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革新

2019-09-10邢俊

南北桥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新时代

邢俊

【摘    要】自经济全球化以来,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科学技术蓬勃发展,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而高中作为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性阶段,这就必须要求老师认清目前的新形势,了解新时代的信息需求,与时俱进、适时调整教学方法,真正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实用能力。

【关键词】新时代  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调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1.149

步入新时代,信息技术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新课标明确指出信息技术教学要将理论学习跟实践应用两手抓,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内容,培养具有高信息素养的人才。但是,现阶段高中信息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弊端,这就要求老师要调整教学方法,迎合新时代要求。

一、简析教学现状

高中是个学习时间紧、任务繁重的阶段。大多数教学时间都安排在了主科学习中,因此给予学习信息技术的时间少之又少。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过于刻板,使得学生的操作能力依旧维持在低层次阶段,根本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于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亟待改变。

二、教学对策革新

(一)优化课程内容,满足多样化需求

新课标要求课程结构由原来的必修和选修两类课程改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在过去教学过程中,教材内容比较贫乏,必修内容还是局限于WPS的基本操作,并没有体现出作为高中阶段教学应有的难度。学生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性普遍较高,过于简单、乏味的内容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积极性,而且对以后接受此类专业高等教育的学生也无益。因此老师要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充实学生的知识补给,满足多样化需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对教材中部分实用内容进行深层次延伸,肯定会有学生对此有所需要。

(二)强调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新课标指出在信息教学中要强调以学习为中心的教与学的关系,在问题解决中提升学生信息素养。高中学习压力大、任务重,不少学生都把计算机课当成了娱乐课,利用上课时间玩游戏、追剧的现象屡见不鲜。适当的放松可以理解,过度的放纵就说不过去了。因此,老师一定要强调并落实本门课程的中心任务,上课期间对学生用机状况实时监控,督促学生认真听课;不要一节课几十分钟都在讲台上讲课,要不定时地下来走走转转,不要让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变了性质。除此之外,老师还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鼓励学生养成合作、协商的意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升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像是分组讨论问题,可以将课本上易错的操作题拿出来,让学生就近分组讨论。在进行过程中,学生可以亲手操作试验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当然同学们之间也可以交流知识,从而切实解决某些同学对课本理论知识不太懂的问题。这样,学习的氛围就一定会浓重起来。只要有了端正的学习态度与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的课堂效率肯定会提高,理论实践知识也会掌握地更加牢固。

(三)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评价体系

最新信息技术大纲中说明该课程评价要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分级体系为依据,注重情境中评价和整体性评价,评价方式应促进基于项目的学习。在过去课程评价中,大都采用“一考定终身”的理念,将期末考试作为考核标准。这往往使得学生养成考前突击的心理,反而平时的课堂表现并不重视,甚至简单的课堂出勤也不放在心上。因此说,老师必须要采用多元化评价考核体系,将分数考核的形式细化。比如说,在课堂上给出一些操作题或者答疑题(当然,此类题目不应难度过大),采用自愿或抽取学号的方法,给予学生一定的“附加分”。这样一来,不但能够检验老师的教学成果,夯实课堂所学。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活跃了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及时地回神,让他们真正学到信息技术知识。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学生期末复习的压力,将更多的学习时间放在主科复习上;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信息素养。

(四)注入时代气息,联系实际问题

学习信息技术,归根到底,还是要服务于现实生活。新课标中也提到教学中老师要将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相结合,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不难发现,教材内容大多都是固定的,很长时间才会得以更新。除此之外,内容涉及的知识点过于系统化,而且很多现实情况都没有考虑到。而现实生活也是不断发展的,两者往往因此形成错位。如此一来,教材所学对现实问题解决的用处微乎其微。因此,老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善于利用现世的资源,密切关注实际生活。比如,老师搜集一下中国近几年来经济发展的大数据,让学生用Excel来汇总、分析数据,以此让学生体会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学会分析问题,形成多元理解能力。教材上学的内容,最终还是要去解决实际问题。老师在教课过程中,要时不时地将生活中的问题带入到课堂,帮助学生了解概念、理解原理。

(五)重塑教学形式,自主探究学习

在课程大纲中,要以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养成为目标,重构教学组织形式,凸现学生学习探究性。换句话说,老师要重新定义自己的身份,本着“学主教从”的理念,让学生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老师成为过程中的引领者。在过去教学中,还是老师在上边讲、学生在下边听,这样学生很容易走神,不能真正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针对高中阶段的特点,老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分组讲解章节内容,要求他们事先预习好要讲的内容,自己找出认为的重点跟要点。高中课余时间固然紧张,但只要分好工,肯定不会对其他学科有所占用。然后在课前十分钟让学生们进行成果汇报。老师只需做好引领的角色就可以,在旁及时的纠正错误、遇到复杂的信息概念给予点拨。最后,老师要对学生的展示给予及时的嘉奖或委婉地指正,鼓励学生。这样既能够让学生熟悉课堂知识,也可以让他们体会自主探究的过程,更好地分工合作。这样的话,教学形式得以更新,同时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探究性跟主动性,信息教学就一定会得心应手。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容易上手的学科,很多学生对它都很感兴趣,但是正是基于这种熟悉,反而对它的学习只是浮于表面,缺乏深层次的探究,因而维持在较低的能力阶段,不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随着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这就更需要老师适时调整教学对策、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時学生更要扎实掌握精密的信息处理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只要老师跟学生共同努力,学生的信息水平肯定会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新时代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