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初中语文情感教学

2019-09-10赵国梅

南北桥 2019年1期
关键词:情感教学开展策略初中语文

赵国梅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习作为学生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起很大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也成为教师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本文就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初中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展开深入研究,希望能为初中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情感教学  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1.172

情感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情感认识的重要阶段,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就要充分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要通过情感教育来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而真正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

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一直以来在课堂上形成了“唯我独尊”的习惯,让初中生在课堂中形成了胆小、恐惧等情绪,即使有学习上的难题和意见也不敢跟语文教师讲。要想改变语文课堂的尴尬处境,就要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角色,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参与到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与他们成为好朋友,逐步建立起公平、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初中生敢于发表意见,敢于回答问题。在语文课堂渗透情感教育还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微笑教学,用自己的魅力感染学生。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初中生犯的错误,用幽默风趣的語言纠正学生的错误,避免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语文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教师必须要付出真心,才能够换来学生的真心,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互动,多站在初中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二、创设教学情境

语文教学是借助文字向学生传递情感的。但显然,单一的呈现文字显得过于苍白,对于一些学生们本就没有经历过的体验,更是难以借助文章来激起他们的共鸣。那么,教师就需要想方设法的将文本转化成为真实的情境,带给学生更深刻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的情感自然而然的迸发出来。

例如,在教学《春》这篇散文时,我准备了很多的图片,并利用多媒体进行了展示。然后,我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学过的关于春的诗词。由于学生都对春天比较喜欢,因此很多学生都说出了关于春的诗词。随后,我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去感触“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种种状态都饱含着浓浓的春意,让人觉得到好像阳光洒在身上,风儿轻轻吹过的感觉,柔柔的,暖暖的,甜甜的,香香的,淡淡的体验就在心中弥漫。这时学生都动了情,生出了很多的感受。最后我总结说:“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是充满希望的时刻,是青少年正在蓬勃成长的黄金时间。因此,我们是不是应珍惜这段美好的时光,播下希望的种子,去迎接明天的收获呢?”这堂课让学生感触颇深,他们都纷纷表示自己会珍惜此刻的光阴,努力学习,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三、丰富课堂情感表现形式

在初中教育中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设备能够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了丰富情感教育的表现形式,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体验式教学以及微课等,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借助多媒体再现课文的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激发其想象力与创造力,获得情感共鸣。比如在进行《孔乙己》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孔乙己》这部电影,学生在课前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再进行影片的观看,教材中描述的孔乙己的外貌、语言及动作表现等文字通过影片呈现出来,加深学生对孔乙己性格特征的理解。一个科举失败以读书人自居,生活窘迫爱面子却总被人嘲讽,虽迂腐可笑但又本性善良的没落读书人的形象真切的刻画在学生的头脑中。通过上述情感教育形式,学生在今后语文学习中能够更有效的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及文章的情感表达,提升其自身的情感领悟能力。

四、注重情感实践

在新课改要求下,语文教学需要优化传统的听、说、读、写以及考试的教学模式。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精挑细选的精华,听、说、读、写这种方式教学是有效果的,但是语文的感悟并不是仅限于听说读写,还需要教师优化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去探究出更高效的促进语文学习的方法。学生能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升华情感,陶冶情操,达到更好地感悟作者情感的目的。然而,不同的学生对语文教材中的情感感悟是不同的,差距甚大,这种差距需要在课程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来缩小差距,共同促进情感的感悟。而且由于学生的居住环境、出生的家庭背景、独有的情感经历以及社会阅历都是大相径庭,对语文教材中情感领悟必然也是不同的,这也需要教师悉心教导、耐心引导,让学生分享自己感悟成果,促进学生共同进步。除此之外,语文教学中还需要注重情感实践,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细心观察相关的事物,增加生活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真实情感,而这类获取知识的方式比课堂获得更有益处。

五、通过爱心倾注的方式进行情感的传播

在初中教学中开设语文课程的主要目的并不仅仅是进行文化传播,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播,并对其表达能力进行锻炼,还有一项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语言表达以及识文断字等方式来有效地向学生表达相应的文化内涵,并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的情感素养得到有效提升。所以,在进行知识的教学时,应该和学生合理地进行情感互动工作,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互动的时候,初中语文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引导。另外教师还应该和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学生做朋友,和谐地与学生进行相处,进而提升自身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的情感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六、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所以教师要在具体实践中积极寻求丰富的情感体验,把情感教育贯穿于初中语文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培养学生的情感。

参考文献

[1]许卫星.刍议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渗透策略[J].考试周刊,2018(2):62-62.

[2]牟国栋.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华夏教师,2018(5).

猜你喜欢

情感教学开展策略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研究
激发情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