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2019-09-10黄霞

南北桥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教学质量小学语文

黄霞

【摘    要】新课标改革下,小学语文正处于热火朝天的改革之中。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留出一定的空白,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植活学生的言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质量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1.056

站在神圣的净土之上,小学语文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恩泽,沐浴知识的灵光,还要让学生享受到智慧的圣水,具备驾驭知识的能力,有独立的思想,具备多元文化的开放性。然而,当下的语文教学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难以改善的现状,这些弊病就像肉中刺,深深刺痛着当代的语文教学。本文将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和探索。

一、留出一定的空白,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

留白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给予了学生大胆想象的空间,回味作品的原始动力,质疑书本、教师的机会。这种补白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高度的創新思维,富有趣味的多元化个性。然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最缺乏的便是留白能力。因为,他们害怕学生不能独立解决问题,过度低估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课堂上他们倾尽全力讲解百分之一百的内容。毫无疑问,名义上他们是全心全意的好教师,但是他们的力气用错了方向。他们用自己的努力感动着自己,用一切都是为学生好的口号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创造能力、怀疑能力。可怕的是,学生从小学开始便形成了知识需要教师输出才能习得,“教师没教”促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奴隶。可见,不留余地传授知识的教师不一定是一名成功的教师。教师必须学会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去独自探索、独自探讨、独自研究,当然,小学阶段,学生需要依赖教师,但是完全的依赖可能导致学生自学能力的丧失。

小学阶段的留白教学需要一定的手段,在不加铺垫的情况下让学生独自探索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教师可以输出一定比例的知识和内容,剩下的一定比例让学生独自探索,而最终剩下的一定比例作为知识升华部分。比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童话故事的写作时,教师先做了一定的铺垫(关于狼与猎人之间的故事),然后设置了一个悬念,让学生们自行发挥想象,掉进猎人陷阱的狼最终会有什么样的结局。一些学生主张暴力解决,认为狼应该被猎人处死;一些学生则采用温和的策略,认为狼应该被送进自然保护区;甚至有学生认为猎人可以和狼成为朋友。显然,教师留白的部分是童话的主题部分,教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促成了学生运用自己的认知去思考,调动了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留白是教师教学的诱饵,它能够激发学生调动自己的思维,让学生成为知识的驾驭者。

二、植活学生的言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人类传递思想、言说欲求、彰显个性的重要途径,古今多少人文骚客用自己的笔墨书写了对人类本性的探求,对内在精神的需求,对自我实现的终极关怀。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主要存在两类弊病,一是言语的拖沓,逻辑混乱;二是思维的体现度不高,缺乏一定价值和一定高度的主题表达。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操纵学生作文言语、思维方式的无形之手是学生言说的根本欲望,通过激发学生言说的欲望才能唤醒学生沉睡的语言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学生的领悟能力成为教师在作文课堂中最主要的任务。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探讨一些热点新闻、热点事实以及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来帮助学生提高诉说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另外,为了改变学生拖沓的言语,教师可以进行短小精悍的锻炼训练。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描写花朵盛开的过程。语言是写作最主要的工具,要让言语变得生动、活泼、有灵气必须通过一定的积累和练习,这自然离不开读书。最上等的作品不是辞藻的堆砌、文章技巧的运用以及手法的推理,最重要的是情感的流露、思想的高尚以及打动读者的语言氛围。而要写出这样的佳作,离不开观察、离不开对生活的体验,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留意对生活的观察和对生活的体验。很多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总是不知道应该写点什么,那是因为他们缺乏对平常生活的记录。所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一些日记或者随笔,让他们记录下自己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并且写下他们的感想,以便为将来的写作积累一定的素材。好作文是打磨出来的,它是用言语包裹的思想,是逻辑装点的情感价值,是读书积累的沉淀。在作文教学中,最为主要的还是激发学生的诉说欲望,鼓励学生多练习,把写作当作生活的一种记录方式。

三、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个性化阅读是当代教学中更为人性化的阅读方式,它旨在让学生享受阅读、体会阅读、沉浸阅读,它是一种更为高远的读书教育。在当代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阅读教学往往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阅读的兴趣,特别是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在价值观上会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个性化阅读是针对于当前标准化阅读而提出的驳论,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知识深度对待书籍的领悟能力是不同的,而当前的教育往往将其模式化和标准化。面对个性化阅读,教师首先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分析自己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知识背景、实际情况、认知结构,从而开展个性化阅读。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其次,个性化阅读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即能够从作者输出的文字中感受到其想要表达的思想,并且转化为自己的言语。个性化阅读离不开对学生言说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学生阅读和言说能力的双重培养,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表达和理解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个性化阅读中,难免会出现学生误读的现象。误读分为正误和反误,正误是指学生理解的内容有其道理可寻,是学生多角度思考的结果,但是却违背了主流理解。反误是指学生理解的内容、思想等方面出现严重的偏差和错误。面对正误教师应该对学生给予高度的鼓励,而对于反误则应该进行合理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走出误区。

新课标改革下,语文教学百花齐放,教师们各出奇招,他们勇于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书写着自己对教育的独特见解,用灵动的文字宣泄对教育的看法,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创新出符合社会发展、人文教育的新教学理念。从而推动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为当代的新生代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点亮他们闪亮的人生!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教学质量小学语文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