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八小学学生心理现状调查报告

2019-09-10陈凤

南北桥 2019年7期
关键词:调查报告小学生

陈凤

【摘    要】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这个群体的健康与否,预示着国家的发展是否处于一个良性状态,同时,小学生处于长身体阶段,有很大的可塑性,家长加强小学生的心理指导,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未来的心理疾病人数,对我们建设现代化强国,改善人口结构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调查报告  心理现状  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7.126

我校情感缺失儿童的大量存在,学生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缺失,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障碍或缺陷,针对以上情况,十八小学《农村情感缺失儿童家庭教育的探索与研究》课题组对学校180名同学作心理健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做以下总结报告。

一、小学生心理情况的调查

1.调查的目的。未成年人的身体和心理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民族的前途。保护和教育未成年人是全社會的共同责任,教育系统更是责无旁贷。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指导,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重要一环。要做好这项工作,认真进行小学生的心理情况调查,对我们分析、了解情况以及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都是必不可少的。

2.调查的设计。

(1)时间:2018.12--2019.02

(2)地点:鸭池镇十八小学

(3)对象:全体学生

(4)方式:问卷、座谈

二、调查情况分析

1.按照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在对小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分别从小学生“对与他人交往的态度”、“对待学习成绩的态度”、“对待自己错误的态度”、及性格、能力、交友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从而掌握了这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分析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理论依据。

①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个标准就是智能发育正常。一个小学生,能正常学习和生活,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和协调,有一定的求知欲和兴趣爱好,一般说其心理就是健康的。从课题组调查情况看,能正常学习的小学生占99%,有一定求知欲和兴趣爱好的占98%,由此可见,在这一方面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占1—3%。

②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二个标准是同家庭成员、教师同学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诚恳、谦虚、公正和宽厚的态度对人。从我的调查情况看,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占98%,能以诚恳、谦虚、公正、宽厚待人的占97%,在这一方面,也有1—3%的小学生有心理障碍。

③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还表现在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努力发展身心潜能。

④心理健康的小学生,思想应该有条理,行为前后统一,注意力比较集中,学习上有一定的毅力。

在调查中,这些方面正常的占99%,有1%的小学生有心理方面一定的障碍。以上的调查情况表明,围绕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几项标准所展开的调查,各项指标均有1%的比例属于有可能有心理障碍的范畴,尽管其中的各个项目间不可避免的有交叉象,但是其绝对数字还是非常庞大的,其中所蕴含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可能会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2.心理问题的原因:造成小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和各种生理原因。

①社会原因:不良的社会环境,会导致小学生对生活失去信心。小学生生活的周边环境负面因素太多,使他们对周围的人失去信任,长此以往,在他们的心理上留下阴影。由于社会环境影响面大,对小学生所造成的影响不是点式的,而是面式的,这样就会使一批小学生受到影响,产生心理障碍,人们生活的文明程度,是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减少小学生心理障碍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②家庭原因:就家庭教育而言,它具有启蒙性、长期性、感染性、情感性。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情感缺失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是很不利的。情感缺失家庭是指核心家庭中父母一方因离婚、死亡、出走、分居等原因使家庭成员不全的家庭。在双亲不全的家庭中,以双亲不和对小学生有更大的影响,父母长期的分歧、争吵、敌对会使孩子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矛盾、神经质,甚至导致心理变态及反社会行为。

调查中,在我们和小学生的交谈中,了解到个别小学生的心理障碍确是因为家庭原因造成的。有个小学生家庭父母不和,关系紧张,甚至到了快离婚的地步,使这个小学生的心理受到严重冲击,使她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造成这个小学生的心理障碍这与家长的教育方法理念息息相关。

3.做好心理指导应注意的问题。通过调查,我们已知道,在小学生中,有一部分因社会、家庭、生理等各种原因,存在着某种心理障碍,对此,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力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要重视小学生的心理指导,要使我们每一个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人在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要重视这项工作。同时要使每个人知道,良好的心理指导必须具备:

①真诚、理解、尊重三要素,要依托有社会意义的背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认真细致的做好这项工作。要以真挚的感情,诚恳的态度和同学相处。使他们觉得我们是他们真正值得信赖的朋友,我们才能接近他们,因势利导,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因此,我们和他们相处,决不能虚心假意,失去信任,心理指导将无从下手。

②要换位思维,要从不同的视角,和同学交换对问题的看法。心理有障碍的小学生,其对问题的理解、看法往往和别人不一样。理解他们,是能否和他们进行交流的关键。

③除了真诚、理解以外,还要注意对每个同学都要在人格上予以充分的尊重。

④要特别注意对具有自卑心理障碍学生的具体分析。其中,要特别注意小学生自卑心理的矫正。自卑心理又称为自我否定心理,表现为消极的自我评价。一旦形成和发展,对人的一生心理过程和个性都会产生一系列的显著影响。产生小学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生理、智能、家庭、教育方式等。矫正小学生自卑心理的方法有:了解他们的想法,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愿望;适当让他们接受一些小小的考验,增强他们自我承受心理;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自我优越心理;创造轻松环境,淡化其不安、烦躁、孤独、离群心理。

三、心理指导理论探索的意义

未成年人的身体和心理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民族的兴衰。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指导,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这个群体的健康与否,预示着国家的发展是否处于一个良性状态,同时,小学生处于长身体阶段,有很大的可塑性,家长加强小学生的心理指导,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未来的心理疾病人数,对我们建设现代化强国,改善人口结构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猜你喜欢

调查报告小学生
2022年昆曲院团调查报告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一例育雏室通风不良造成鸡苗慢性死亡的调查报告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2016年中国台湾直销事业调查报告
京族医药调查报告
一起自制白酒引起甲醇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