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中行: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金融中坚力量

2019-09-10王金瑞

金融理财 2019年11期
关键词:博会外贸金融服务

王金瑞

万众瞩目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如期而至!据官方数据显示,首届进博会成交额达578.3亿美元,而第二届进博会又将交出一份怎样的成绩单也令人期待不已。

然而,亮眼成交额的背后少不了金融企业的助力。作为全球化、综合化程度最高的中资银行,中国银行继去年成为首届进博会唯一银行类综合服务支持企业之后,今年进一步升任为进博会唯一战略合作伙伴。对于中行而言,这不仅是向世界证明该行综合金融服务实力的机会,也意味着全新的挑战。

在进博会启动之前,中行提前进行了“预热”,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包括为进博会提供量身打造的“合(跨境撮合对接)、汇(跨境结算汇兑)、保(专属保函)、融(境内外资金融通)”四位一体的专属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升级打造了“合聚全球汇融四海”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同时,在11月1日,中行发布了《中国银行跨境电商综合金融服务方案》2.0版本,升级后的服务方案覆盖了跨境电商行业撮合、融资、支付等全方位金融服务需求,形成了“聚、融、通”三大服务体系。

“中国银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国家战略,主动发挥优势,服务好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服务好上海落实‘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建设‘五个中心’,助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提升全球竞争力,加快建设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中行董事长刘连舸表示。

中行不仅是进博会的唯一战略合作伙伴,还是进博会招商路演全程支持单位,在服务首届进博会的基础上,该行集聚资源,做出了很多创新,不断升级服务。

自第二届进博会境内路演启动以来,中行协同境内各地分行,配合进口博览局及各地商务主管机构,先后在杭州、南宁、深圳、上海等全国21个重点城市举办招商路演推介活动,邀请近千家优质企业客户到场共同参与,并协助开展宣传预热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境内外展商客商参展体验,中行升级产品,打造涵盖基础产品、特色产品、专属产品三大类的产品服务架构,为参会企业及个人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金融服务方案。

其中,颇为亮眼的是,中行联合中国银联上线上海地区首款刷脸支付收单产品——“中行刷脸付”,成为首家在国家重大展会上实现刷脸消费的商业银行。“中行刷脸付”的投产应用在为支付产业带来新机遇、注入新动能的同时,也为进博会的金融服务“添砖加瓦”。

据了解,首届进博会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第二届的规模则更大,如此大规模的展会对外币兑换提出了空前的需求。

对此,中行上海市分行根据主宾国名单,进一步就外汇服务方案进行完善。包括对进博会期间来华的外籍客户,在提供26种货币兑换的基础上,新增8种外币兑换服务,可兑换货币达到34种,为金融同业之最。

中行近年在智能金融领域取得的创新成就也在进博会上得到了充分展现,除在展会馆场区域布放了近20台全智能自助外币兑换机为参展人员提供14种常见国家及地区外币的结汇取现服务,参展人员可凭本人有效证件,在自助机完成操作,为提升展会效率和促成洽谈成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中行作为专业外汇银行的责任和担当。

在全球贸易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进博会对我国外贸以及全球贸易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中国是全球商品制造和贸易出口大国,拥有的商品种类非常全面,把国内商品转移到跨境电商平台,无疑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如今,跨境电商已然成为了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动能。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高,2018年在进出口贸易中占比达到30%。“截至目前,我国跨境电商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一。除直接带动外贸发展外,通过在对外贸易中引入互联网技术,跨境电商为更多企业和群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中行副行长林景臻如是说。

作为脱胎于外汇外贸专业银行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行一直高度重视跨境电商发展,通过金融的力量积极助力国家培育外贸发展的新引擎。与传统外贸形式相比,跨境电商具有碎片化、小额化和高频次的特征,对政府监管和银行服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跨境电商交易特点,中行自2014年以来陆续推出了包括“中银跨境e商通”“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代理出口收汇”等在内的一系列服务跨境电商市场的金融服务产品。

11月1日,该行正式发布《中国银行跨境电商综合金融服务方案》2.0版本。升级后的服务方案覆盖了跨境电商行业撮合、融资、支付等全方位金融服务需求,形成了“聚、融、通”三大服务体系,积极发挥跨境金融服务优势,为跨境电商新生态的健康持续发展注入“中行力量”。

针对跨境電商产业链条中各个环节产生的不同业务诉求,中行充分利用全球化、多元化的服务网络,发挥外汇外贸专业的品牌优势,加强科技支持体系建设,针对不同参与主体提供一揽子专属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和专业的政策服务。

同时,中行首创“中银全球中小企业跨境撮合服务”,发挥担任欧盟中国商会、中法企业家委员会、中意企业家委员会等平台主席单位作用,在全球举办61场对接会,吸引了来自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家企业参加,支持我国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资金链。

中行副行长林景臻表示,该行将继续围绕“互联网+外贸”,充分利用中银集团遍布海内外的服务网络,不断推动银行服务与跨境电商的深度融合,为跨境电商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以及推动我国外贸动力转换和稳中提质贡献“中行力量”。

作为中国唯一持续经营超过百年的银行,中行也是中国全球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

具体来看,该行机构遍及中国内地及57个国家和地区,业务覆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直接投资、证券、保险、基金、飞机租赁等领域,已经成为全球网络布局最广、综合服务水平最高的中资银行。

在11月5日下午的“全球电子商务高峰论坛”上,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回顾了中行107年的发展历程。他表示,中行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主动融入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大局。

一直以来,国际贸易金融都是中行的主流业务和优势品牌,也是中行区别于同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立足自身优势,中行积极助推人民币国际化,目前中行担任境外13个国家和地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占境外人民币清算行总数的近一半,跨境人民币清算量、结算量长期保持全球第一。

在开展“一带一路”金融服务创新方面,中行累计支持“一带一路”沿线重大项目超过600个,提供授信超过1400亿美元。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中行首批设立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分行,率先办理了新片区首批账户开立、人民币存贷款、贸易便利化结算、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等业务,并推动相关业务创新延伸至其它自贸区。

同时,中行还在同业中首发“长三角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等提供全方位支持。目前,中行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贷款余额约占境内贷款的60%。未来五年,中行在长三角区域新增投入信贷资源等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未来,中行将坚持担当我国企业和个人“走出去”的主要金融桥梁作用。

猜你喜欢

博会外贸金融服务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聚焦“丝博会”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阅读之美 摄于第29届书博会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直企首探进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