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2019-09-10曹茵

南北桥 2019年1期
关键词:生本理念教学研究小学语文

曹茵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在本文之中,主要围绕以生为本,构建灵动的小学语文课堂为主要话题进行研究和讨论,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本理念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1.009

小学语文是小学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对学生最基础的一门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各个教学领域都在积极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要求,重视对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实现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应用生本教学理念,建设语文生本课堂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措施,實现对学生的素质能力的培养。

一、灵活的教学方式

为贯彻生本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教师则应当通过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而这也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做好充足准备,利用文献资料、互联网、影视等渠道去收集信息,并且组织开展辩论赛、演讲赛等活动,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充满兴趣,发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打造高效课堂。

比如,在讲解《落花生》相关教学内容时,教师便可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开展辩论比赛,正方观点为“做一个花生一样的人”,反方观点则为“做一个石榴、苹果一样的人”,通过正反双方的辩论,课堂教学氛围在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下更显活跃,小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理解,用自己的言语表达观点,展示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与感悟,一个个在回答与提问中飞速转动大脑,不仅能够深刻对教材的理解,语言口头表达能力也得以提升,创造性思维得以有效培养。之后,教师还可逐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通过花生的精神联想到我们可爱的边疆战士、航天飞船研制科学家等人物,让学生领悟到做人就应该向花生一样,不肆意夸耀自身功劳,为人要谦虚、脚踏实地。由此可见,在灵活的教学方式应用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提升,便会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自主学习知识,这与生本教育理念高度契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全面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因材施教与课程标准要求相结合

小学语文学科有它自身的特殊性,这也影响小学语文老师对课程标准的把握。课堂教学有它特定的模式,即使是“生本教育”也有课教学模式的“框架”。课程标准是一把尺子,小学老师要想把语文课上得有趣又让学生习得知识,就得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程标准所允许的最大范围内给予学生自主权。语文老师应该让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实际情况尽可能符合,并且能根据实际的语文教学情况适时调整,进而使教学最大限度的面向全体学生。

另外,学生的实际情况,小学老师也应有了解,以便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得出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因材施教,使教学能够尽可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长处,避开他们的短处,激发学习的热情,逐渐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题

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从多角度分析问题也是实现“授人以渔”的重要措施之一,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于语文课本知识的理解程度得以加深,使他们对课堂上教师所传授的语文知识加以更加牢固的掌握,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被尊重,可以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保证他们的自主权,使他们的内在潜力得到激发。当学生敢于质疑,并提出自己的看法的时候,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否则会抑制学生积极思考的主动性,且不利于学生积极思维。而是应当肯定学生敢于质疑、敢于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行为,并鼓励其他同学向其学习,以增强他们勇于质疑的积极性。古语有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当一个人学会质疑、勇于质疑时,预示着这个人正在开始探求新知,正在走进创新的“大门”。因此,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鼓励学生质疑、从多角度分析问题,鼓励学生既可以质疑老师、同学,还可以质疑课本上所谓的“权威”答案,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在自主思考、主动探究中获得语文知识、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能力,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是“生本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并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措施。传统的教育理念往往只注重理论内容的学习,而忽视了对于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引用与培养。开展并丰富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的转换,更是对课本内容的延伸、课外素材的积累,对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具有重要作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理论内容固然重要。但是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教师可以在教学之余开展一些实践教学活动,例如举办读书交流会、到郊外春游等方式,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更是可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多方位、全方面的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

综上所述,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背景下,学校教育也不应该仅仅要求学生简单的掌握知识,而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这也意味着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进行改革与创新。而生本教育理念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并且还能极大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郭晓燕.小学语文课堂“生本”理念[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S1).

[2]赵凯.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10).

猜你喜欢

生本理念教学研究小学语文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