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跳绳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2019-09-10杨锡贵

南北桥 2019年7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育教学

杨锡贵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初中教学除了基本的知识教育,体育教育也成为了初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跳绳作为一项全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以来,深受学生的喜爱。本文浅谈跳绳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优势,并探讨跳绳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初中体育  跳绳运动  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7.118

通过近些年的统计研究,尽管人们的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改善,但是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却不断下降。新课程体育改革中明确指出“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给我国初中体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改革,如何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成为了初中教学的重点。就目前初中体育教育来看,尽管各初中学校积极开展体育教育,但是限于学校的水平有限,很多学校并未形成相应的体育教育体系,体育教学仍需完善。

一、初中体育教学现状

首先,体育设备缺失。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很多学生受体育设备器材的限制,很多体育项目不能按照规定的教学目标开展,使体育教学并不能发挥其真正优势;其次,体育课不受重视。传统的“应试教育”让初中学校的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的学校因为追赶教学进度甚至私自将体育课程调整为基础课程,严重遏制了体育教学的发展。

二、跳绳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跳绳是一项可以全民参与的运用,也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有氧运动,跳绳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省去了由于学校体育器材的缺失而带来的影响,大大提高了体育课程的开设频率;其次跳绳运动的开展,可以锻炼学生的左右脑平衡,加强学生的节奏感,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再有跳绳是一项可以自行调节运动强度的运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耐力来合理安排运动强度,既能够达到锻炼的效果,还能避免在运动中受伤的情况。

三、跳绳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合理开设跳绳项目

跳绳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首先需要改变“应试教育”的教学观念,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放入课堂的主体,积极开设体育跳绳项目,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跳绳中,从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设置运动强度,提升跳绳的有效性。

(二)丰富跳绳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跳绳项目的开展实施中,教师还要尽量丰富学生的跳绳形式,利用多种多样的跳绳花样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跳绳配上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而不断变换姿势和速度;还可以以小组的形式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能够调动自己的思维能力,全身心投入到跳绳运动中,提高身体素质;除了单人跳绳,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双人跳绳、多人跳绳、竹竿跳绳等等。通过丰富的跳绳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既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训练通常是“一刀切”,有些身体素质好的同学达不到应有的运动强度,而对于身体素质薄弱的同学却完不成任务。而跳绳的运动强度是可控的,因此教师在跳绳运动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分层次教学,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使每个阶段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锻炼,并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四)多元化评价,鼓励学生跳绳展示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都是一刀切的评价方式,教师对每个同学都是统一的教学标准,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对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造成恒大的打击,使学生丧失信心。在跳绳项目中,教师可以将评价多元化,将学生的日常表现、活动参与程度以及跳绳花样创新程度都考虑在内,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以此提高学生自信,促使学生更好的发挥。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身体素质好的同学,进行耐力的PK,看看哪个同学坚持最久、跳的最多;还可以进行计时赛,看看哪位同学在规定时间跳的最多;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请同学们评判出“最佳创意”或者“最佳伙伴”等等。

四、跳绳在体育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一)跳绳前的准备

跳绳前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每个同学的身高不同,因此跳绳的长度也不同。在跳绳的选择上,最好是符合自身的身高,而且尽量选择质地柔软的实心绳,避免调跳绳中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在运动场地的选择上,一般在塑胶操场即可,但是最好不要在水泥地面,避免造成运动损伤;跳绳的服装最好是宽松、吸汗的运动装和软底布鞋或者运动鞋;值得注意的是,在跳绳开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将身体肌肉活动开,着重是腕、肩、肘、膝盖部分,避免直接高强度运动造成的伤害。

(二)运动强度控制

跳绳虽然是一项可以自行调节的运动,但是初中生往往有很强的好胜心,在练习或者比赛的时候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这就导致学生在跳绳过程中能量消耗太大,而造成疲惫和困倦,以至于体育课上完后,没有精力在继续其他课程。如此一来,体育教学便完全违背了教学的初衷。

五、总结

综上所述,跳绳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体育运动,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維创造力发展。因此需要广大初中教师将跳绳项目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并丰富跳绳形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多元化评价,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与此同时还要强化跳绳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适当控制学生的运动强度,避免学生在运动中受到伤害和影响下一节的课程。尽管现在跳绳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并不完善,但是相信通过广大初中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研究,跳绳项目将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

参考文献

[1]任晓威.跳绳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才智,2018(35):172.

[2]汤锦炜.在初中学生跳绳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提高跳绳成绩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8(11):237.

[3]王远春.花样跳绳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作用[J].新课程导学,2018(19):35.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体育教学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