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2019-09-10杜蓉

南北桥 2019年1期
关键词:良好思维习惯小学数学

杜蓉

【摘    要】数学是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这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好的思维习惯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助手。为了培養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小学数学老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从数学教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入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良好  思维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1.186

小学数学的教学对数学老师的要求非常高,因为它不仅要求数学老师把数学的知识教给学生,还要求老师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被看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如何能在把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培养相结合的情况下,帮助学生更全面地发展呢?这就要考验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引导了。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更广泛的发展。

一、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因为现在的学生接受教育都比较早,所以他们在早期的时候思想就被限制了。这对小学的数学老师来说,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现在小学数学的老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还要解除他们之前思想的禁锢,彻底解放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让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但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作为小学的数学老师,要想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那么我们就要彻底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入新的教学模式。不管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老师来说,这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需要经过深思熟虑。

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弱,想要改变他们的学习观念比较困难。有些学生可能不能一下就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这样就会导致他们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为了让学生都能够适应,小学的数学老师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慢慢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从灌输式的教学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既然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那么老师灌输的知识,反而会养成他们懒惰的习惯,不利于他们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所以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学会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由地探索。启发式教学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而它的重点应该放在引导方面。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数学老师不能只顾着自己讲,而不在意学生是否听得懂了。作为小学的数学老师,我们应该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让他们自由得发散自己的思维。而数学老师只在其中充当一个“方向标”,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不会迷失方向。虽然说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但是数学老师要确保学生思维发展的正确性。如果学生因为数学老师启发教学而学到了一些不好的思维习惯,那么可就得不偿失了。

二、强调数学步骤的重要性,养成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

在小学阶段的考试中,数学的得分不同于其他的人文学科。其他人文学科的考试在做题时,只要把答题的空位填满了就能得到分数。而数学的考试是需要看步骤的,结果写对了,但是步骤没有写对,那么这道题也不会得到分数。因为数学是属于科学类的学科,所以它是非常严谨的。作为小学数学的老师,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向学生们强调步骤的重要性。只有对待每个步骤都认真,才能保证步骤的严谨性,从而保证最后的结果是正确的。让学生对待步骤严谨,那自然也可以培养他们严谨的思维习惯。

在培养学生思维习惯的教学中,提到了“习惯”两个字,而习惯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在长期的教学中逐渐形成。而严谨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重点,但是让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习惯却是很困难的。因为小学生的思想是比较散漫的,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也就是说他们做数学题的时候,更容易因为粗心而产生错误。要想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那么就需要小学数学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给他们布置适当的家庭作业。并对这个作业认真的批改,指出学生在解题时出现的步骤错误。

学生是依据老师的行为来规范自己行为的。所以小学的数学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也要体现自己严谨的思想。就拿批改作业来说,很多小学的数学老师为了省事,就只看学生写的结果,只要结果对了那么过程就可以忽略。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让老师深入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还会让学生误认为自己做的都是对的,以后就会顺延着这个思路做下去。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就很难得到提升。如果数学老师对数学的教学都不严谨的话,又怎么要求学生提高自己思维的严谨性呢?

三、对学生采用引导式教学,消除学习中的畏难思维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最难培养的就是学生的思维习惯了。现在的家长都非常注意孩子的教学,所以学生在上小学的同时,也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和补习班。很多家长都会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给他们报奥数班,帮助开发学生的智力。但是他们却没有考虑到学生同时接受了这么多老师的教学方式,那么他们数学的思维都非常混乱,不知道到底建立什么样的数学思想才是正确的。在这样环境下学习的学生,可能会采用其他老师讲课的思维来理解小学数学老师讲授的内容,就容易跟不上小学数学正确的教学。

如果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教学,那么他们就会觉得数学的学习越来越难。久而久之就产生了畏难的情绪,对小学数学的学习自然也没有什么兴趣了。作为小学的数学老师,在遇到这样教学困境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思维,并把它延伸培养成习惯。同时我们也要在课堂教学的时候,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消除畏难的思维。其实小学数学的学习并没有这么困难,只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理性思维,一时间很难建立数学的思想,自然也难以理解小学数学中的知识。

虽然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这并不适用于所有的阶段教学。小学生的自制力是比较差的,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时,还是需要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例如在刚刚接触单位换算的时候,这种量化的思维还没有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作为小学的数学老师,我们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事物,给学生们做出引导。在老师做了示范之后,学生就会积极地寻找生活中和数学知识相关的东西,自然也达到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时代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小学的数学老师,我们一定要发挥出自己在教学教学中起到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并把它发展成习惯。

猜你喜欢

良好思维习惯小学数学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积极的思想引导在形成良好班级氛围中的重要作用
浅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