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曹昊:探险都市农业

2019-09-10李姿漩

经理人 2019年12期
关键词:阳台博士蔬菜

李姿漩

1992年和2003年的两次城市化,让深圳农村人口一次性掀开户籍身份的新篇章,豪庭别苑拔地而起,工业、科技园区,商务建筑群分区林立。目前,深圳已经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城市化率达到100%的城市,《2019-2025年中国共享经济行业市场评估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显示,2018年深圳年末常住人口1302.66万人,未来还将以不同速率逐年递增。

饼就一张,建设用地激增,耕地面积锐减,根据《深圳市基本农田布局调整方案和改造工作方案》,“十二五”期间,深圳各区完成了3万亩基本农田改造。然而对比“北京划定151.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上海落实2035年15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这个数值相形见绌。没有农村,没有农民,当荒山青野与华彩广厦碰撞,又会激生怎样的消费需求?

菜博士都市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菜博士”) 依据“互联网+农业+健康+服务”的价值链平台,坚持技术创新,强化品牌优势,在深圳首次推出“开心农场”和“阳台农业”经营模式,投建菜博士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园位于宝安区燕罗街道燕山大道北,占地1800余亩,2014年9月立项,2015年10月开始建设,两年后完成600多亩土地的平整工作,建成11000平方米科普大棚、3000平方米智能化大棚,同时完善园区储水、灌溉、排水系统;修缮园区道路,装载了园区wifi网络、智能安保系统,集观光、休闲、体验、农事科普教育多功能于一体。

深圳依山面海,四季青葱,绿化覆盖率达45.1%,市城管局布局打造“自然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预计2020年公园总数将超过1000个。热带雨林、外国风情、自然地貌……各类主题公园迷人眼目,人们休闲观光并不缺乏好去处。“每个事物自有它存在的道理,莲花山公园也很美,但能为都市人提供与大自然亲密互动的体验非常稀缺。”在总经理曹昊看来,百家共存,各展所长,菜博士产业园的优势在于整合深圳稀有土地资源,开发农耕生活体验与高科技农业观光科普项目,发掘高新科技示范、农事教育等都市农业特色功能,让城市人既能“听蛙声,话桑麻,种豆南山下”,又能前瞻现代农业创新科技。

菜博士的主要客户是以学校学生和公司职工为主的团体客户,开园至今,已累计接待35万人次。菜博士文娱活动设计团队对科普活动、青少年夏令营活动、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进行组织策划,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发了包括农具展、瓜果长廊、智慧阳台、科技防虫、无人机科普体验等农业科普類项目和黄牛犁地、田园摸鱼、石磨豆浆、蔬菜立体种植等身体力行的农耕生活体验项目,可达到休闲游憩、教育示范、文化传承、社会交流多种功能。而公司团建以户外娱乐为主题,包括珠行万里、罗马炮架、鼓舞人心、沙场点兵、大板鞋等拓展项目,目的在于提升员工凝聚力,释放工作压力。

菜博士以市场需求驱动型科技创新模式为主导,科技赋能都市农业,将深圳市场作为‘停机坪’,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输出,让‘智慧阳台’模式走进社区、学校等企业事业单位,打造更多的可耕‘空中田园’。

将观光休闲同农耕项目深度结合,幼儿班在父母陪同参与下体验刀耕火种的农耕生活,曹昊说:“如果问蔬菜怎么长的,有的孩子回答,超市里长的。”新生一代的成长脱离农耕环境,缺乏农业常识,这时就需要一股烟火气,混着焦香和滚烫,刺激神经,红薯收挖现烤体验项目是个不错的选择。

菜博士采取科技种植技术,高产高量提升经济效益,产品项目模块化,专人、专业、专项精细管理,保证水果品质,以满足消费者的采摘乐趣。深圳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适宜百香果、青枣、沃柑、长果桑等热带、亚热带特色水果种植,且采摘期前后有序分布,占据全年各个时段。青枣上市时间在1月〜4月,荔枝为6月初到7月末,火龙果采摘则在7月〜11月,12月上旬到4月中旬草莓上市。花卉观光让园区更加靓丽,3月油菜花,6月向日葵,“百亩黄金季”无疑为大晒游客照提供了好景致。蔬菜基地绿意纵横,茄子、小西红柿、小香葱全年可种,基础项目体验过后,亲子分工,摘菜洗菜,柴米油盐,开火做饭,行程内容丰富,观光时长大幅拓展,缩短了盈利周期。

园区实际运营中存在各种风险,农业不可避免受天气干扰,台风、梅雨均会威胁果蔬收成。2018年9月,受台风山竹影响,菜博士经济损失严重。和去年相比,今年雨季长,直接影响荔枝树开花授粉,荔枝产量锐减。而无论选择什么耕种模式,都存在管理及种植风险,农业雇工大龄化现象是行业通病,劳作者依靠祖辈传承,种植经验丰富,但接收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的能力有限,对现代农业人才的培育,是国家和行业的当务之急。

曹昊感慨:“我说做农业就像西天取经,周期长、风险大,前面要解决土地、品种、病虫害、天气等等问题,这些都过了,还要面临市场问题。”在最新总结报告中曹昊提出,在保护好基本农田的前提下,企业如何更好的灵活经营,其一便是产业发展相关配套合法化:看护用房(可采用吊脚楼)、厨房、洗手间、市民体验活动场地、停车场。

霜降已过,菜博士宝安燕罗蔬菜水果基地的小西红柿挂了青果,田间地垄,紫茄、韭菜、生菜、番薯叶待人尝鲜。今年年初,该基地被认定为2018年深圳市“菜篮子”基地。依据《深圳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深圳市2015年末常住人口为1137.89万人,蔬菜年消费量约为200万吨,“十二五”期间,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对全市农产品生产环节及生产基地进行监管,推广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生物肥料。菜博士采纳现代组织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采取集约型经营模式,从供给侧进行改革,提高生产效益。

蔬菜基地利用信息素防虫、细纱网防虫、黄板防虫三重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高效专一。曹昊提到一种让果农头大的害虫——果实蝇。果实蝇繁殖能力非常强,卵通过尾针产于吊瓜果皮内,仅靠肉眼难以发现,且有迁飞性,化学防治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菜博士蔬菜基地采用了信息素防虫技术,曹昊介绍:“自然界中雌虫合成释放性信息素来引诱同种雄性交尾,而人工合成的昆虫性信息素通过诱芯释放出来,引诱雄性昆虫进入诱捕器灭杀,这种方法可以破坏性别比例, 减少了产卵数量,压低虫源。”

黄板防虫即在黄板涂上粘虫剂进行抓捕,对蚜虱类、蝇蚊类、叶蝉类、小型甲虫等小型害虫诱杀效果较好。而防虫网则相当于蔬菜的“蚊帐”,能将害虫有效隔离,但相较于喷打农药等化学防治,投入耗时费力。比如覆盖防虫网之前,必须进行田园清洁,清除杂草及残枝败叶,进行土壤消毒;覆盖时,盖严盖牢;盖完后,定时检查破损情况,避免害虫进入,曹昊说:“这样种出来的菜有小时候的味道。”基地蔬菜主打“健康、新鲜”,不经运输及中间商环节进入市场售卖,从田间到餐桌,只在消费者一双手。

智慧大棚里的锦屏藤万条垂丝,自成一景,又名“一帘幽梦”,兼具遮阴、屏障的作用;西红柿、黄瓜常见蔬菜采用立体栽培、管道式栽培模式种植,向参观者展示高效栽培生产技术。其中,蔬菜树式栽培最为亮眼,一颗植株茎蔓做“树干”,枝叶延展半个棚顶,可培育圣女果、西瓜、红薯、瓠子、葫芦瓜等多种瓜果,单株高产,量达千斤。其原理是利用蔬菜草本植物多年生长的特征,充分挖掘单株高产的潜力,主要引进栽固体基质无土栽培技术系统,利用连栋日光温室进行树式栽培,基础设施主要由栽培槽、基质、贮液池、供液与排液系统、秧体支撑设施等组成。

蔬菜树种植,前期投入高,观赏价值大,怎样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打通绿色生态农业价值链,亟待解决。而广大农户面临的问题集中在独立耕作、分散经营,出力大,赚钱少。各地也在探索“送农产品出道”的方法,比如通过专业合作社形式纾解农产品“滞销”问题,通过社区营销、网络直播、网红带货等方式打开市场销路。近期菜博士参与河源市和平县共荣村精准扶贫工作,捐增了2000棵百香果苗,并提供园区规划、种植技术、销售策划等技术服务,曹昊的理念是“设法充分调动贫困户投入农业产业的工作热情,让贫困户参与到赚钱快乐与赚钱尊严中去。”

非科技无以立身,但在曹昊看来,企业价值真正的落脚点是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和增长能力。2015年7月,深圳市菜博士都市农业有限公司在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代码:665779),距离“把菜博士做成中国都市农业上市第一股”的企业目标又近了一步。“要看企业战略规划和落地情况能不能和发展目标相匹配。”依据曹昊设计的公司发展模式架构,建设观光休闲农业产业园只能作为整个“大楼”的基础层,都市农业要进入都市圈,与居民宅基地和城市建设用地镶嵌融合。菜博士以市场需求驱动型科技创新模式为主导,科技赋能都市农业,将深圳市场作为“停机坪”,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输出,让“智慧阳台”模式走进社区、学校等企业事业单位,打造更多的可耕“空中田园”。

菜博士生来就带有互联网基因,2008年,Five Minutes开发的一款游戏“开心农场”备受追捧,白领半夜潜伏偷菜,上班打招呼:“今天,你偷了吗?”曹昊受到启发,创办网站“种菜吧”,来访者络绎不绝,日访问量可达5000ip。之后曹昊开办线下“开心农场”,都市职工也有了一亩三分地,周末在香蜜湖的田里翻土、施肥、播种、浇水。阳台种菜项目也随之推出,年轻人种菜减压、老年人种菜休闲、孩子种菜科普。“陽台种菜”作为都市农业落地方向之一,和家装生活密切相关,2011年韩国蔬菜种植达人朴熙兰写的《我的幸福农场——阳台种菜DIY》一书很受种植爱好者、宝妈喜爱,当时作者已经是一个3岁孩子的妈妈,亲手将家庭阳台经营成一个欣欣向荣的绿色小天地。

阳台种植看似技能门槛低,但发展到每家每户问题颇多,人们种植水平良莠不齐,老太太能一个塑料杯养活几种盆栽蔬菜,而年轻人对于浇水量缺乏概念,曹昊说:“深圳不像北方,这里一年四季都能在超市买到各种蔬菜,蔬菜种植没有明显的播种期,但其实也有要求。”

为了保证蔬菜长势良好,对于播种期以及发育期浇水量的把控要精准合理。以餐饮界的“百搭好物”生菜来说,喜冷凉环境,既不耐寒,又不耐热,一般在春秋两季播种,炎夏不宜。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不能太干,尤其在成熟期需要较多的水分,保证叶片嫩绿。而豆类蔬菜比较耐旱,种子富含蛋白质,播种后水分过多,易腐烂丧失发芽力,开花时水分要少,结荚后水分要充足。再者阳台的样式、房屋朝向都会影响蔬菜长势,比如栅栏式阳台的光照通风较好,但高层公寓风大,要注意对爬藤蔬菜的损害;而半墙壁式阳台则会影响光照时间,且需要及时通风。

家庭阳台客户分散,企业多以网络为入口,进行知识科普,但成套技术尚不成熟,蔬菜种植难以智能化标准化,项目推出之初,落地困难,不足以规模化发展。经过不断创新,物联网、智能机器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逐步可见,菜博士“智慧阳台”将容器布上传感器,开发手机端应用,通过移动平台或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连接升级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全产业链,达到智能一体化,使阳台种植更具“智慧”。曹昊说:“滴灌技术现在很先进,比如一些大型屋顶项目,长100-200米,从开端到末端,水压是恒定的,这样能保证水和液体肥均匀供给每棵蔬菜。”

目前菜博士“智慧阳台”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学校和大型商超,已在深圳设计、施工、管理、运营十多个“空中农场”,总面积达20000多平方米,曹昊计划未来3-5年,让该项目走进100个大型楼顶。除了食用观赏以外,智慧阳台还可带来多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比如隔热保温,科普教育等。对于家庭客户,曹昊计划做墙壁立体种植,即便在背阳的房间依然具有可行性:“技术不断创新,可以使用led植物生长灯,促进蔬菜生长。”

随着飞控、导航、定位、通信等技术的持续突破,无人机逐渐成为农业生产尤其农药喷洒作业的新型工具,菜博士同4所高校及2所科研所合作,建立植保无人机试验室。无人机喷洒的防治效果优于传统担架式喷雾机喷洒,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曹昊说:“一分钟一亩地,一个无人机一天完成七到八百亩,工作效率是人工打药的近50倍。” 一些农业经营者也在努力学习农业无人机飞行技术,近几年植保无人机持证机长人数成倍增长,但农业无人机在全国大范围推广,还需经过几番技术市场政策调节。

“优秀来深建设者”、“百优义工”、“十大优秀外出务工青年”,来深20年,曹昊累积了诸多身份和名号,他的成长侧面映照出深圳速度。“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菜博士已获得12项专利,3项软著,在曹昊等22位合伙人推动下,正在加快科技输出,目前已经和海上田园、公明华盛农场在农业项目板块达成合作。面对都市农业取经路上的劫难,曹昊逐渐学会变通和解。发展都市农业需要城市和农业包容互哺,在深圳安营扎寨,能给菜博士注入很大信心。

猜你喜欢

阳台博士蔬菜
奇怪的蔬菜
制冷博士来帮忙
蔬菜
神奇博士感冒了
《阳台上》
博士蚊
蔬菜也“疯狂”
润博士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