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镇中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2019-09-10缪玉娴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5期
关键词:乡镇中学数学教学

缪玉娴

摘要:在目前阶段,乡镇的中学存在一定的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学习状态不好等情况,教师们为此非常苦恼。这样的状况在乡镇中学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是广泛存在的,但是在较为难掌握的数学学科上,这一现象更加明显,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观察、积极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帮助乡镇中学的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关键词:乡镇中学;数学教学;问题与解决方法

数学学科本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之乡镇一些中学在教学方法上没有做出更多更好的探索,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问题,成绩也不尽理想。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将一直贯穿在学生们漫长的学习生涯中,除去小学最基础的数学意识教学以外,学生必须在中学时期形成较为坚固的数学基础知识链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否则,往后的路会越来越难走。因此,中学阶段乡镇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一、目前阶段教师教学或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乡镇中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分析,综合两个方面的因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一)、教學效果不明显,学生成绩分化严重。教学效果不明显的直接表现便是学生们的成绩,在乡镇中学的数学考试中,平均分总是不甚理想,甚至个别同学会考出个位数这样令人汗颜的分数。然而平均成绩不甚理想并不代表所有的学生都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而是说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比较大。对于一些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学生来说,目前阶段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没有非常大程度地影响到他们的成绩,但是对于那些自学能力不太好的学生来讲,课堂是他们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唯一方式,课堂出现问题后就会与那些会自学的同学拉开非常大的差距。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章节时,一些自学能力强的同学能够熟练运用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则,而那些上课不够认真且自学能力弱的学生只能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而老师在备课时又只是备了适合有自学能力的同学的课,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让学生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

(二)、学生理论与实践无法结合。许多学生成绩不好并不是他们没有学习理论知识或是理论知识完全没有听懂,而是学习了理论知识之后无法在练习中进行运用。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时,学生几乎能把定理给背下来,知道“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但是当题目给了一个直角边的长度和斜边的长度,然后让学生求整个三角形的周长这样的稍微绕了一圈的题目时,学生可能就不知道该怎么去运用勾股定理了。

(三)、学习氛围不够理想。学生学习遇到问题会严重挫败他们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而成绩的两极分化严重又更会让成绩不够好的学生产生厌学、懈怠学习等心理,因此造成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都不太理想。例如当学生们发现自己即使努力了也与优秀的同学有很大的成绩上的差距时,可能就会放弃学习,拉着周围的小伙伴一起和自己玩,这样整个班级的纪律情况和学习氛围就会被打乱,这是学生没能树立起健康的心理状态造成的影响,需要教师的引导。

二、数学教学与学习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大概能够总结出在目前阶段的乡镇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要根据这些已经发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究其原因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才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构建一个完美的数学课堂。

(一)、学生的学习观念不够端正。数学无疑是中学阶段很难理解的学科,并且似乎在生活中也很难发现数学的用处,因此可能会有一些学生产生“数学真是又难又没用”的想法,不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不会的内容不加以探究,数学成绩自然越来越差。对于这个问题,教师需要通过教学中不断给学生渗透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的知识来解决它,例如在学习“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布置一个长期的作业,让他们回家自己选择一种喜欢的或是掌握得比较好的图表形式,统计自家每个月的水电费使用情况,让他们找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自然会一定程度地端正自己的心态。

(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什么毅力。许多学生学习数学遇到难题就丢笔头不干了,然后将自己作业没做完、成绩不够好的原因归结为:“太难了,学也学不会”。实际上在中学阶段,知识的能及和难易程度还没有达到需要学生们拼智力的时候,更多时间他们比拼的还是是否努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阶段性目标的方式不断激励学生坚持下去、向前走。例如当学生们在一次月考中有一定的进步时,教师就可以用“今晚不布置作业”等形式对学生予以奖励,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有向往的目标,毅力便会增强。

(三)、教师讲课过于枯燥。教学枯燥是导致教学效果不好的直接原因之一,课堂无趣对学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小的,在没有提问到自己的时候,学生们很可能只是抬着头发呆,并没有仔细去听教师都讲了些什么,导致知识掌握不牢固,考试自然没有办法考出好成绩。对此,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制定一些目标,如果下次考试进步五名,我们就给他相应的奖励等,然后运用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组织,遵守情感教学的原则,抓住学生的各种心理活动,慢慢解决课堂枯燥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老师备课时应当充分备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四)、乡镇家长外出务工孩子缺乏陪伴。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直接承担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同时也需要对孩子进行陪伴。但是因为乡镇孩子的家长大多不在当地工作而在外务工,不能及时到给孩子多讲道理、进行陪伴与相互之间的相处或是学习进行指导,导致许多学生因为缺乏陪伴而无心学习、或是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否使用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影响学习效果。对此,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帮助家长了解到陪伴的重要性,让家长思考后做出自己认为对的平衡,并且在课间时,教师要试着和学生们成为朋友,带领着学生们一起玩,一定程度上弥补来自长辈的陪伴空缺。

总之,在乡镇的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经验较少、学生学习热情不够高、家长无法陪伴等原因,导致学生学习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但是只要教师愿意根据造成现状的原因对课堂进行调整,乡镇中学的数学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汤竹云.素质教育下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张朝清.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成功(教育版) ,2007,(8):90.

[3]王积建.探究式教学对于促进初中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D].2003

[4]莫正芬.乡镇中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年第06期

[5]李可明. 初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中学教学参考 2014年

猜你喜欢

乡镇中学数学教学
“国学”在当下乡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乡镇中学生的生活品质提升策略研究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乡镇中学教学质量
浅谈如何提升乡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