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管理及控制探讨

2019-09-10陈瀚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2019年7期
关键词:经济师原材料管控

摘 要:制造企业是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的产生贯穿于制造业企业日常运营的每一个环节。目前,大部分制造企业的成本管控主要侧重于对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而未意识到成本管控还应当包含产品设计、材料采购、销售以及质量成本、企业人文因素方面。文章在分析制造企业成本综合管控的重要性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当前制造企业成本综合管控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制造业企业成本综合管控的对策措施,以期加强制造企业成本管控,提高成本管理综合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制造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关键词: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管理

引言

制造业是我国的传统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良好发展及促进社会稳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新兴企业不断涌现,技术的更新速度也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制造业企业想要在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在成本控制和管理上坚定不移。

1 企业采购成本管理的风险

1.1 成本管理中的细节风险

在企业的采购活动中,对经济师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在企业采购活动中要注意细节的精细化处理。在全面分析所购物资的情况下,企业采购计划有时会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此类问题的发生会增加企业采购的风险。在企业采购管理工作中,对采购数量、采购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标准规格等要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在整个管控过程中,随着市场的变化,可能存在偏离目标的现象,导致各项采购工作无法顺利进行。此外,在经济师的控制成本评估中,存在诸多的干扰性因素和风险。

1.2 采购问题

制造业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材料种类多,这就导致了其采购工作的复杂性。对生产资料的采购和各种生产设备采购成本投入相对较大。制造业企业在进行原材料采购的时候,多数采购人员都没有系统的、完整的成本管理概念,导致了采购过程中,对原材料的内在价值分析不到位,虽然在采购方面,价格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但对原材料的成本进行关注的同时容易忽略了运输方面需要支付的成本。

1.3 成本管理中的计划问题

在采购活动中,经济师会结合市场环境制订采购计划,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对供应商进行科学而全面的了解。在采购计划的落实中,要对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进行风险评估。采购数量、交货日期以及技术要求等可能会偏离采购目标,对采购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甚至影响后续的成本管理。因此,经济师要根据采购的数量和质量要求,科学地制订采购成本计划,确定合适的采购目标。

2 采购环节加强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控制

2.1 转变成本管理理念,重视流程管理和效率管理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营运过程中针对产品生产成本进行预测、计划、决策、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相关活动的总称。长期以来,人们对成本的定义和使用存在较大差异,在经济学领域,马克思的成本理论认为成本是商品生产中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在会计学领域,主要有两种概念,一是财务会计中的成本概念,二是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财务会计的成本概念中,将生产产品而耗费成本概括地分为料、工、费三部分,而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是指可以用货币单位来衡量,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即除了料、工、费以外,还包含资本成本、质量成本、责任成本等,可见,管理会计中成本的外延比财务会计中成本的外延要宽泛得多,成本管理理念的转变,就是要从传统的财务会计理念向管理会计理念转变,将传统的成本的经营性控制转变为现代成本的规划性控制,即从静态成本管理向动态成本管理转变,认识到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并不是某一个部门的问题,而是企业的整体问题。

2.2 采购环节加强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控制

采购环节中,对原材料的采购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生产所需的材料应进行全面的考虑,不应只考虑价格一方面。采购部与质量管理部之间加强联系,确保原材料质量达到标准,并能清楚掌握采购原材料的质量。我们不应该因为价格低而急于购买劣质产品。劣质产品为企业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根据生产方面的规划,合理的安排原材料的购买时间,不能提前储存,这样会增加库存方面的压力,从而增加成本。根据计划生产的规模进行合理的原材料的用量采购,避免大量采购的现象,避免库存对公司资金流动能力的影响。最后,与原材料的供应方达成长期合作的战略部署,将供应商当做企业生产原料的库存方,这样可以达到减少库存压力,保证了原材料质量的同时,减少公司方面的资金压力。

2.3 創新物资采购的途径和方法

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出现了很多电子商务平台。经济师要将眼光放在网络环境中,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的创新,降低采购商品的成本费用。结合实际效益和采购途径和指标等,通过电子平台的建设,准确掌握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对用户评价、商品库存数量和价格等资料的整合,解决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合理化管理后能强化同类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在整体管理中,相互之间交流情报,适当增加采购绩效,有助于实现采供共赢。经济师在采购前要对采购资料进行勘察,及时掌握处理要求,只有合理进行判断,才能创新途径,提升控制采购成本的可行性。

2.4 严控采购与库存成本,注重提高生产效率

首先,应降低采购成本,建立供应商价格信息体系,建立合理、互利互惠的供应商管理体系,进行供应商低成本管理,正确考核供应商,正确考核采购人员、库存控制,分析导致库存的原因,提高库存周转率,甚至引入供应商管理库存,并要求计划、采购、仓库相互协作。其次,应降低企业物流运作成本物流,降低采购物流成本,降低企业内部物流运作成本,领料、送料、配送利弊分析,生产的同步化、均衡化,减少物流的搬运与周转。最后,也要注重采取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及时跟进员工技能更新,提高生产效率。

3 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力是生存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可谓是举步维艰,巨大的压力下,有必要对企业内部管理中的成本管理进行优化。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制造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有必要在产品开发、原材料采购和生产中加强成本管理,实施成本控制。全面、系统地成本控制方案,能够提升企业的成本利润率,提高制造业企业的综合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燕.制造企业成本综合管控研究[J].中国市场,2019(10):63-64.

[2]李泰岩.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成本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4):52-53.

[3]陈叶艳.理顺流程探索银行采购全成本管理[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9-03-04(015).

作者简介:

陈瀚,男,研究生,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猜你喜欢

经济师原材料管控
突出矿井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风险管控研究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德媒:中国收紧重要原材料出口
知识无穷尽
企业降低成本与原材料成本核算探究
中美防长在新加坡谈管控风险
浅析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管控
新加坡调高经济增长预测
家具绿色设计中的原材料选择
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