推断性统计进行城乡、等级差异分析;通过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考察结构要素对学习环境和师幼互动质量的影响程度。

三、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结果与分析

(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总体情况

从表2可知,C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总体不理想,只有师幼互动质量处于较好水平,均值为3.046,比较接近CIS量表的最高值4分;从其优秀等级为7分来看,结构质量只处于基本合格水平;学习环境质量则最低,离ECERS-R量表的最高值7分最远,处于下等水平。已有研究表明,低质量的普及并不利于儿童发展,高质量的教育才对儿童发展具有积极的预测效应。这也就意味着,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发展不仅要扩大入园机会,而且应关注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结构质量得分情况

就C市普惠性民办园的结构质量来说,如图1所示,得分较高的为师幼比(4.66)和班级规模(4.55),得分最低的为教师待遇(3.21)。访谈得知,政府的质量标准和督导检查中对结构质量的高度重视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如《C市幼儿园等级评定标准》等文件中对师幼比、安全管理、卫生和健康状况、教师资质等方面的规定较为明确具体,这使得无论对政府部门还是对幼儿园来说,结构质量都更易把握。但是,教师待遇低几乎是所有普惠性民办园都备受困扰的问题。在成本提升与收费不变的情况下,更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不得不通过降低教师收入的方法来维持幼儿园的正常运营。

(三)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学习环境质量得分情况

C市普惠性民办园学习环境质量得分之所以偏低,从图2可知,主要是因为活动、课程结构、语言—推理的得分很低,尤其是活动和课程结构,分别只有1.862分和2.805分。具体来说,活动方面,小肌肉活动、音乐/律动和美术的均值得分在3分以上,但是积木、沙水、角色游戏、自然科学、数学/数字的得分较低。课程方面,幼儿园自由游戏和集体活动得分偏低。实地观察发现,受教师素质和办园经费的限制,农村普惠性民办园教育活动实施的随意性较大,多选择材料简单、成本低且组织难度小的活动。活动过程中,关注幼儿的纪律和服从;当幼儿表达疑问和需求时,倾向于采用忽视的态度或简单回答应付幼儿,鲜见教育性支持策略。从课程的安排和内容来看,集体教育活动占据一日生活的大多数时间,幼儿的自由游戏时间被严重挤占;小学化现象严重,部分幼儿的在园生活经历仍是大量的集体教育活动和读写算。

(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得分情况

如图3所示,C市普惠性民办园的师幼互动质量相对较好,但是正向互动的情况并不乐观,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正向互动远低于预期水平。从具体题项来看,“很喜欢和幼儿在一起”“亲切地对幼儿说话”“表现热情并肯定幼儿”等态度支持类的题项得分相对较高,“鼓励幼儿尝试新鲜事物”“向幼儿解释违反的规则和原因”“鼓励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等教育支持类题项的得分相对偏低。这可能是因为师幼互动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专业敏感性,要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才能准确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关键经验,才能发现和觉知幼儿的发展需要。

(五)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差异分析

C市市区、县城、农村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在总体(F=32.135,P<0.001)及结构质量(F=15.252,P<0.001)、学习环境质量(F=38.003,P<0.001)、师幼互动质量(F=4.634,P<0.05)各维度上均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市区得分均显著高于县城、农村。结构质量方面,县城和农村地区幼儿园的师幼比、教师学历、教师待遇得分均明显低于市区;学习环境质量方面,县城和农村幼儿园的质量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市区;农村地区幼儿园的师幼互动总分及正向互动也显著低于市区,忽视度显著高于县城和市区。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14]访谈发现,县城和农村普惠性民办园教育质量提升存在诸多困难:一是县级财政支出能力不足,当前“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财政体制使得农村普惠性经费主要由县、乡两级承担,而各个区县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学前教育发展的严重不均衡,多数县域普惠性民办园在维持基本生存的状态下不断挣扎,难谈质量发展;二是教育用地的产权和管理权不清,园方自主使用空间有限,很多办园理念难以真正实施;三是难以稳定教师队伍,导致农村地区幼儿园教育只有保育而没有教育,或者只有教育而没有保育;四是专业支持力量不足,幼儿园教育质量难以改进;五是农村家长对“小学化”教育需求的强烈,收入越低的家庭越倾向于支持小学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

C市普惠性民办园教育质量在总体(F=0.456,P>0.05)及各个维度(F值分别为0.265、0.907、0.975,P>0.05)上均无显著等级差异。从结构质量得分来看,不同等级普惠性民办园的教师学历和师幼比无显著差异。从学习环境质量得分来看,等级高的幼儿园并没有表现出与之匹配的高质量优势。同时,师幼互动质量总分及正向互动、惩罚性互动、放任度三个因子也无显著的等級差异。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一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育项目的积极介入,专业人员的入园指导、监督和复查以及教师培训工作极大地提升了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二是区政府对普惠性民办园的大力支持,如C市J区政府对普惠性幼儿园教师培训实施无差别补贴政策,提升了低等级幼儿园的教师质量。

(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要素的关系分析

如表3所示,在考察全部结构变量的前提下,教师待遇始终是第一个进入回归模型的变量,其解释量为48.7%。教师学历、师幼比对学习环境质量有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均受到教师待遇的中介作用。可见,关注普惠性民办园教育质量的提高,必须首先关注教师待遇问题。

由表4可知,教师学历是进入师幼互动质量回归模型的首要因素,表现出较高解释力(21.5%),尤其表现在正向互动维度(14.5%)上,即教师学历越高,与幼儿的正向互动越多。已有研究表明,单纯降低师幼比和在班幼儿数并不能保证师幼互动质量的提高,还必须提高教师学历与素质。学历不同的教师在面对相同规模的班级时,往往会采用不同的教育应对策略。高学历的教师会更注重理解儿童发展的需求,尝试运用适宜性的教育策略,提供更具支持性的教育环境。[15][16]

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

(一)强化政府职责,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园的财政扶持力度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长效发展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为了更好地激励非营利性民办园的发展,各级政府要落实多项扶持制度,采取组合拳的方式激励举办者选择非营利性民办园。[17]

首先,通过立法保证财政投入,以法治思维引领普惠性民办园发展。完善的法律法规能有效地将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到急需的领域,同时能增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商合作,实现政策效果的最大化。[18]因此,政府应进一步明确对普惠性民办园经费投入的比例,为优质普惠性教育资源的供给提供充足财政保障;新增财政投入要优先考虑质量偏低的普惠性民办园,尤其是要给予农村普惠性幼儿园更多的财政扶持。此外,各级政府要制定奖励、表彰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形成质量导向的普惠性民办园政策激励机制;[19]落实《C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相关规定,合理控制和回购教育用地,优先支持普惠性幼儿园建设与发展。

其次,科学分担财政责任,建立动态的成本分担与核算机制,理顺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与分担比例,并加强对不同主体成本分担的核算。具体来看,一是建议改革当前农村普惠性经费由县、乡两级承担的投入体制,改由省级政府全面统筹;[20]二是开展幼儿园办园成本核算,重新编制普惠性幼儿园的差异化补贴和收费标准,缓解普惠性民办园的成本与收入之间的矛盾;三是研究普惠性幼儿园价格的形成机制,并建立相应数学模型,坚持城乡差别化投入,构建补偿性成本分担模式。

(二)建立数据采集与监测平台,加强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过程质量督导

首先,密切关注质量现状,建立基于实地调研的质量数据采集与持续监测体系。通过对保教质量数据的监测与收集可以为政策制定提供及时可靠的事实依据,[21]教育管理部门要注重开展实证研究和追踪调查,融合学术力量对普惠性民办园的儿童发展、师资质量、服务质量、课程实施等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大型保教质量监测数据库,搭建全国性的质量数据互通共享网络平台,实现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大范围持续监测。

其次,注重过程质量评估,形成科学系统的普惠性民办园质量监管与督导机制。基于当前幼儿园质量评价过于重视硬件投入而忽视师幼互动的现象,建议建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过程质量评价与督导机制,不断完善质量评价标准,加大过程要素在等级评估标准中的比重;采用机构自评和教育职能部门他评相结合的方式,[22]增强评估的适宜性和解释性;加强质量督导和动态监管,不定期进行诊断、评估、整改并将质量评估结果与经费补贴挂钩,激励幼儿园自主改进教育质量。

(三)规范幼儿园教师培养与培训体系,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

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的培养应注重精准化,幼儿园师资培养部门一是要制定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标准,并通过学前教育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明确学前专业各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二是要规范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观察、理解和回应幼儿的能力,以及保教活动设计、反思和自主发展等方面的能力;三是要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监管和评估,对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育实习等方面要定期进行评估,规范办学过程。此外,还要建立幼儿园教师职后专业成长体系,形成梯级立体教研模式。教育管理部门可以从实地指导和个体指导着手,探索建立点、线、面、体相结合的梯级立体教研模式,形成示范园、乡镇园、村级园(班)相结合的幼教发展共同体,为基础较差的园所教师提供“看得见”的实践知识。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要保障和提高普惠性民办园教师待遇,通过建立相应的公共财政补贴和特殊津贴制度,给予民办园教师尤其是农村民办园教师相应的经济和社会保障支持,保持民办园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四)促进家长和社区参与,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供条件支撑

家庭和社区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支持力量,他们对幼儿园教育的参与可以丰富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和手段,进而整体提升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教育管理部门及幼儿园可以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建立家长参与的资源支持制度。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大众媒介向家长宣传与普及幼儿学习与发展及幼儿入学准备的科学观念,[23]尤其是让家长理解游戏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小学化的弊端等重要教育理念,通过家长教育让家长理解何为幼儿园教育质量,让他们具备判断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基本能力。[24]在此基础上,幼儿园可以建立家长参与的资源支持制度,让家长能够多渠道参与幼儿园教育。[25]如北京四环游戏小组的家长志愿者制度,就可以通过家长值班参与到相应教学活动中去而形成共享互助的育儿小组。此外,还可以构建幼儿园与社区相结合的乡村教育共同体,通过提升家长的育儿能力来提升他们对幼儿园教育的参与水平。基于社区情境的教育共同体可以使家长成为学习型家长,家长教育素质的提升可以强化他们对幼儿园教育的参与水平,可以为幼儿园教育的优质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宝生.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情况的报告[EB/OL](2019-08-22)[2019-10-15].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1908/1c9ebb56d55e43cab6e5ba08d0c3b28c.shtml.

[2]李克建,胡碧颖.国际视野中的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兼论我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观的重构[J].比较教育研究,2012(7):15-20.

[3]刘焱,杨晓萍,潘月娟,等.我国城乡学前一年班级教育环境质量的比较研究[J].教育学报,2012(3):74-83.

[4]刘占兰.农村贫困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现状与提升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15(12):13-21.

[5][19]王声平,皮军功,关荊晶.政府发展和管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现状及其改进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18(8):17-27.

[6]刘霞.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概念辨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4(5):5-7.

[7]BRYANT D M, ZASLOW M, BURCHINAL M.The quest for quality: promising innovations for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M]. Baltimore, MD: Paul H. Brookes pub.Co,2010:69-89.

[8]DUNN L. Proximal and distal features of day care quality and children’s development[J].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1993(8):167-192.

[9]劉焱.学前一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保障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5.

[10]哈姆斯,等.幼儿学习环境评量表[M].赵振国,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2-131.

[11]HINDMAN A H, PENDERGAST L L, GOOZE R A. Using bifactor models to measure teacher-child interaction quality in early childhood: evidence from the Caregiver Interaction Scale[J].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2016,36(3):366-378.

[12]西尔瓦,等.学前教育的价值:关于学前教育有效性的追踪研究[M].余珍有,易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82.

[13]陈雅玲,高武铨.屏东县中低收入户幼儿就读之幼托园所其结构品质与过程品质关系之探讨[J].教育心理学报,2011(3):401-421.

[14]罗妹,李克建.基于全国428个班级样本的学前教育质量城乡差距透视[J].学前教育研究,2017(6):13-20.

[15]潘月娟,刘焱,胡彩云.幼儿园结构变量与教育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山西省幼儿园为例[J].学前教育研究,2008(4):3-10.

[16]鲍曼,等.渴望学习:教育我们的幼儿[M].吴亦东,等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0.

[17]王海英.分类改革背景下促进民办幼儿园良性发展的政策建议[J].人民教育,2017(12):44-46.

[18]沙莉,霍力岩.OECD学前教育质量政策杠杆:背景、特点、八国实践经验及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4(12):112-117.

[20]杜莉.学前教育拨款省级统筹现状分析及其保障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17(11):3-13.

[21]周欣.建立全国性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意义与思路[J].学前教育研究,2012(1):23-27.

[22]刘颖,李晓敏.OECD国家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系统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6(3):3-14.

[23]李红霞,张纯华,张邵军,等.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外部治理机制现状及优化[J].教育评论,2017(10):67-71.

[24]门鑫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标准政策的内容分析[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9:83-89.

[25]王伟,李辉辉,李静.OECD国家促进家长参与早期教育的策略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5(3):38-43.

Assessment and Promotion Strategy of Educational Quality in Inclusive Private Kindergarten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15 Kindergartens in C City

Jing Li, Jin Li, Wei Wang

(Faculty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Vigorously developing inclusive private kindergarten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re important measures to deepen the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China, and also important ways to meet people’s demand for high quality preschool education. In this study, 29 classes of 15 inclusive private kindergartens in C city were selected as samples, and education quality of them was studied from the aspects of kindergarten structure,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teacher-child interaction by using the ECERS-R scale and CIS scale as assessment too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education quality is not ideal in C city in general, among which the quality of teacher-child interaction is relatively good, and structural quality is general, while learning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positive teacher-child interaction quality are poor. From different regions, the education quality of inclusive private kindergartens in country i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of city. In terms of different grade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quality of inclusive private kindergartens. According to factor analysis, teachers’ treatment is the key factor influencing learning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teacher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is the primary factor influencing teacher-child interaction quality. Therefor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its responsibility, increase investment in inclusive private kindergartens, set up the quality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system to strengthen process quality supervision. Besides, optimizing the nurturing and training system of preschool teachers,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preschool teachers, strengthening participation of parents and communities, and creating a good external support environment for inclusive private kindergartens are needed.

Key words: inclusive kindergarten, private kindergarten, education quality of kindergarten, assessment on education quality

猜你喜欢

民办幼儿园
民办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行动研究
瑞吉欧理念指导下开展民办园的家园互动合作
鞍山市民办幼儿园教师心理压力问题研究
浅谈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和管理
广西创建特色民办幼儿园的若干思考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困境和策略
浅议新政策背景下民办幼儿园如何规范办园
我国民办幼儿园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