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做好传统文化教育

2019-09-10李宏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6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李宏

摘要: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学习的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积极的研究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文化渗透教学。教师还需要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时候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不仅仅能够学好语文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课堂教学

前言: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教学,学生虽然能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是学生的文化素养却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渗透,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学习的语文知识,阅读广泛的课外书籍,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相信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会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也会得到改善和提高。

一、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组织学习传统文化

不仅仅学习数学知识需要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学习高中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教师借助各种教学设备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只有学生在相关的学习情境中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学生才能够投入自己更多的精力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才能够深入的理解课文中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可以借助PPT等教学设备,为学生引入直观形象的教学内容,通过视觉上的冲击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李白古诗《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可以首先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学习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然后让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素养的熏陶,引导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只有自己在思想上对传统文化重视,才能够在学生的学习的过程中,促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学生也才能够在相关的学习氛围中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自己学习的效果和积极性。

二、挖掘语文教材资源,渗透传统文化内容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教师精心挑选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教学课文内容之前,需要对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通过教材中文章内容的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教师也只有经过深入的研究,才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学。在对每一篇文言文教学之前,教师还需要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学生不断地总结学习来掌握中华文化的传统节日,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之前,需要充分地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在给学生讲解荀子的《劝学》时,可以通过文章中的重点话语“青,取之于蓝胜于蓝。”让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话语来学习文章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课堂上生动形象的学习语文知识。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在严谨的逻辑思维之下学习,还能够充分地体现出荀子劝学的真诚所在,这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最好的素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注重联系文章背景,教学传统文化知识

高中语文知识博大精深,教师在对学生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于文章的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可以在对学生进行文章内容讲解之前,對学生进行作者背景的介绍。学生在学习相关背景知识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学生要想从根本上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还需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和了解,学生才能够学好语文知识,才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让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时候,可以首先对学生进行文章背景的介绍,已经年过六旬的辛弃疾却报国无门,他空怀一腔热血。当学生了解了作者这种报国心切的心情之后,就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文章的诗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通过让学生进行分析和学习,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辛弃疾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传统文化知识的背景,加深学生学习文章知识的印象。

四、组织参与传统节日,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我们国家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自然而然的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可以在传统文化节日到来之际,组织学生开展和传统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文采,来感受我们国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精深。让学生不仅仅能够学习到传统文化节日,还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最终达到双重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动性。例如:在清明节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介子推的故事,以及清明节和寒食节的由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清明节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烈士陵园参加扫墓活动,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比赛,通过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感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五、拓展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积极开展相关的课外传统文化活动,不仅仅能够在学习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得到放松,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学生能够扩充课外学习的知识,让自己得到好的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安排相关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加深对于学习文章的印象。相信在教师的多重努力之下,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也会得到强化,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也会得到有效提高。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参加相关的传统文化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利用学生的活动课组织学生进行书法比赛,或者是让学生在学习相关课文的时候,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编排成话剧,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为学生邀请知名的学者,为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的讲座,努力为学生营造浓郁的学习文化氛围,让学生逐渐掌握更深层次的传统文化知识学习。

结语:

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可以对学生融入传统文化的素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综合学习素质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最终实现学生的文化学习能力。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郑福.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数码设计(下),2019,(9):49.

[2]苏艳.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学周刊,2019,(25):47.

[3]陈怀敏.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6):8.

[4]梁丽英.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探析[J].课外语文(下),2019,(7):169,173.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