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感恩教学活动与德育工作的深化改革

2019-09-10刘思锋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6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德育班主任

刘思锋

摘要:在当代教育中,初中生由于面对著巨大的升学压力,以及受到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其对于生活、情感的关注以及感恩意识越来越薄弱。感恩意识薄弱的学生不仅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其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很有可能在家庭、工作单位等人际关系的相处中也很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感恩”作为我国优良的民族传统,其也是中学教育中对学生情感价值观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利用校园和家庭构建一个完整的“感恩意识”培养途径,感恩教育将极大地提升我国德育工作深化工作效率。

关键词:德育;感恩教学;班主任;教学设计

一、引言:

“感恩”一词所表示的是对给予自己帮助的人报以感激之情,并付出回报的行为过程,在我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恩欲报,怨欲忘”、“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古语都体现出了“感恩”在我国传统美德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在当下,中学生处在干净明亮的教学环境中,使用着社会和国家提供的优越教学资源,在家中由独享父母亲人的悉心照顾,他们每天都关注于学习、考试,却对生活中给予他们帮助的人置若罔闻,不少学生都失去了感恩意识,并将别人的帮助当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样的现象无一不在提醒着中学教师:“感恩教育”已然成为当下教学改革中刻不容缓的研究命题。本篇文章就将结合本校感恩教学活动以及家庭教学活动情况,总结本校的德育教学收获。

二、本校的感恩教学活动总结:

为响应国家对于“立德树人”的号召,本校在近年来进行了多场大型感恩教学活动,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以节日或学校开放日为出发点的感恩教学活动:

“感恩”一词来自西方,牛津词典将“感恩”(Thanksgiving)解释为表达感激之情,并回馈给他人。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当代,以感恩为主题的节日也渐渐进入我国大众的视野。本校的部分感恩教学设计就是以这些节日为契机的。例如,母亲节举办的“为母亲献歌”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不少不善于表达情感的学生通过歌曲的形式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又如,父亲节的“为父母备餐”活动,学生自己动手为父母准备营养餐,在共同备餐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父母平日照顾自己的辛劳。除却节日外,学校还充分利用了开放日,例如开学季以及家长会为平台进行感恩教育。在开学季,学校组织了“大手拉小手”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助人”的快乐。而在家长会上,学校则安排了“表达我的心”活动,让同学通过黑板留言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恩。

第二类,以比赛和评选为形式的感恩教学活动:

除却对学生进行校内的感恩教学活动,学校还同时举办了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感恩活动的兴趣,启发学生实施感恩行为。例如,学校举办的“最美孝心少年评选”,就通过每一年在每个本机进行推选再进行校内宣讲和选拔比赛的形式,来宣扬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感恩事例,激发学生发掘生活中值得学习的感恩小事。又如,每年的国庆前夕,本校都会举办“我爱我的国”歌唱比赛,引导学生表达爱国之情。

第三类,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形式的感恩教学活动:

除了校内活动外,学校还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来拓宽德育教学的覆盖面。翌日,学校组织的“爱心一日捐”以及“爱心义卖”活动,以及联系了本地区的养老院、福利院,并以班级为形式举行定期的结对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启发学生感恩自己当下的生活环境,并养成乐于助人、关心社会的良好品德。

三、感恩活动中运用的教学策略:

作为学生最常处于的生活环境,以及教授学生大部分生活技能、知识和价值观的教育平台,校方在近年来本校的德育教学改革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校今年来举办的感恩教学活动中,学校主要运用了一下三大教学策略:

一、多元化细分感恩主题,引导学生发掘感恩对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了来自家庭、社会、学校多方面的帮助,因此,其具备的感恩的情绪和对象必然是多元化的。在本校的感恩教学活动中,学校通过将感恩主题细化为亲情、师生情、爱国爱社会等活动来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知他人基于的帮助,并以自己的能力来回报他人。

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将感恩教育“具象化”:“道德内涵”往往是依附于具体案例的抽象感念,学生单通过教师讲解很难理解,并建立起自身的内在价值观,因此,进行感恩教育首先要避免的就是“讲课式”的枯燥学习体验。在本校的感恩教育活动中,教师大量运用了多媒体资源,例如纪录片、国风动画作品等来展现“感恩”这一传统美德的由来和体现,通过观看多媒体资料,大多数学生对感恩教育的兴趣度有了明显的提升。此外,学校还开放了线上平台和图书馆资源,方便学生在课后依据自己的兴趣点去搜集和阅读相关的感恩故事,更激发了学生对感恩的探索欲。

三、“以学生为主导”的感恩讨论活动:在传统德育课堂中,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教师思想教育的状态,这很容易造成学生的抵触心理。而“立德树人”方针指导下的课堂更偏向于尊重学生个性和个人价值观发展。因此,在校园的感恩教学中,本校大量利用了课堂讨论活动,围绕某一个感恩主题来让学生基于课本或是多媒体资源进行讨论,并组织“展示会”让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观点展示,大大提升了学生在自身道德培养中的主动性。

四、家庭感恩教育对德育工作的辅助:

家长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人,其在学生品德修养完善中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德育工作不能止步于校园,更应当将校园与家庭联系起来,让德育真正融入学生的个人成长中。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启发性作业”来为学生创设感恩实践机会:例如生物学科组织的“为父母做顿饭”活动,就通过让学生体会家人的奉献和辛苦来对家人进行感恩。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是首先设定以感恩教育为目的的开放性作业,例如感想写作、社会活动等,来启发学生思考别人帮助了自己什么?自己又该用什么方式回报别人?等相关的感恩问题。其次,在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活动以及家长的实践协作也将及时监督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感恩价值观。

此外,学校还可以与家长构建交流平台,例如家校联系本,家长与师生共同参与的讨论会和感恩活动来监督德育工作进程,验收学生的德育学习成果。同时,家校联系平台还可以更方便地帮助家长相学校反馈孩子的品德发展状态,并针对孩子的发展问题及时交流,学校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够为家长提供更具操作性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培育孩子。

五、结语: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学生每天都在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冲击,还是青少年的他们不具备稳定的判断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家庭的陪伴以及健全的感恩教育体系将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的关键。学校需要充分调动学科教学潜能、教育资源,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提供给学生更具趣味性的感恩学习体验,而家庭则要通过协助和参与学生感恩实践,也将帮助学校更深入的了解和引导学生,确保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娜仁图雅. 初中生感恩教育现状调查及学校实施感恩教育的对策[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

[2]胡锦联. 百年树人传承感恩——浅谈中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对策[J]. 新课程(中学), 2017(8).

[3]何家凤. 浅谈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J]. 新课程(中), 2018(6):249-249.

[4]杨建臣. 感恩教育的行动诠释:在实践中懂得“做人的道理”[J]. 人民教育, 2019.

[5]孟庆岩, 李玉波. 浅议当前中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与重构[J]. 作文成功之路(中), 2015(1):93-93.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德育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