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2019-09-10刘霞

南北桥 2019年7期
关键词:模式探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刘霞

【摘    要】对于高中阶段的教学来说,我们除了最基本的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之外,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为学生以后更高阶段的学习做好前期准备。所以,本文中我就以高中数学为例,谈谈如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达到以上教学目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7.144

作为教师,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能够明显的感受到两个教学事实:一方面,从单个学科来看,不同的教学阶段,随着学生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学习能力的不同,相同的学科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范围和深度都会产生一定的质变。而另一方面,从整体学科教学来看,不同阶段的知识教学我们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不同,对于学生知识学习能力的要求不同,对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所具备的素养要求也有差异。所以就以本文中我们所探究的高中数学这门学科来说,数学是数理化等客观性学科的代表,数学知识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学习其他客观性学科知识的基础,其所涉及的数字计算、问题推理等也就要求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但从实际的教学阶段来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涉及的知识内容较为基础,更是在学生学科素养培育方面,注重基础的计算能力和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启发,在学生个人能力培养方面,注重启蒙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培养基础的自主学习习惯,总体来看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相对重要的引导和教导作用。但进入高中阶段后,素质教育新课标下教学大纲明确要求,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尤其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在不同阶段所设定的学科教学目标要有所调整,在教学模式的设定方面也要有程度上的差异,从而做到最大限度的契合教学实际。

在我看来,高中阶段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任的角色更加偏向于引导者和补充者。就以高中数学学科为例,其知识教学的过程就是不断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找到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培养起适合他们自身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并在课堂教学互动中针对学生缺失的知识点、思维上的漏洞进行补全。从而让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学科思维体系,具备较强的知识自学能力、反思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那么本文中我就立足于高中数学教师的立场,从教学的方面来谈谈当前素质教育所提出的几类教学模式,并在实践应用过程中谈谈我的看法和建议。

一、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主动性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和学生的互动能够明显的感受到学生在课堂听讲方面的思维惰性。本身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大,日常学习中学科之间接连不断的思维转换不可避免地会让学生感受到思维上的疲惫性,进而逐步消磨掉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但对于数学学科来说,需要学生通过既定的公式和定理,多方位思考、多方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必须要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具备活跃的思维。那么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知识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呢?我认为启发式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提高学生互动的积极性。

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发问,将思考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所以我在备课过程中,会针对教学内容尽可能多的设置问题,并针对性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一定范围内控制问题的难度。在课堂新知识讲解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跟上讲课的进度,保持教与学思维进度的一致性,让学生始终处于“思考”的状态。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在问题启发方面要做到有秩序且循序渐进,避免思维上的跳跃性。对于高中生来说,虽然学习能力增强,但同样数学知识难度也相对增加,这就导致在听新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问题。所以教师讲新课要选择最基础的例题,将知识点最直观的呈现,并且在问题设置方面要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思维的层层推进,逐步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二、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技巧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通过课堂探究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其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给予学生思维上最大的自由。因为对于高中生来说,基础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具备,所以在探究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学生能力进行相对平均的分组,然后根据各组学生的综合能力给出探究主题,然后教师减少参与,从而给学生讨论探究的最大自由和自主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互动积极性,并通过团队协作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和能力。

其次,在探究式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做到“慧眼识人”。所谓分组探究,最终要的两点是小组内部的合作与相互激励,小组间的相互竞争。所以在分组过程中我們要结合学生的优缺点进行学生能力的搭配,实现小组内部的良性合作,互帮互助,同时在小组间营造一定的竞争氛围。

三、导学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及提升的能力

对于高中生来说,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时间学习是不够的,所以,课下的复习和自测是学生持续性提升的途径。在课下我们可以通过导学式教学,引导学生养成自我反思及提升的习惯。

首先,通过导学式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提前进行新知识的预习。我会在导学案中列出下节课课堂要讲的知识范围,然后结合知识点列出几条基础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预习过程中进行思考,然后自我检测,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所了解,同时明确自身在此部分知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有目的的听课奠定基础。

其次,导学式教学模式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对高中生来说,在当天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明确的感受到自身存在哪方面的不足,导学案中我会制定一部分针对知识重点的巩固题,学生可以进一步实现知识巩固,并以此为契机进行当前新知识学习成果的归纳和问题总结,进而做到有重点的突破。

总之,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以人为本等教育理念所衍生出的基础教育模式众多,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有创新也有淘汰,留存下来的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模式都一定程度上契合大多数学科的教学实践。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结合教学实际,结合学科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和改革,从而实现其最高效的利用效果,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模式探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