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2019-09-10张晓艳

南北桥 2019年7期
关键词:数学日记学科素养导学案

张晓艳

【摘    要】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主题是实现有效教学提高课堂质量。实现有效教学提高课堂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巧用数学思维导图、巧编数学导学案和巧写数学日记,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三个小妙招。

【关键词】学科素养  思维导图  导学案  数学日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7.181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主题是什么?是实现有效教学提高课堂质量!实现有效教学提高课堂质量的重要举措是什么?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巧用数学思维导图、巧编数学导学案和巧写数学日记,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三个小妙招。

一、巧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发散性思考具体化的思维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学习质量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要巧妙地诱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为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和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课标强调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对数学整体的认识,使学生体会知识体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一个单元的知识具有容量大密度高的特点,学完一个单元,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比较杂乱。制作思维导图能完整地梳理单元知识,归类整理,查漏补缺,提升学习效果,实现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

思维导图的创作灵活,充分体现思维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特征,有利于张扬个性。同一个单元知识,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不同,制作的思维导图也有差异。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初始阶段,最好小组合作,先各人整理知识点,再合并讨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重组成一个思维导图。时机成熟,便可引导学生独自制作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产生是学生数学知识、数学思想与学习方法的真实体现。学生创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团队精神和数学素养得以培养和发展!

二、巧编导学案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好习惯,益终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导学案便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良策。导学案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根本目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提炼知识、掌握归纳知识、巩固应用知识,形成系统知识的新型模式。导学案作为课堂教学的载体,其根本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导学案体现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开放,它以学生为中心,重在学,强调“先学后教”,侧重“会学”,它的着眼点在于开启学生智慧,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优秀的导学案,是实现有效教学提高课堂质量的金钥匙。教师要善于从知识体系出发,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有利于开启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导学案。导学案的设计要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学生能真正从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应用能力。

《比例的应用》导学案

(一)学习了《比例的认识》,你有哪些收获呢?请列举出来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请举几个生活中“物物交换”的例子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請根据课前预习情况,用多种方法解决下面“物物交换”的数学问题

4个鸡蛋换10个桔子,奇思拿18个鸡蛋可以换多少个桔子呢?

(四)我会填空

1.求比例中的(     )的过程,叫做解比例。因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所以含有未知数的比例也是一种(     ),解比例其实也是解(     )。

2.解比例的根据是(                      )。

3.解比例的两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            )。

第二步:按照解(     )的方法求出比例中的(     )。

(五)我会判断

⑴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两个内项也一定互为倒数。(   )

⑵如果7A=9C,那么A:C=7:9。(    )

⑶4:6和0.8:2能组成比例,5:6和6:5也能组成比例。(    )

⑷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只能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

⑸A是B的75%,则A:B=3:4。(    )

(六)学习报告单

导学案的引领,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思路更清晰,学习方法更科学有效。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课堂展示的学习方式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和数学意味。学生探究导学案的过程,学科素养油然发展。

三、巧写数学日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数学课程基本的出发点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地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贯彻落实课标精神?指导学生撰写数学日记是行之有效的良策。数学日记是沟通数学与生活的桥梁,是促进思维条理化的途径,它引导学生把生活实际与数学教学沟通起来,使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学生撰写数学日记的过程就是发展学科素养的过程。

数学日记渗透于数学学习的各个方面,给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留下美好的足迹。数学日记,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发展数学抽象和直观想象的素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想分析世界,发展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的素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发展数学建模和数据分析的素养。

“巧用思维导图、巧编导学案和巧写数学日记”三个小妙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猜你喜欢

数学日记学科素养导学案
反思性数学日记在纠正高中生数学解题错误中的作用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