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笔《我和我的祖国》:时代浪潮里的一朵朵平凡浪花

2019-09-10王娜

金融理财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小角色我和我的祖国升旗

王娜

这个十一过得好不热闹,电视荧幕上,七十年阅兵兵哥哥兵姐姐们整齐如一的步伐让不少围在电视前的中国家庭热泪盈眶;电影荧幕上,《我和我的祖国》也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这个国庆档有《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三部主旋律献礼片,描写小人物与国家命运的《我和我的祖国》,以19.18亿的七日票房成绩,坐上了国庆档票房的“头把交椅”。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这句《我和我的祖国》的歌词早在电影上映之前就已火遍大街小巷,熟悉的旋律不绝于耳,让人不自觉地张口就能哼唱出来。今年国庆的热情较往年看来仿佛更加强烈,不知是因为70周年纪念还是香港问题,国民的胸腔中仿佛有一团爱国热血在翻滚,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让这一腔热血有了宣泄之地。

《我和我的祖国》是由七个看起来并不相关但实际上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小故事组成:《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护航》《白昼流星》,每一个小故事都在讲述一个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来的大事:开国大典、我国发射第一个原子弹、女排夺冠、香港回归、北京奥运、9.3阅兵、载人航天返回。七个故事出自七个风格各异的导演的手笔,尽管叙事风格不同,但这几个小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用小人物来讲大故事。

以第一个小故事《前夜》为例,《前夜》中由黄渤出演的林致远,即使面临着开国大典前不让进入天安门广场的阻碍,他选择自己制造一套缩小版的升旗装置在院子里反复试验,为了实验的完美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斟酌,终于发现了升旗阻碍装置的问题,后经附近居民的帮助终于找到了一块稀有材料,相信附近乡亲父老拿出砸锅卖铁的架势将家里可能会派上用场的物品都拿来帮助升旗组的画面让不少观众热泪盈眶。

林致远本身就恐高,但他还是选择亲自爬上旗杆更换阻挡装置,在高空瑟瑟发抖的他形象瞬间高大起来。次日的开国大典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毛主席身上,他默默地守在毛主席身后,到升旗环节轻声提醒主席按下升旗按钮,看到国旗按照他无数次试验那样精准的到达旗杆顶端,他圆满了。

在开国大典面前,林致远是默默耕耘的一个小角色,正是有无数个他这样的小角色,开国大典才能圆满完成。其实不仅是开国大典,新中国之所以能成立也是因为有无数甘于奉献的“小角色”,他們默默无闻,挥洒着血和泪,即使我们连他们叫什么都不知道也甘之如饴。

以往主旋律电影往往不被年轻人所接受,但《我和我的祖国》又掀起了一场“青年爱国潮”。这次没有大英雄的雄伟叙事,只有时代浪潮里的一朵朵平凡浪花,浪花虽小但波动了上亿国人的爱国之心,泛起涟漪。

“舍私为公、舍家为国、舍小为大、舍近为远”的概念既是这个电影想传达给观众那个时代那群人的品质,更在无数观众心中埋下了一颗名为爱国的种子,它慢慢发芽,逐渐长成一颗参天大树,我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

猜你喜欢

小角色我和我的祖国升旗
舞台上没有“小角色”
天安门前看升旗
中吕 山坡羊 升旗(外四首)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征集活动正式启动
升旗
《我和我的祖国》让自豪感爆棚
舞台上没有小角色
升旗
《我和我的祖国》的幕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