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下的教育公平

2019-09-10曹永娥阎一博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2期
关键词:高考制度教育公平改革

曹永娥 阎一博

摘要:新一轮高考改革将于2020年展开,分析高考制度改革,通过其将要面对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到解决对策,保证教育公平。

关键词:教育公平;高考制度;改革

2018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通知》,进一步提高了中西部地区的录取人数,以求增加人才需求,助力发展。笔者认为:当前高考录取政策还可以进一步完善,高考中对于加分政策如何实现公平需加强,高考录取的公平性需进一步探讨。

1、高考制度的公平性

1.1 高考中的制度性

我国高考制度是为了将有学习潜力的学生,通过学习能力将其分配到适合的高等院校进一步学习知识。学生通过自身真实的能力,参与到高考中获得匹配的分数,以考入理想中的高等院校。教育部统一制定考试大纲,在命题、考试、阅卷中实现统一性。在考试成绩出来后统一划定录取分数线,并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统一完成志愿填写。在这些过程中,受到法律及社会监督,以保证高考的公平性。

1.2 高考成绩的平等性

高考分数决定高考录取的院校,这是客观的事实,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高考录取的唯一校准就是高考分数。相关政策也有对,艺术类特长、体育类特长、少数民族等加分的考生,但相对较少,全国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高考分数来进行升学评判的。在高考的过程中,参与者与民众都能了解到,保持透明度。因此,客观来说,高考是公平的。

2、高考制度改革

新一轮高考制度于2014年启动改革试点,2017年进行全面推广,在2020年建立全国的新高考制度。新一轮的高考制度,对各方面进行完善,而其主要内容有:

2.1 一科多考

语文、数学只有一次考试机会,英语在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两次机会中选取最高分纳入高考总分。另外,文科和理科不再分科,学校均衡授课,自我组织考试也要覆盖到所有科目。而学生通过报考院校、自己的爱好,在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中择取3个成绩最好的科目,进入高考总分当中。这样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爱好,并增强学生的学习覆盖面,不再“一考定终身”,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2.2 评价录取制度

学生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中,通过A、B、C、D、E五个等级计入到高考总分当中,其他科目通过合格与不合格的方式打分。而高校入取将会综合来看学生成绩,并进行综合评价,不再单论高考分数来进行入取。而综合成绩包含了学生的心理与身体健康、艺术、社会实践、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等。高校的入取更综合的评价学生的素质与素养,也使学生更能通过自身爱好和素质考入理想的大学。

2.3 农村学生单独招生

在新一轮高考招生中,制定了对于农村学生单独招生的政策,地方重点高校专项招收农村学生、单独招收农村学生等计划,其中涉及到了我国多个名牌高校。

2.4 招生考试监管

新一轮高考制度对于招生考试监管制度严之又严。主要体现在:信息公开化、信息规范化,接收社会群众的监督,并完善监管体系等。另外,加大对于学生作弊后果的宣传力度,有责必究,及时查处、公开等。

3、高考改革的问题及对策

3.1 高考改革面临的问题

高考改革开始后,对于学生的学业负担加重、综合素质考试等,都是推进高考新一轮改革所要面临的问题。

3.1.1 学生学业负担

面对文理不分科的情况,虽然能减少学生因偏科而没有实现天赋的问题,却使学生的学习科目由六门增加到九门。另外,作为新一轮高考改革中重要的综合素质分数,更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而学习科目的增加,学习量的增加,必然导致综合素质的要求降低,学生对于综合素质所用的时间将会减少。

3.1.2 “一考定终身”的问题

新一轮高考改革提出语文、数学高考只有一次机会,英语有两次考试机会,其他考试通过高中的学业水平测试、进行等级划分的方式,虽然在表面来看,对于学生的机会增多,但是客观讲“一考定终身”的问题还是存在。

3.1.3 综合素质考试成绩的考量标准问题

新一轮高考改革对于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要求很多,这样做有利于學生的全面发展,并能为高校更好的提供人才。但是,面对我国较发达地区与较不发达地区的教育质量,学生所开展的综合素质活动也不同,较不发达地区学生所受综合素质锻炼的机会可能较少。

3.2 高考改革面临困难的对策

3.2.1 学生学业负担的解决对策

设立此改革方案最重要是为了学生的学业减压,而实际上,面对高考谁都不会含糊,面对竞争,反而学生的学业压力会加大。面对这种情况,学校、政府应对学业水平测试进行合理化宣传,积极引导家长、学生的正确观念,要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2.2 “一考定终身”的问题解决对策

首先,教育部应进一步完善高考改革策略,学业水平测试可采用多考的形式进行,也可设置补考机制。其次,高中应对学生进行模拟考试,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科学的引导。

3.2.3 高考竞争公平性

在新一轮高考改革中,应保证学生才有所用、才尽所用,相应的才能考上相应的高校、专业。同时,面对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农村等,应加强这些地方教育体系的构建,政府和教育部应当对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有优先倾向。同时,学校应设立奖学金、补助金等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并补助给贫困学生,保证贫困学生受教育的机会。

4、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公平的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中之重,对新一轮高考制度的分析、了解,能针对高考改革中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这样才能能好的推进高考改革,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振红.对我国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的分析[J].中国培训,2017(6):289.

[2]谢宝富.新一轮高考改革政策的目标、问题及对策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2):54-59.

[3]郑兴.教育公平视角下异地高考制度改革的思路探讨[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2,18(6):104-105.

[4]赵婀娜.高考改革,筑牢教育公平的基石[J].上海教育, 2016(18):1.

[5]张立平.社会学视域下的新一轮高考改革[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4(3):16-20.

[6]何鹏.教育公平视角下高考制度的现状与分析[J].丝绸之路2015(16):77-78.

[7]郭昕朱春晖.从教育公平视角探讨我国的高考制度改革[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2):156-162.

[8]牛亚楠,彭勃.教育公平视角下高考弃考原因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3(4):105-106.

[9]冯晓敏.公平与效率的均衡: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的博弈审视[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5(7):117-120.

[10]张燕妮,张国磊.教育公平视角下现行异地高考政策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6):111-113.

作者简介:

曹永娥(1994.6—),女,汉族,籍贯:山西省吕梁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设计学景观。阎一博(1993.5—),男,汉族,籍贯: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设计学景观。

猜你喜欢

高考制度教育公平改革
新高考 新机遇 新挑战——对福建省推行新高考制度改革的思考与对策
高考新政改变了什么
2017高考拉开帷幕 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50年前的高考变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