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年的节日

2019-09-10王勇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1期
关键词:回忆节日童年

王勇

摘要:本文通过对自己童年节日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回忆和怀念,表现了童年的美好。

关键词:童年;节日;回忆

每个人都有自己梦幻般的童年,我的童年节日梦想不大,只容得下一节竹筒。每次过完一个隆重而快乐的节日后,父亲就要重复做一件事:找来一根粗壮的竹竿,把底部最粗的那一节锯下来,然后在节笆的下方锯一个仅能塞进一枚硬币的小口子,父亲每次采购回家,总是把找零的一分、两分、五分的硬币塞进竹筒;我们也经常利用休息日坐等在陡坡边帮人推板车,或者捡些废品档钱,收获的一分、两分放入竹筒。这个小小竹筒承载着我们节日里所有的期盼和梦想,成为我们最神圣的牵挂。因为惦纪着它,我们会时不时去摇一摇、掂一掂它的重量,听到硬币在竹筒里叮叮当当的“欢歌笑语”,兄弟几个心里也乐开了花。

等到节日假前两三天,父亲会把竹筒劈开,白花花的钱币哗啦啦地争先恐后地洒满桌子,一家人都围坐在桌旁一边清点钱币,一边策划节日的行程和用度。一分、两分、五分三种硬币分别堆放,看着金灿灿的钱币,我们对节日的向往和憧憬就会随之放大。为留出足额现金玩耍,我们一般会选择从家里步行十公里左右到河西闹市区,而返程则坐公交车回家。

期盼日久的节日终于来临,我们相邀几个同龄小伙伴同行,天没亮就出发,抄近路、小路步行三个多小时到达闹市区:雨湖公园划船、赏花,和平公园的动物园是必玩项目,后来增加了一个更加刺激开心的项目:滑旱冰。两只滑轮在光滑的地面飞速奔驰,带着身体和心情高歌猛进,那种风驰电掣的感觉和刺激真是无以言说。玩累了,就躺在雨湖公园的草地上听白云讲述蓝天的故事,闻青草里泥土的芳香,水里鱼儿欢腾,岸上游人喧闹,翻滚的白云是我们思绪飞翔的梦幻,彩云能飞多远,我们的梦就能跑多远。

一天的费用开销都是出发前父母替我们计算好的:路费、餐费、公园门票都在那个竹筒里攒足了,但大多数情行都入不敷出,一路上遇到的所有新鲜事都会引起我们强烈的好奇心:路边小贩的一块怡糖、一把木制玩具枪或刀、一盆应景的菊花或仙人掌等等小玩意儿,都有足够的魔力,让我们驻足痴望,并激起我们强烈的购买欲望,但大多会因为“资金链”断裂,只能依依不舍地放弃。记得有一次,在一个清冷的街角,遇见一个卖狗人,提篮里卧着一只刚出生的小狗,身上的绒毛还没有干透,它耷拉着耳朵,蜷缩着脖子和身体,眼睛偶尔睁开又闭上,当它费力地睁开眼看着我们时,那双可怜兮兮的眼神好像在祈求我们把它带走。我们盯着它看,摆弄各种憨憨的神态,足足看了一个多小时,也舍不得离开,兄弟几个最后一咬牙,商量计算后,决定每人中餐减半,走路回家,用节省下来的餐费和路费把这只可爱的小狗买回家,这是这个节日里最开心的一大壮举,这只幸运的小狗从此成为王氏兄弟姊妹中的一名新成员,带给我们童年生活无尽的乐趣。

回家的路是辛苦的,经常是坐车的路费花光了,只能走路回家,一整天的东奔西跑耗尽了我们的体力,十公里的路程对于十来岁的小孩来说是一次体力和耐力的考验。太阳快下山了,我们才会想起回家这码子事,产生“归心似箭”的焦虑和冲动,徒步回家还有一个最棘手的任务,就是千万不能把七岁多的小妹妹跟丢了,尽管哥哥们一路上不断用“你长大了要当解放军”的军人形象来激励她,但十公里的路程不是几句励志的豪言壮语就能挺得过的,于是我们只能走走停停,专拣乡间小路往回赶,实在走不动了就把小妹妹放在路边阴凉处,几个人会被一路上的花花草草、树上的鸟鸣、草丛里蹦出来的青蜓和翻飞的蝴蝶吸引,会拔一些桑树枝扎一顶草帽戴上,上面插几朵金灿灿的野菊花,又漂亮又醒目。一路上,有清风拂面,水波潋滟,花鸟鱼虫相伴,疲劳会慢慢消解。最难受的是最后一段路,这时肚子饿了,口也渴了,体力耗尽了,天也黑了,几个人只能轮流把妹妹背在背上,一步一摇摆回到家。现在的独生子女已经无法体会到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加友情的感受了。

现在回忆起童年的趣事,会重新理解和定义过去的人和事,成年后我一直喜欢郊游,热爱大自然的山山水水,热爱山谷里清爽的风,清澈的山泉,树林里喧闹的鸟鸣及蝴蝶翻飞的影子,它们能让我产生一种莫名的激动,只要进入山区森林里,身心就充满放飞舒坦的惬意,感觉到童年往事里醉人的芬芳。童年时亲近大自然,陶醉在自然风物中与当下的我对自然风景有超强的领悟性,两者肯定有必然的联系。这要感谢我的父亲母亲,在他们的教育理念中,人与自然的联系是天经地义的。人类产生于大自然,是大自然孕育出来的子孙,人最后的归宿必将回归自然,这种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理念的价值内核,在我们的成长中不知不觉浸入我们骨髓。这让我想到了死亡,既然人类是大自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那么人死后为什么不归还给大自然呢!其实,我们早已部分地交给天地万物了。火葬后人的尸体分为清烟和骨灰两部分,肉身烧成清烟飘散于空中融入天穹之中,消失于无形,而骨灰留给家属择土而埋,这样人的骨灰仍然要同地球争夺越来越稀缺的土地资源。如果人死后,把骨灰撒入荒郊野岭,滋养大地的一草一木,功莫大焉。

人类文明史已历经五千多年,留给后人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少之又少,我等平庸之辈要创造个人辉煌,彪炳史册决无可能,只能如芸芸众生一样淹没在浩渺的历史尘埃中,那么我死后还不如将自己的骨灰交给女儿,让她洒在她每天上下班路上草丛花圃边、她办公室的花瓶里,或者她休闲娱乐的公园里,让我的骨灰以花草青葱摇曳的形式来接受子孙后代的检阅和纪念,这样,既能减少后辈每年清明时节舟车劳顿之辛苦,既省时省力省钱,还能补偿我们生前对自然环境的消耗和破坏,何樂而不为呢!想到这里,我的心情立马轻松了很多,突然感觉我现世的所有无奈和碌碌无为都被焚尸后女儿眼里繁花锦簇景象所消蚀和淹没......

参考文献:

[1]刘德良.童年的节日[J].家庭教育:婴幼儿家长, 1996(3):17-17.

[2]任小霞. 童年的节日[J]. 阅读, 2016(42):40-41.

[3]朱怀汝.童年的“收车”节[J]. 资源导刊, 2016(19):56-56.

猜你喜欢

回忆节日童年
论迟子建抒情小说的散文化特点
为孩子再造个“童年”,父子联手打造“少年师爷”
浅谈白马人民俗风情
再议回归快乐童年
美育——让孩子的童年更绚烂
地方文献专题资料搜集的实践片段
再造一个“童年”父子联手打造“少年师爷”
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微探
传统文化是报纸的营养
原版动画片在体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