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探究

2019-09-10王卉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6期
关键词:合唱教学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王卉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于小学生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文化课程的教育中,而是希望小学生能够在学校的学习中实现全面的发展,这就提高了音乐课程的教学地位,合唱教学作为音乐课程中的一种主要的教学方式,对于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在小学音乐的课堂上开展合唱教学,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对于小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现实中,合唱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存在很多问题,教师要对其进行思考,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缺乏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知识和经验

在目前的教学中,有很多小学音乐教师的主修专业是舞蹈或者是声乐,在这种情况下,小学音乐教师缺乏合唱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训练技巧,从而对合唱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还有就是,在一些条件不好的小学中,音乐教师基本上都不是专业出身,甚至没有音乐教师,直接由其他任课教师兼任音乐教师,缺乏专业的技能,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合理。例如,大部分音乐教师都是分别教唱两个声部,然后再合起来,课堂质量和效果难以保障[1]。

(二)小学生自身素质水平不齐,合唱意识缺乏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受到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所以,在合唱的教学中,学生的演唱水平是存在着差距的,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除此之外,小学生缺乏合作的意识,所以,在合唱的时候,不能和同學很好的配合,总是自己唱自己的,导致合唱的效果很混乱。

(三)合唱教学不被重视,教学方法单一

在目前的教学中,我国采用的是应试教育模式,考试成绩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音乐课程并不在考试范围内。所以,教师对合唱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专业的合唱训练中,而且,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总是通过灌输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一些合唱知识,然后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教学的方式过于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低。

二、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提升的具体策略

(一)重视兴趣的培养和提高,激发课堂和小学生学习活力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身心发育还不成熟,自制能力比较薄弱,他们的注意力总是被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所吸引,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合唱兴趣。又因为小学生天性、动机都比较单纯,对某学科的喜爱往往取决于对教师的喜爱。因此,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可以更好地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同时,教师因年级、班级以及合唱歌曲旋律相较于独唱复杂、掌握困难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歌曲进行聆听,以提高学生对合唱歌曲的欣赏水平[2]。比如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因优美的音律而被师生喜欢。教师可以通过先安排独唱聆听和学习,再合唱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合唱的感染力和魅力,达到进一步激发合唱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对合唱的指导,提高合唱能力

合唱与独唱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在合唱的时候,要注意整体性[3]。因此,要达到合唱歌曲的最佳展现和合唱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指导方面,首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呼吸方法,学会把握呼吸节奏;其次,要指导学生掌握控制气息的正确方法并加以训练,在训练与错误纠正中让学生养成在演唱中良好控制气息的能力;再次,教师要针对音准、节奏进行指导和练习。通过循序渐进的音阶练习,达到对音准的把握,实现合唱练习;最后,重视对学生在合唱声部的指导———不同声部间的转接和连贯练习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最初先让学生齐唱两个声部歌曲,实现对歌曲的初步认知,再进行分声部演唱,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较难和较长声部之间的配合练习,从而实现小学生合唱能力的真正提高。

(三)合理运用乐器的辅助教学功能

乐器的辅助教学功能在于可以感性地对音准和音高进行表现,并辅助音准较差的部分,从而让小学生从宏观的角度对音准、音高形成概念。在旋律节奏简单的二声部歌曲《送别》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班上会演奏乐器的学生进行分声部演奏,在音准音高相互聆听并掌握后,再进行合奏,让学生感受到这首歌曲二声部合奏之美。之后引导学生将掌握的音准音高实际运用到合唱中。合唱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组,由不同声部的学生“各负其责”,进行不同音准音高的演唱和演奏。同时音乐教师可以借助钢琴进行伴奏,以此来进行辅助合唱教学。这种分步的练习,可以有效地解决合唱中存在的音准音高问题。

(四)根据年级、班级对合唱难度进行合理适度的增减,以辅助教学

合唱歌曲往往由多个声部组成,小学生也常因此在分声部唱歌时,出现被对方带走“串音”的状况,因此,课堂上音乐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时,若发现学生对此把握有难度,就需要根据实际降低声部难度,将不同音高的声部进行改变。比如在学习歌曲《我怎样长大》的过程中,可以将每句第一个音中的三度转化为同度,以此来降低难度,让学生轻松地进入到学习中。

三、结论

开展合唱教学能够使学生多方面的音乐能力得到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音乐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并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提高学生的合唱兴趣,正确的指导学生的合唱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秋子.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路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328-328.

[2]刘静.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路径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7(14):157-157.

[3]代超,李秀改.试析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路径[J].中华少年,2018(21).

猜你喜欢

合唱教学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能力培养的合唱教学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