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翻转课堂模式探索

2019-09-10田鹤

南北桥 2019年7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翻转课堂

田鹤

【摘    要】在教育部促進中小学加强德育教育工作改革的进程下,《道德与法治》是学生德育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如何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正面临的问题。在此,本文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作为探讨方向展开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探索。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翻转课堂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7.204

道德与法治是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是学生学习树立正确道德观念和建立法治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由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涉及知识面广,信息丰富,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所以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较为轻松地掌握相关德育法治教学内容。翻转课堂便是非常适合当前现状的教学模式,学生利用网络查阅与课程相关资料和借阅教辅资料来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将知识点应用到教学当中,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把握,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教师德育工作的认同感。

一、运用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目前一些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的地区已经将详细的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到了教学计划中,学校准备通过德育和法治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认识,同时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学习。《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德育教学课程,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难免被一些传统观念所阻碍,在教育部门重视德育工作的同时,作为一线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应该改变传统观念,正视德育教学工作,将不断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成果作为目的,提升学生对德育教学的认识,让学生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切合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需求,道德与法治教师急需要一种能够体现德育法治教育理念的一种教学方式。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学生自学并向教师和同学讲授《道德与法治》课程,讲解教学知识点,分析教学案例的方式方法,充分地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翻转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还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彼此学习,让学生能够心平气和地和教师探讨问题,其是一种非常适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翻转课堂体现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理念

翻转课堂是一种切合时代特色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在于实践教学,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达到教化学生,让学生能够将道德与法治的观念内化于心,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教师组织实践活动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根本道路,教材上的知识点能够让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而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从实践过程中得到真切的体验,收获到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深刻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一门理论较为丰富的课程,教学内容应该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师除了课上讲授知识点,还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翻转课堂。在翻转课堂上,学生作为主讲人,难免遇到一些问题,学生在正式讲授课程之前应当积极和教师沟通,教师也要及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这个准备过程中,学生自然会主动思考,将课本知识内化于心,从而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翻转课堂体现了以学生为教育中心的思想

对于德育教育工作来说,学生才是德育教育工作的中心,教师要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与理念。教师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引导者,应当以学生的具体情况作为根据,针对学生的能力差距和性格差异为学生们制定切合班级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设计翻转课堂,使学生们可以参与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道德与法治教学来体会到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让《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教育观念深入人心,从而让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成为学生的人生准则。翻转课堂的推行让学生有了自主学习、深入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机会,学生们在课前积极准备,在课上与同学相互交流、与教师相互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三)翻转课堂有利于强化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

当今,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部分学生道德观念不正确,缺乏法律意识,对于一线德育教育工作者来说,教师应当在教育过程中以实际犯罪案例中着手,为学生普及法律常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对于不同的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个人对于德育教育的需求程度不尽相同,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教师准备实际案例,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教师便可以通过听取不同学生的观点有针对性地展开更加适合班集体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从而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根本教学目的。

二、翻转课堂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优化

(一)教学方式的改变

传统教学方式通常是教师为学生阐述知识点,然后以课后作业的形式促使学生巩固课程内容。而翻转课堂则不然,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前自行准备课程相关内容,一定程度地了解课程内容,再通过展示、讨论、分享的形式在课堂上与教师或者同学进行交流,达到内化于心的目的,从而充分理解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方式看似合理,实则不然,学生的学习情况较差,课后作业也是敷衍了事,学生难以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要求,而翻转课堂能够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便充分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观念和意义。

(二)教学角色的转变

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将学生和教师的位置转变,教师在翻转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需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并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问题,并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道德和法律观念。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达到让学生“愿意学”、“喜欢学”的成效。

三、结束语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教育需求了,如今道德与法治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再加之课程知识点繁杂,学生们难以充分理解内化。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翻转课堂实在地解决了学生的学习难题,让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大大提高,从课上讲解到课上探讨的转变,让学生完成了内化《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过程,完成了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保证了教学保质保量的完成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翻转课堂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