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分层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

2019-09-10朱明军

南北桥 2019年1期

朱明军

【摘    要】初中数学的教学,不再是小学阶段的只以基础教学为主,但也没有高中数学的难度和要求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科教学策略就需要顺应学生的学习形势。只有结合不同的教学需求点,初中数学的教学策略才能收获更高的效益。该篇文章将据此探讨分层式教学法。

【关键词】内容分层  能力分层  目标分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1.135

本篇文章主要探析在初中数学分层式教学法中的三个要点。对该门学科的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式教学,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结合不同的课堂模式,教学工具以及教学思路等等。对初中生的数学学科学习能力进行分层,能尽量让每一个学生的潜力都得到最好的拓展和发掘。而对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是为了给学科教师一个更为清晰准确的教学方向,例如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尽相同,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学科学习目标也不尽相同。

一、内容分层

对初中数学的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分层,主要体现了学科教师对学科内容和多种教学策略的掌握程度。学科内容的分层能让教师的教学课堂更有条理也更严谨。更重要的是,在学科内容分层教学的引导下,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听课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学科教师教学步伐以及数学学习思维混乱,惧怕数学学科学习等一系列问題都会得到良好的改善和解决。所以在探讨分层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时,对具体学科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就显得尤为关键。例如在进行几何板块的教学时,一定会涉及到对几何板块的认识教学和几何问题运用教学。这两部分看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进行具体教学时,教学方法却有很大的差异。学科教师在教授学生基础几何知识时,如果有提及几何问题的综合运用和解法,就会把一堂简单的几何教学课堂变得复杂又困难,并且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教学步骤。对学生的教学,尤其是数学学科的教学,教师应该循序渐进的推进教学进程,而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对教学内容分层,就能很好的避免这一问题。

在涉及到计算教学时,不同的计算侧重点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策略来应对。简单的计算基础教学,学科教师可以利用兴趣引导法,让学生都对计算板块的学习产生兴趣和动力,并不断积累信心。较为复杂的计算综合应用教学,教师就不能只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仅凭兴趣,学生是无法学好这一板块的。这时学科教师可以采纳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演示幻灯片集,播放题目分析动画,以及分享专题教学视频等等。

在初中阶段的后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科实力,教师的必要教学内容也已经基本都涉及到了。这时再进行学科内容教学,教师就不必再对每一个知识点都逐一讲解,最重要的还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科内容教学。

以上几个范例,都很好的表明,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就要有不同的教学思路去应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其意义和价值就在这里体现了。

二、能力分层

初中阶段的学生,介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无论从能力、智力,还是心理素质方面来讲,都是这样。所以在面对这一学生群体的教学时,尤其是数学学科的教学,是极其考验教师的能力和态度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各有差异,教师的教学思路和策略就需要有所变通。利用分层式教学法,对学生群体进行能力分层,再给出不同的教学方针。学科教师就能达到较好的数学学科教学目的。

例如,学生的记忆能力需要分层,部分学生的记忆能力较为突出,能很快、很准确地记住教师布置要求记忆的内容。针对这一部分学生,教师要给予鼓励和支持,不能打击他们的信心。更要让他们利用这一优势拓展自身的学科实力。在巩固他们记忆效果的同时,教师还要着重提升他们对学科知识的利用能力。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实力。

而还有部分学生,由于前一学习阶段的基础不扎实,或者其他的原因,导致记忆能力比较差。对这一部分学生的教学,教师要先从他们的学习心态入手,端正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态度,既不能惧怕更不能轻视。与前一种学生的教学关注点有所不同,针对这一部分学生,教师更需要引导他们学会更为有效的记忆方法。而不只是记忆能力,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学生所涉及的能力还有许多种,像是理解能力,运用能力,以及领悟能力等等。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殊性,该门学科的学习有很高的要求和目标,所以学科教师要致力于拓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利用分层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能力分层,对学科教师而言,应该是达到这一教学目标的最佳选择。

三、目标分层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计划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以及对学生能力进行分层,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但对于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也需要得到分层处理,再施以恰当的教学策略。例如在初中数学教学阶段初期,也就是初中一年级,教师的首要任务仍然应该是巩固学生的学科基础,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在这一阶段,教师的学科教学目标应该是衔接小学和初中的学科基础实力,包括学科学习内容、兴趣和能力等。

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对数学学科进行了长达六年的学习,对这一门学科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在初中一年级,教师应该对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和拓展。还应该引导他们对接下来的学科学习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要明白学习难度,也要对自己有更大的信心。到了初中学习阶段中期,初中二年级,教师的教学目标就要有所提升,对学生的要求也应该更高。学生不仅要具有较强的学科学习能力,对该门学科的掌握和认知也应更上一层楼。所以在这一时期,基于以上几点教学目标,学科教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争取解决他们在学科学习中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同时也要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关系,不仅能较好地改善数学学科的课堂学习氛围,更能大大地增强教师的教学效率。

在初中数学学习的后期,也就是初中三年级,学生和教师的学科目标变得空前的一致,那就是初中升学考试。初中升学考试是对学生初中三年数学学习成效和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测。教师和学生都要紧紧的围绕这一目标展开行动。但同时学科教师还要着眼于学生长远的学科发展,发展他们多方面的实力。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科教学,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科学习表现力都需要教师关注和重视。采用分层式教学法,教学内容得到了细化,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科目标也更为清晰明确,是一举多得的良好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