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19-09-10田飞娜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6期
关键词:有效性阅读教学策略

田飞娜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良好的阅读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新课改实行以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这不仅关系到学生语文知识面的扩展,也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措施。

關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当现代的教学,为了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要改变教学观念,要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转变教学的方式,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广大教师要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创新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克服困难,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1]。

一、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从小学语文实际阅读教学来看,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与教材,内容较为单一,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这些教学内容并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时间一长,学生势必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不能够很好的进行阅读学习,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阅读学习。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教师还是习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单纯的教授课本知识点和考点,教学的基本模式得不到创新,使学生无法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真谛,进而对语文阅读以及语文学科都失去兴趣,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小学生阅读时缺少主动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不论是自身的约束力还是注意力的集中都还不够成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促进小学生更好的发展。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语文阅读兴趣较低,在课堂上表现为互动不积极,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情绪。学生应当明确自己作为阅读教学的主体地位,不应在课堂活动中以旁观者的姿态参与其中,对所学内容不闻不问,课后更不会去总结复习,甚至是反感语文阅读教学[2]。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明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教学,要及时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这样能够保障阅读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例如,《掌声》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就是“认识掌握本文的十个生字,并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等词语,分析和找出文中的重点语句,与自己现实生活联系掌握本课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整体教学的目的性、统一性,培养学生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此外,引导学生在明确本课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尝试阅读的延伸,这样不仅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也不会与教学目标发生偏离,而且能激起学生语文阅读的浓厚兴趣[3]。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开展趣味的阅读教学活动

为了能够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中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还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够从根本上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对于《台湾的蝴蝶谷》这篇文章,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蝴蝶谷无与伦比的美丽景色,同时,要求学生用一段话描写自己脑海中蝴蝶谷的景象,这时学生便萌生了一些问题:台湾的蝴蝶谷到底什么样啊?文章从哪几方面入手写了蝴蝶谷的景色优美?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这些疑问来阅读本篇文章,在文中找到正确答案,并辅以侧面指导,学生最后找到正确答案,就能感受到阅读的趣味性。

(三)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阅读和写作本身就是一体的,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生字生词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等,还需要将作者的写作方式进行内化,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运用到写作中去,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对于《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文章,首先教师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文章对于南沙群岛美丽景象的文字描写及语言表达方法,并模仿作者的写作风格、描写景色的方法,对于自己曾经游览过的景色进行描写。这样,学生不仅认真阅读文章,用心分析和领悟景色描写的文字、语句,也摸清了作者的写作风格及语言运用的巧妙之处,培养了学生语言应用的能力和独立写作的能力[4]。

(四)采取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应注重教评方式的多样化,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评方式唤醒学生沉睡的阅读热情,激起学生阅读求知欲望,掌握学生内心情绪的变化,适度使用具有一定激励性的赞许语言进行评价。比如,教师在开展《生命的壮歌》这篇文章的教学时,课程进行到自我展示的环节中,在学生答完了“什么被称作生命的壮歌?”之后,教师评价说:“回答得好棒,你是聪明、爱观察的好孩子!”通过这样的评价,激发他自主阅读的热情和信心,为阅读习惯的养成打下基础。由此看来,教师采取积极有效的评价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也增强了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必须提高其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由此,教师必须积极创新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式,探究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为学生打造出宽松、愉悦、自主、和谐的阅读课堂。

参考文献:

[1]宋玲珍.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3):292-293.

[2]许海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6):210-210.

[3]马庆梅.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5):54-54.

[4]刘凤玲.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 课外语文,2016(19):127-127.

猜你喜欢

有效性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