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戏曲兴趣,助力传承国之精粹

2019-09-10任远春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6期

任远春

摘要:虽然我国的戏曲种类有很多,也会和国人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我国新一代的小学生甚至不了解戏曲。所以,急需将戏曲引进校园为推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助力。本文主要研究怎样培养学生戏曲兴趣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主要戏曲;国之精粹;传承策略;戲曲进校园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的戏曲越来越多地融入了娱乐性的影子。但是,我国的小学生却对戏曲不是很了解,甚至和戏曲之间有着极大的隔膜。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老师,需要采用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兴趣,并有效地传承国粹。

1、研究背景

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兴趣是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动力。作为一名小学生,除了要在音乐课上享受音乐,更需要去了解更多与戏曲相关的知识[1]。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更加需要用丰富而生动的教学方式来有效地激发学生本人的兴趣。因此,提升学生对戏曲方面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2、培养小学生戏曲兴趣的主要策略

2.1主动营造和创设戏曲教育的情境

只有充分地营造一种学习戏曲的氛围,才能够让学生在无形之中不断地感知戏曲。例如,可以在音乐教室、教学楼墙壁和校园内其他地方悬挂一些戏曲表演艺人的画像。或者直接号召小学生出一些与戏曲相关的黑板报。并在班会上引导学生听戏曲、看录像和认识与戏曲相关的服饰。学生可以在教室前面念白和走台步,并学会用自己的感官体验戏曲的奥妙。这样就能够有效地评价各类戏曲艺术。老师也可以利用包括广播站来播放一些优秀的戏曲。并告诉学生一些戏曲名作家的生平故事。也可以让学生表述一下对戏曲的感受,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营造一个良好的戏曲环境[2]。只有让师生都参与到戏曲表演的过程中,才能够全面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2选择合适的戏曲教材

多数小学生觉得戏曲的内容过于古老和晦涩难懂,不仅距离现代生活的时间较远,而且也很难让人掌握一招一式动作。所以,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选择包括《包龙图打坐开封府》、《十八相送》和《谁说女子不如男》等经典的戏曲让学生来欣赏。这样,小学生可以从动作、站姿、手型和台布入手来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在不断表演的过程中来尝试表演。

在让小学生看完戏曲之后,也可以让他们分析不同戏曲教材内部的价值观。学生不仅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戏曲故事发生的背景,更能够感受当下人的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最终提高对戏曲的审美情趣。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的小组,并让他们根据自身的兴趣来学习唱戏曲。

2.3从多元化的角度来开展课堂教学

多数小学生不能够很好地欣赏戏曲。所以教师可以从多元化教学的角度入手让学生学会欣赏戏曲。正是因为我国的黄梅戏、评剧、越剧和其他戏曲的种类很多。因此,老师可以在分析《十八相送》这样桥段的过程中来讲述一件件有趣的事情,并让学生体会梁山伯的憨厚耿直、祝英台的聪明机灵和当时的时代背景。也许很多学生听不懂《十八相送》中的唱词,所以老师可以将唱词逐步抄写下来,之后再在划分小故事之后来让学生听。学生也不会对剧情感觉陌生。平时也可以结合多媒体工具来有效地教学,以便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4从多种文化元素入手进行教学

正是因为戏曲融合了文学、舞蹈和音乐等多样化的艺术。可以看出,戏曲表演主要是由脸谱、乐器、腐蚀和舞台布景等元素组成。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先分析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之后再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多元化的文化因素。另外,不同的服饰也在艺术戏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戏曲表演过程中出现的表演服饰,并全面地介绍戏曲中的丫鬟、闺秀和其他表演人员的服饰[3]。学生由此可以观察到,闺秀的腐蚀一般都是以长袖为主,但是丫鬟的服饰多数是以服饰为主,本身的发型也较为简单。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学生先成立“戏曲演员课堂”小组,并在之后引导大家进行比赛。学生在参加完包括全校戏曲动作、全校脸谱绘制和之后的一些大型活动之后,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演欲望。小学生自然不会感到戏曲变得陌生。可以说,戏曲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小学生也只有通过了解多种文化,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戏曲的精髓。

2.5让戏曲进校园

可以让戏曲进入到小学校园内部。具体采用如下几点措施:第一,可以让戏曲演员定期给小学生上课,并适时给学生安排一些主要的唱段。第二,定期在小学校园内部举行一些戏曲决赛,让一些对戏曲有兴趣的学生表演戏曲。第三,在校园内部组件各种戏曲社团和戏曲兴趣小组。这些多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地对这门古老的艺术产生兴趣。很多小学生甚至成为了老戏友。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一定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发挥戏曲内部的魅力,并让学生在感受戏曲之后有效地体验戏曲。作为一个教师,更加需要扮演引路人的角色[4]。并通过“主动营造和创设戏曲教育的情境”、“选择合适的戏曲教材”、“从多元化的角度来开展课堂教学”、“从多种文化元素入手进行教学”和“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艺术水平”的方式来提升戏曲教学水平。让学生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赵丽.“京剧进中小学课堂”与当前高师音乐教育调整构想[J].中国音乐,2018(5):139-143

[2]周国雄.中国戏曲教学难点及其解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5):39-43

[3]魏琦.当代小学生戏曲文化素养缺陷分析[J].沧桑,2016(5):198-205

[4]赵韵.“中国古代文学”戏曲教学手段新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7(5):13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