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配网运检过程控制,提高供电可靠性

2019-09-10石晓丽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2019年7期
关键词:供电可靠性过程控制

石晓丽

摘 要:电力网络架构中,配电网作为基础架构部件之一,在电力系统电能调节及分配环节起到关键作用。基于配网在电力系统中的枢纽属性,做好配网运行检查至关重要。如在配网运检环节存在漏洞或没有采取全过程控制方法,极易导致电网陷入瘫痪。本文从配网运检全过程控制的必要性分析入手,围绕全过程控制方法展开探讨,以期为加强配网运行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配网运检;过程控制;供电可靠性

配网运行检修是确保电力系统配电网络正常运行的基础。当前随着电力系统架构趋于精细化,复杂化,配网的电力配件数量也逐渐增多,运行故障概率随之提高。通过对设备进行全过程运检,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电网故障,对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大有裨益。

1 加强配网运检全过程控制及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从宏观层面上看,电力系统架构中,配电网作为电力运输及分配的重要载体,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受制于电网系统的技术集成性及精密性,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各类元器件老化失稳而引起电网事故,如开关装置、变压器烧毁等,此类电网事故危害影响极大,会对区域电网供电造成损害,严重时可引发长时段的停电,更有甚者带来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当前电力企业日产运营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开展实时的配网运检,以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及隐患点,进而确保电力网络及配电网元器件始终处于稳定状态。

从微观层面看,做好配网运检全过程控制及管理,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 基于电网设备元件安全稳定运转实际需要

在进行电力传输及调配时,设备元件会形成一定的损耗,在长期供电后,不可避免会出现老化问题,这就为一系列故障埋下隐患。借助配网运检全过程跟踪,可以对隐藏的缺陷进行甄别处理,有助于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2 满足社会企业及居民生产生活用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及社会生产企业的日益增多,近些年社会用电需求激增,由此也对配网运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一种无形产品,电力具备特殊性,需要实时传输及应用,而作为电力传输及分配的主要渠道,配网的畅通性直接关系到社会用电需求的满意度。因此,从电力企业自身市场竞争力提升看,必须确保网络处于最佳运转状态中。

1.3 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基于电力系统及电力产品的特殊性,配网只有处于最稳定的运转状态下,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才能降到最低。众多因设备故障而引起的大范围停电现象,乃至工作人员伤亡事件,都是由于在运检环节存在问题所致。因此,从安全事故规避的角度上,加强配网全过程运检势在必行。

2 加强配网运检全过程控制的相关方法

在配网运检全过程控制环节,要在明确运检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电力企业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运检全过程控制机制。从大的方面看,要在运检中放大主管部门的职责,借助电网区域负责部门的沟通,构建能够覆盖省市县的运检机制。在该机制中,针对运检工作,全面协调电力的调度,检修分项工作。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配网运检的全过程动态控制:

2.1 完善规划及电力工程管理体系

在配网规划及电力工程管理体系梳理完善环节,应对市级电力公司及县级电力公司的配网规划项目进行汇总优化,对网架的覆盖面及配网基于全网的重要性进行评估,确定项目运检的优先等级,借此对高负荷的供电区域的稳定性加以实时跟踪。在规划及立项审评上,要以可行性研究为基本原则,对变、配电站等重要的项目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观察并记录网络运行状态,设置专门的运检部门及人员。推进规划设计综合信息平台的开发应用工作,构建配网大数据平台。严格落实标准化建设要求,严控工程质量,深化建设成效分析,进一步提高建设改造的精准度和标准化水平。

2.2 加强调控管理力度

调控管理是实行运检工作的重要补充,在调控调度方面,要对计划和非计划的停电区间、时间进行统筹管理,使配网运检能够实现检修、消缺、业扩的同步协调。坚持“一停多用”,减少重复停电;加强设备异常动作管理和市、县配网调度联动的精益化管理,调控部门做好运行监控和停电统计分析,针对供电受限、电压超标等运行问题提出优化改进意见。在信息化及业务支撑能力方面,进一步提升配电自动化的应用水平,充分发挥运行监控平台作用,发现薄弱环节并提出风险预警;开展典型故障研究,加强设备质量管控,及时发现、消除设备隐患和家族性缺陷。除此之外,应就故障处理制定相配套的流程,做到故障处理更加靠近源头,提高配电网运行水平。比如,对运行过程中要及时加强设备的巡视、检查,防止发生电气设备事故,定期对电气设备的温度进行测试和季节性测试,发现问题时要及时上报处理并留档。

2.3 实时开展运维检修管理

运维检修管理方面要提高运检的专业化水平,推进运维检修工作的常态化。作为电力管理部门来说,要制定由上及下的运维检修工作流程,并提高下游电力企业的维保技术,尤其是基层供电所的运维检修能力。在检修工作开展中,为提高运检的技术性及精准性,可以综合采用地电波、超声波的局放带电检测及红外检测等先进检测技术,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隐患点。定期开展配网全面诊断分析和建设改造后评估;推进“低电压”治理,完善配网运行监控平台功能,在线检验治理成效,大力开展配网不停电检修作业。在抢修服务管理方面,依靠信息化手段,开展客户停电信息实时监测,实现由“被动抢修”向“主动抢修”转变。对于客户产权的资产设备,依法合规提供抢修服务。

3 电力企业配网运检管理系统检测方式

3.1 配网运检管理系统测试内容

配网运检管理系统的测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系统功能、性能指标、系统设计方案等进行全面的检测。检测系统的全部功能是否能够正常的运行,检测的用例应包含了系统的全部功能、模块,系统的性能测试用例要根据系统的性能标准和要求编订,对系统能否平稳运行进行检测,避免多人登陆时死机的现象发生,检验所有相关的文档,检验系统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标准,检验系统界面设计是否符合国家电力企业的要求。

3.2 配网运检管理系统测试方法

对电力企业配网运检管理系统进行人工和系统自动化的测试和检验,从而确保系统软件能够达到标准,能够正常运行以实现预期的目标。根据相关的系统测试规定和标准,采用黑盒测试等适合的方法对系统的所有管理功能和模块进行测试,检测相关的数据和业务是否准确无误,再以测试的结果为依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并提升和完善配网运检管理系统,以满足电力运行的需求。

3.3 配网运检管理系统测试过程

配网运检管理系统测试过程首先是登录系统,用指定的用户名和密码正常的登录和退出,进入系统的主页自动查找、查找系统权限,其次是根据设计的用例对系统的各个功能和模块进行测试,测试在生产的过程中系统能否对变电设备、输电线路等相关设备的运行进行管理,对相关设备和网络上的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通过系统诊断、修补的功能消除缺陷,配网的检修周期、计划、记录操作等,以及测试系统的用户、权限、单位、菜单功能是否符合要求,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记录测试发现的问题,程序员再根据记录进行调整修改,再进行测试。通过系统的检测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避免系统崩溃,运行不流畅,无法正常运行,空间不足等问题,防止因系统出现的问题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社会以及各方面损失。

4 结束语

配網运检对提高配电网络的稳定性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在电力需求逐渐提高的背景下,实现配网的安全高效运转,需要在认识到配网运检重要性的基础上,从运检机制的完善、电力调度的跟进。运检专业化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入手,多管齐下,共同提高配网运检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伏虎(国网信阳供电公司).强化配网运检过程控制,提高供电可靠性[J].商情,2017,(42)

[2]胡雷剑,倪大伟,顾强杰(国网浙江平湖市供电公司).电力企业配网运检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0)

猜你喜欢

供电可靠性过程控制
关于配网管理与供电可靠性的研究与思考
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探讨
浅谈如何提高供电系统可靠性
配网故障快速复电系统的建设及应用探讨
智能阀门定位器的工作原理及故障处理
幼儿园互动式区域游戏环境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
浅析提升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可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