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史料知识

2019-09-10周正慧

南北桥 2019年1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周正慧

【摘    要】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其发展过程中有许多有趣的历史资料,而把史料知识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不仅仅对于学生们的历史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还能够让学生通过史料的学习明白很多道理,对他们的身心发育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史料知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1.194

历史的学习本来是可以很有趣的,但是在传统课堂中,老师一直在给学生们灌输历史知识和一些解题技巧,而且一直都是老师一个人掌控着课堂的进程和进度,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导致在课上学生很容易出现走神的现象,从而使得课堂效率不高。可以说,历史就是由史料的堆积和整理而形成的,把史料知识合理的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再合理不过了,而且能够通过史料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老师还可以在课上通过史料知识的讲解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当然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提高他们的历史水平,争取在考试中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史料知识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说,兴趣是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根本动力,当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了兴趣,即使在没有老师和家长监督的情况下,学生们也能够主动的进行学习,我们要知道学生主动学习和被迫学习取得的效果是有很大差距的。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穿插一些史料知识,比如说,在讲郑和下西洋这一节课时,老师可以给学生们描述一下郑和船队的庞大,以及郑和下西洋经过的沿线国家,讲解一下郑和都和这些国家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等等,用这些有趣的故事把学生的注意力抓住,然后再把学生们的注意力慢慢的转移到历史知识的学习上。新课改中提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与学生的地位要发生转变,学生要代替老师原有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要成为主体,老师则要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引导者。老师在给学生们布置作业时,可以让他们通过检索各种资料,找到与下一节课内容有关的史料知识,然后让学生们上讲台来给学生们进行讲解。如果可以,老师还可以让学生们来扮演一次老师,给学生们讲一节课,学生肯定会积极地进行备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就会加深对这一节课知识点的理解和印象,而且在学生们进行讲课的时候,还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勇气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的能力有一个综合性的提高。

(二)有助于学生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教师的任务就是教育学生,教育又分为教书和育人,教书平时老师们都能够做到这一点,但是育人往往会被老师忽略,而且历史老师会认为这是班主任要做的事情,与自己的关系不大。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老师可以让学生们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让他们学习做人的道理。比如说,在讲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因为闭关锁国,弱小无能而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在这里老师就要让学生们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真理;在讲到抗日战争的时候,老师要让学生们勿忘国耻,不能忘记革命先辈们的流血牺牲,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精神,更要让学生们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老师可以随时通过史料知识让学生们来明白一些道理,这样也能够充分地发挥史料知识的作用。

二、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史料知识

虽然有的老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已经运用了史料知识,但是他们觉得效果并不明显,这可能是他们在运用史料知识的时间和地点不正确,也或许是他们在史料知识的选择上有所欠缺,因此,我们要在历史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史料知识。

(一)尽可能确保史料知识运用的合理性

要确保史料知识应用的合理性,就需要老師对所要讲述的知识有一个深层次的探究和了解,挖掘出与之相关的史料知识,而且要选择出与讲述知识契合度最高的史料知识,确保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容易理解这些史料知识。比如说,老师要尽可能的选择一些有趣的历史小故事,或者是奇闻异事,尽量避免一些数据的罗列,因为学生们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对课本上的知识已经感到了枯燥乏味,对一些新的史料知识,他们还是会很感兴趣的。而老师也可以把史料知识的应用当作是对课本知识的一种补充和拓展。

(二)增加史料知识运用的生动性

史料知识的运用能否得到有效的结果,就在于老师在课上能否把这些史料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如果老师想要通过一些历史事件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这些历史事件就一定要反映出一些情感,老师在讲解这些的时候,让学生去感受这些蕴涵在历史事件中的情感,让学生去体会老师想要表达的意思。如果老师是想要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选择的历史史料就应是有趣好玩的,能够抓住学生们的好奇心,当然,老师在讲这些历史事件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不能用平淡的语言进行讲解,而是要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

(三)借助史料拓展学生的历史视角

在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有许多的历史问题都是需要我们进行评价的,有许多历史问题经历了很长时间,而且问题的真相也被时间的车轮所掩盖,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历史问题的评价,来培养学生们的思维,拓展学生的历史视角。如果学生想要对这个历史问题进行评价,就要对这一系列历史事件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如果对这些历史事件不熟悉的话,做出来的评价肯定是与事实相违背的。当然,学生在一开始的时候肯定是不知道如何进行评价的,这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参考一下其他人对这些问题的评价,当然还要让学生说一下其他人对这些问题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评价,依据又是什么,逐渐的学生就会学会如何评价历史问题。而且老师要教会学生们在评价问题的时候,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评价,比如说在评价隋朝时期挖掘的大运河的时候,它负面的影响就是运河的挖掘让皇帝花费了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皇帝也失去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但是他正面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它为以后很多朝代的内河运输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甚至现在还有不少的运河在被人们使用。

三、结束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史料知识的运用也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因为这样能够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范围,让学生们在课上更好地学习,培养学生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当然,老师在运用史料知识的时候,要尽可能地保证使用的合理性,增加史料知识的生动性,更好地让学生去接受实史料知识,达到帮助学生们提高历史水平的目的。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