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中段语文小组作业“接力赛”的研究

2019-09-10丁歌

南北桥 2019年7期
关键词:接力赛

丁歌

【摘    要】教育家斯米尔诺夫将学生的独立作业视为教学研究的六大主要内容之一,阐述了家庭作业的意义、类型、教学要求以及家长在家庭作业中的作用,并对作业进行了解释和讨论。把家庭作业和课堂教学放在同一个重要位置,看到了家庭作业研究在教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段  小组作业  “接力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7.129

教育局文件中提到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严格控制中小学生课外作业量。其中明确提到“三四年级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不得超过30分钟”。这就要求教师布置作业要强化设计意识,减少数量、提高质量。如何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这是中段语文教师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段语文“接力赛”作业设计类型

中段语文作业“接力赛”,根据中段学生的语文作业状况和心理特点将其分为若干组,每组4人。家庭作业分为4个类别,“无作业日”除外,小组成员接力完成每项作业。每周结束后,将进行“接力赛”评级并建立奖励机制。小组作为一个单位,不仅减少了作业量,达到了减轻负担的目的,还激发了学生写作业的兴趣,提高了作业的质量。

1.基础记忆作业。此类作业重点放在要求会写的生字上,每个生字两字两词,写出生字的音序和部首。创新点:除完成基础作业外还要结合本次作业中你认为易错的、难写的字给下一位接力队员出题检测。2.基础拓展作业。此类作业重点放在课后词语表上。除去常规的书写,还要从中选词造句,并在完成作业后出题检测下一位接力队员。3.阅读积累作业。每周结合单元主题布置一次相关的课外阅读作业。每组四人在一周内同读一篇文章,摘抄文中好词佳句,归纳主要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悟或提出不懂的问题。阅读积累本成为孩子们分享阅读感受的天地,在这片天地中孩子们尽情表达着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4.周记作业。每周结合单元主题或生活实际布置同一题目的周记作业。同组成员传阅、评价、共享好的句段、结构。

二、小组合作轮流模式

“接力赛”小组四人中语文感悟能力稍强的两人坐对角,能力稍弱的两人坐对角。“接力赛”作业本中周记本由四人中語文感悟能力最强的同学首先领取,顺时针每人应拿:基础记忆作业、阅读积累作业、基础拓展作业。这样的“接力赛”轮流模式,让语文能力薄弱的同学学习基础和出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做作业积极性大增,做到字迹工整、书面整洁。而语文能力稍强的同学在“接力赛”作业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帮扶作用。

三、成长的奖励机制

(一)作业的评价制度

中段开始的学生意志还很薄弱,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往往产生动摇。根据中段学生自控力不强,且需要新鲜事物不断地刺激以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一特点,笔者对方案进行了改进:以小组为单位,每按要求完成一次作业,就可以给小组成员领到相应的牛奶、水果、阳光、水。随之小组“接力赛”作业的难度也呈阶梯状上升。奖励制度改进后,每隔一段时间,孩子们的兴趣就被重新调动起来。经过调查显示,班内100%的孩子都喜欢这样的评价方式,还期待自己小组会有越来越多的礼物。这种奖励方案,既满足了中段学生喜欢新鲜事物的心理,使其心理不断得到满足,同时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又达到了作业减量高质的目的。

(二)作业评价方式

1.小组评价。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获得集体承认的愿望和在集体中取得一定地位的要求。小组评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现欲望和满足要求的机会。在班级里成立“轮流作业小组”,小组人数是4人,每人在拿到作业本时先对前一位同学的作业做出评价,评价内容可以是鼓励,还可以是建议。

2.家校互动。人们常说“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在小组轮流作业评价过程中,家长适当地参与评价学生的作业,不仅可以评价自己孩子的作业,还能看到班内其他孩子的作业情况。孩子们得到其他同学家长的鼓励,学习劲头更足了。教师、学生、家长互动起来,使作业本成为老师、学生、家长互动对话的渠道。

四、中段语文“接力赛”作业实施成效

1.提高教师自身能力。一年多的时间,笔者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在如何进一步优化“接力赛”作业布置内容和形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作业的设计上,根据学生的特点,精心选择作业内容,做到基础题和思维题共存。在教学中科研,在科研中教学,这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思考、实践、总结的过程。

2.尊重学生差异。小学时期的学生还处于心理发育期,是培养思维能力和形成行为习惯的最佳机会。同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生活环境也不尽相同,这些差异会让他们形成不同的认知结构,即不同的基础知识、思维方式、接受能力等。我们知道,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与其原本具有的认知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在设计语文课堂提问前应该对学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抓住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能力差异,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真正迎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例如,对于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必须调动他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性。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努力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多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提起学习的兴趣。

3.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想要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环境。首先,学生要有一个轻松的心理空间。在教学中,教师严厉的管束总让学生将教师安放在敌对的位置上,对教师产生惧怕感,从而觉得提问也是一件恐怖的事情,就选择能躲则躲,得过且过。因此,教师要多激励学生去回答问题,不拘泥与标准答案,对不同的答案组织进行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其次,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五、小结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优化的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负担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控制,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发展独特的个性。语文教师应立足于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建立以学生为本,创新多样,面向整体,以及学习应用的语言为本的工作理念。对“接力赛”设计的探索刚刚开始,作者将继续深入研究,使其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郑格.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7(28).

[2]陈娟娟.构建理想的小学语文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10(34).

猜你喜欢

接力赛
爱的接力赛
一场别开生面的接力赛
让我成长的一场接力赛
高校运动会学生抬鼓加油陪跑
接力赛
难以忘怀的接力赛
难忘的接力赛
接力赛
3D机械昆虫游戏接力赛
夹乒乓球接力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