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体化的思考

2019-09-10王涛安秀加张久献王康肖雯娟伍亚萍程建云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

王涛 安秀加 张久献 王康 肖雯娟 伍亚萍 程建云

摘要: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迈入新征程,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首先要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

高校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和祖国的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密不可分,互相支持,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优势,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实效。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特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是进行理论教学,具有专业性和主导性两個特点。

(一)专业性特点。专业性特点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性。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系统学习,可以对高校学生从理论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发大学生对社会及世界种种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剖析,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等课程都是通过理论形式将一些基本道德原理、信念理想、人生价值观等反映出来,通过科学理论的学习,使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客观的分析和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主导性特点

主导性特点指的是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授课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授课教师对教材的编排和设计,运用一系列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对教学对象开展理论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过程,及时予以指导和纠偏,当下的互联网时代,各种负面信息,以及错误的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会影响在校学生价值观的取向,甚至会削弱民族认同感及道德判断力,因此,教师在日常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课堂变成“净化器”和“减压舱”,通过课堂教育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疏导学生的负面情绪。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全面性和实践性[1]两个特点。

(一)全面性特点

小到学生生活管理、班集体的建设、社会实践,大到党团组织建设、学术科技学风建设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条主线,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重要点连贯起来,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覆盖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实践性特点

实践性特点不言而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围绕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展开的,如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针对新生特点展开思想道德与法律知识的学习,又如针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让毕业生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正确的择业目标,这些都是实践性的具体体现。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建同行,紧密结合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在实际中可形成优势互补的效应。如一些法律原则道德原理等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无法深入解决,这就必须依靠理论课程的详细讲解,才能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而在实际中更好的运用这些原理来解决问题,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没有这种教学成效。学生通过参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又会产生新的思想问题,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可以更全面答疑解惑。因此这两者是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关系,在实际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负责人员相互了解,互通有无,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体验相统一[2]。

(一)组织构架上一体化

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紧密结合,首先要实现体制机制的一体化。

1.建立统一的领导体制。对高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主要是理论课教师及分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这两支主力军对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将学校分管教学的领导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共同组建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教育合力,从根本上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调配合。

2.建立统一的工作机制。当形成统一的领导体制,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可形成积极配合,共同协作的工作方式[3]。从以往的实际情况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职工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实际思想状况了解比较透彻,但是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不能有效解决学生的困惑,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是通过课堂的理论讲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对学生实际情况了解甚少,在教学中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在领导的同一管理下,应建立健全相应制度,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人员及时沟通,互相配合,从而使高校学生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将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作为行动指南,指引高校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二)将两者的教育内容紧密结合。在对高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可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作为第一课堂,将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第二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生活是青年一代的重要人生旅程,是踏入社会的一个缓冲期,近年来由于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大学生会出现信仰迷茫、责任感缺乏、团队意识淡化等思想困惑,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人生哲学、道德法律等思想政治知识的系统学习,可使在校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而辅导员开展的第二课堂,将所学理论知识通过党团活动、社会实践、心理辅导等形式,与理论课堂相辅相成,互相呼应,从而形成教育合力。

(三)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贯通。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过程是根据社会主流思想品德对在校学生进行目的明确,组织有序的教学活动[4],通过课堂教学,让高校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正确的思想观念,为学生的日常行为建立科学的理论依据;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着力于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是品德的外在表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应根据大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内容,有目的组织一些实践活动,通过参与活动获取行为经验,提升他们的践行能力,从而建立起符合社会主流的思想品德。

结束语: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时期,他们思维灵活,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其思想状况积极、健康、向上,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各种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潮大量涌入,冲击着高校学生的思想,因此,为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才能发挥最大合力,通过管理机制调整,推进二者在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中融会贯通,优势互补,从而使高校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稳定健康思想政治观念,净化高校乃至社会风气,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德华,陈献宁. 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 高教探索, 2019(1):134-134.

[2]袁德栋. 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 领导科学, 2019(1):127-127.

[3]姜晨,陈立国,朱坚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路径: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以机械制造类课程为例[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9(1):48-52.

[4]牛田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创新模式比较分析及启示[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1):91-95.

项目支持: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推进民族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工作一体化研究》,项目编号:31920180138。

作者简介:王涛,男,生于1984年5月,陕西省宝鸡市人,现为西北民族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学生政治辅导员,长期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