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2019-09-10黄丽丽

科教导刊 2019年27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财务会计大数据

黄丽丽

关键词 大数据 财务会计 课程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9.024

Abstract Facing the double pressure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and the change of talent demand, the original teaching mode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in the core course of higher vocational accounting is no longer suitable for the learning needs of the Internet era. It is urgent to reform the course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philosophy, curriculum objectives, curriculum content, teaching means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Keywords big data; financial accounting; course teaching; teaching mode

随着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已无法满足当下企业发展需要。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能否与时俱进,能否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专业核心课程财务会计教学模式面临调整与创新,以适应大数据时代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1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学理念滞后

传统的财务会计教学主要是通过PPT课件学习课程知识,然后通过习题检测掌握情况,最后以手工综合实训结束课程。教师对课程教学聚焦于知识点的掌握,但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培养理念往往导致学生只会相应的知识,但放到具体的业务环境下,无法综合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大数据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除账务处理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数据分析、决策与创新能力,更重视员工的心理素质与沟通能力。但反观如今高职院校对本专业核心课程只重教会学生账务处理,对其他的素质能力,如沟通能力、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培养较少考虑。

1.2 课程目标缺乏考虑人才培养要求

财务会计是一门知识体系完备、成熟的课程,是不同层次会计专业需开设的核心专业课程。越是成熟的课程,越需要结合各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人才服务区域的特点来设计课程目标,突出课程培养特色。但很多教师在确定课程目标时,并没有对社会及今后本校毕业生服务企业人才实际需求做充分的分析,仅局限于课程的知识框架。高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对财务云业务越来越重视,但课程目标相比传统并没有相应的调整,还是停留在传统业务技能的培养。课程目标仅关注课程的基本技能、具体业务的学习,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解决实务问题能力相对较弱。

1.3 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整合与更新

财务会计课程内容的特点是多、杂、难。教材内容的组织大都是围绕会计要素展开。知识点与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要求存在一定跨度。教师总感觉所有内容都需要教给学生,唯恐遗漏了某些,课堂上教师费劲力气讲解具体核算,侧重知识讲授,由于内容多且时间所限,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对一些原理性的东西并没有过多的介绍。而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接受大量的知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然,只要经济业务变化,就不知如何进行处理,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较欠缺。理论内容占据课程讲授的大部分,导致实践课时被压缩,到期末也只能草草完成课程综合实训,不利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而且近几年会计准则变化较快,导致教材内容并没有及时更新,如2017年7月,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新收入准则,到目前很多教材依然收录的是旧收入准则,导致学生所学知识陈旧无意义。

1.4 教学手段单调

传统财务会计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会计核算理论为主,再配合相应的习题巩固,教师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强调会计工作规范化处理方面。对于没有实务经验的学生来讲,本课程的内容相对较抽象,单一的课堂讲授并没有激起学习热情,反而挫伤学习兴趣。学生无法将所学的内容与具体企业核算连接起来。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创新思维。很多院校该课程的实训方式依然采用传统的手工账核算方式,虽然手工账能使学生清晰的明白账务处理的逻辑关系,但随着核算数据量的加大,大量的时间花在重复的抄写,付出的时间与学习的收益不相匹配,而且也不利于大数据环境下数据思维能力的培养。

1.5 课程考核形式单一

目前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方式多以期末闭卷方式考核,辅以平时的上课出勤與作业。期末卷面主要是单选、多选、判断等题型考核基础知识,侧重于知识点,这种教学评价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学生到期末时通过突击死记硬背方式应付考核,实践能力无法通过试卷反映出来。而平时成绩的考核只能依靠教师平常作业的日常登记,数据评价存在主观性,无法如实了解和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不利于学习专业技能与持续学习的培养。

2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2.1 融合互联网思维,更新教学理念

互联网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不再局限于实体的课堂,很多开放式课程让学生可以随时得到想要学习的知识,那如何体现财务会计课堂授课的优势?那需要教师更新传统授课观念,结合互联网技术,学习最新的教学工具,将课程的知识与现代教学手段更好的嵌入融合,顺应当代学生学习环境的变化。

2.2 结合大数据趋势,确定课程目标

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对会计人员能力需求不再局限于会计核算。很多标准化业务如今都能由财务软件甚至财务机器人自动完成。对核算能力的要求变弱,教师应在当前企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所培养人才服务区域需求,分析当前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本质,以提升学生财务会计管理能力和核算能力为基本目标出发。课程目标应从传统的“重核算”,转向“重管理”,除了介绍基本核算原则、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系统、全局的角度去理解业务产生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而不单纯就业务谈财务,应将财务与业务相融合,引导学生的业务观,以全局的视角来分析企业的信息流,而不仅仅停留于财务数据方面的记录。

2.3 社会需求为导向,重构课程内容

课程框架需依会计岗位设计,围绕会计岗位—工作任务组织课程内容,按照工作过程思路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教师应了解企业财务具体分工及岗位设置,了解各岗位工作任务、业务流程,分析各会计岗位人员完成会计工作任务所需具备的理论知识、能力及素质,把相关内容整合为项目,将知识学习融入到工作任务,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提高。具体内容的选择,应结合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服务的区域要求来设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是服务于特定区域的中小微企业一线的会计人员。分析这部分企业所涉及的业务类型特点及发生频率,适当的删减课程内容。比如,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权益法的核算,业务类型复杂,核算难度较大,教师需占据较长的时间讲授,但这类业务对于中小企业会计岗位发生概率小、很少涉及。因此,课程对这部分可简要带过,把课堂宝贵的时间放在实务常见领域及实操训练,教师需要重点讲授业务处理背后的基本原则、原理。了解原理,今后即使业务模式变化,学生仍能依靠职业能力完成职业判断。

2.4 借助信息化工具,丰富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演的授课模式。将知识难点制作或借用资源库的教学视频资源,提前推送给学生,例如微信群、云课堂APP等工具,学生可随时用手机学习。课堂上,教师辅以教学软件如职教云平台,随时测试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可视化、数据化的操作平台,让教师更快捷把握教学情况,以便及时做出教学调控。手机成为课堂学习的基本工具,也减少了学生课堂玩手机现象,调动学习积极性。借用实训软件平台,如网中网分岗实训软件,将所学的知识与模拟企业相结合,检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具体问题能力。随着各院校建立财务云共享中心,学生可以在完成模拟实训后,安排到财务共享中心完成真实企业的账务。例如我校与正保集团建立的正保财务云共享中心,把企业真实业務引入学校,让学生足不出校即可参加企业核心业务的处理工作,培养其职业能力。多种类型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主动。

2.5 依托大数据优势,多角度教学评价

互联网教学工具以及大数据的发展为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多角度评价提供可能。课程应围绕“学生主动学习为导向,以能力评价为核心的课程考核体系”。将课程考核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课前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占10%,包含完成教师推送资源,如观看知识难点视频等;第二部分是课堂表现20%,包括考勤、课堂知识考核、课堂讨论等;第三部分是课程实训30%,主要是配合项目内容的专项及综合实训,完成每个项目、工作任务后对应的实训考核;最后是期末考核40%,主要是参考初级会计师考核难度,配合课证学习。依托教学平台如“职教云”,教师可轻松对学生课前、课中做客观评价。各项数据均可通过平台轻松获得,可随时监控学生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更多的课堂时间用于课程实训。同时依据“网中网”实训平台软件完成各项目配套实训,软件可导出完成质量数据资料,可作为实训成绩的评价依据。由于这些任务是落实于整个课堂学习阶段,学生无法突击完成,保证了整个学习过程质量评价的客观性。

3 总结

信息化技术及大数据发展下,高职财务会计教学应跟随实际需要改变教学模式,根据时代特点从教学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方面融入互联网、大数据思维,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适应企业需要的优秀财务人才。

参考文献

[1] 巩楠.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财会教学改革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7(1):58-60.

[2] 张婧姝.数据分析在高校会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19(7):200-204.

[3] 傅萌.财务机器人背景下独立学院会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构[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6):64-65.

[4] 王玉香.“互联网+”时代高职会计教育的困境与变革[J].时代经贸,2018(11):95-96.

[5] 常晓素,孟莹莹.大数据背景下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省思[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2019(2):6-9.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财务会计大数据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
浅析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