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10江华

南北桥 2019年7期
关键词:方法探讨分层教学初中英语

江华

【摘    要】分层教学在教学中的运用是对“因材施教”和“以生为本”较好诠释和实践的方式。不同学生在学习相同内容时会表现出不同的认知和理解差异,这种差异是导致教学趋向两极化的重要原因。所以适时地开展分层教学是对这种差异的弥补,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分层教学  初中英语  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7.070

新课标提出初中英语教学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全体学生都能接受和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同学生存在着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是显然的事实,他们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性格品质的区别都造成了教师“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无法发挥应有的效果。所以分层教学就是让不同学生在各自已有的基础上,在各自适合的教学模式下取得进步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专注分层教学的实践运用,将会给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突破创造更多机会。

一、分层教学法在教学中运用的背景

随着初中英语改革的推进,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作用越来越被放大,教师的角色从领导者逐渐走向组织者与引导者,“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进入了一个更加特殊的发展时期。因此,传统教学中忽视学生个性与学习差异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产生显著的作用,只会导致走在前面的学生“吃不饱”,落在后面的学生“吃不下”的资源分配不均问题。所以只有坚持学生主体地位,主动关注学生学习需求差异、学习能力差异、性格态度差异的教学才能有力地引领着教学前进和发展,推动学生个人的发展具有个性化,社会的发展具有多样性。

二、分层教学在教学中的具体操作思路

(一)合理划分学生层次

教师在划分学生层次时既要考虑英语学科的学习要求,也要考虑学生主观的学习心理和实际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将学生的英语成绩与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放在一起考虑。将具有相同兴趣、相同目标的学生放在一起,既可以提升层次内的合作学习氛围,又可以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且教师要尽可能形成一种动态的划分依据,例如根据不同阶段的测试成绩调整层次;根据不同作业表现的比重调整层次。教师要保证学生层次的划分合理清晰,为后续的教学展开提供充足的参考依据。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的结果可以直接运用在学生座位的调整上。这是教学中最容易实现的一种分层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让学生在上课前集中坐在一起,方便课堂上的英语问题讨论和互动实践。根据层次安排座位的方法也有多重考虑因素,首先,教师要让上课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学生尽可能坐到前面来,便于上课的管理。其次教师要注意分层学习小组中的异质性搭配,借助学习互补的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成绩靠后的小组中搭配两名优秀的学生;在性格偏内向的小组中搭配几名活跃外向的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小组学习的优势互补,优化小组的组成结构。

(二)课堂实际教学分层

初中英语教学十分注重实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对话、听力、问答、书写的环节。这些环节对应着学生基本英语能力的发展,因此需要教师在不同的分层小组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分层教学方案。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将自己的课堂问题层次化来实现教学的层次化。教师提出的教学问题要呈现梯度变化,既要包括基础的语法、单词问题,也要包含探索类的拓展性问题,以此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然后教师在提问时要将问题落实到不同的学生身上,简单的问题就由落后的学生回答,困难的问题由优秀的学生回答,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互动中,从而实现分层激励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师要发挥学生群体的优势,在小组内形成优秀带落后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布置探索问题让学习小组思考解决;在小组内建立学生之间的帮扶关系,鼓励前面的学生带动后面的学生学习,并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教授给他们。这种方式下的教学也有利于学生的作业讨论与学习合作,是对分层教学的拓展运用。

(三)课后作业练习分层

教师教学分层的结果还要反映在学生的作业层次变化中。我们不可能要求落后学生的作业完成度和优秀的学生一样,这是不真实的,也是不人性化的。传统课后练习“一刀切”的模式也导致了落后学生负担重,收益小,优秀学生学习强度不够,学习随意性高的情况。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课后练习的层次。课后作业练习是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最好的方法,不同的学生通过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可以对学习的重点形成不同的把握,缩小不同学生之间的差距,帮助学生更加从容自信地应对考试。

三、分层教学法运用也可能会存在的难题

既然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具有巨大的优势,那么它必然也存在着独有的劣势,也就是教师操作时会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是需要教师深入思考和理解的,从而为它的高效运用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想法。

(一)层次划分依据趋向片面化

当前阶段教师划分学生层次的依据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分层时教师大多参考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的性格、爱好、兴趣、期望值的考虑较少。所以学生所在的层次并不一定是学生最适宜的层次。单纯依靠成绩将学生层次化,在很大程度上会引起学生心理的不适,过于自卑或者过于自傲的心理都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当前教学的局限性给学生层次划分的依据带来了限制和束缚,使得层次划分的依据逐渐趋向功利化。

(二)分层教学意味着教师负担的加重

分层教学意味着教师面对层次不同的学生需要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这是分层教学的基本要求。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负担已经很大了,但是在分层教学中,这种压力和负担还会被放大更多倍。一方面,教师面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法、备课、组织形式是不同的。另一方面,教师面对不同层次学生教学的情绪、状态、期望值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具体的教学展开也需要进行调整。这种差异性的教学使得教师要将原本集中的注意力拆分为几部分,并且还要使每一个小部分的教学都要达到整体教学的效率与目标。所以,分层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教师的全新挑戰。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的广泛运用具有理论依据和学生基础,是英语新课标要求下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对学生个体学习差异的充分考虑。当教育发展到了新时期,个别的精英教育已经难以适应发展的趋势,面向大众的教育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空间。因此分层教学就在这样一种条件下形成并逐渐成熟,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分层教学的优势,还应当建立在教师对其弊端的充分研究和攻克上,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它真正的教学价值。

猜你喜欢

方法探讨分层教学初中英语
企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探讨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