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实践

2019-09-10邱韵

南北桥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实践小学语文

邱韵

【摘    要】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或多或少都會涉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挖掘教材中潜在的生活因素,对学生进行生活化教育,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与乐趣,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活化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7.066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存的学科,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语文工具性的一面,而忽略了其人文性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强调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将其与我们的生活世界相联系,使得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完全脱离,使得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枯燥、乏味,还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其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往往只会“纸上谈兵”,难以实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对于学生语文文学素养以及全面发展有着极大地阻碍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构建生活化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建设生活化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下文便是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实践建议。

一、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再现真实生活场景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教材几乎完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只需靠猜测与想象就可以体验文章。这样的语文教材容易让学生走近文本,但是也容易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只限于肤浅与表面,缺乏真知灼见,难以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这时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显得非常重要,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求知欲望以及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感受与体验,让其将真情实感全都表露出来,以更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与实践性。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以文字记录的形式传递着生活信息,是对我们真实生活世界的一种写照、提炼与创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意或无意地总会看到其存在的形式,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历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让其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引起其情感上的共鸣,加强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执教《狐假虎威》一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让学生分别饰演不同的小动物,将其动作、语言以及神情通过自己的理解与表演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在真实的生活化表现情境中加深对本文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让其明白做人要善于去伪存真,切勿依仗别人的权势欺压他人。如此一来,不仅能满足学生的表演欲,还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二、构建生活化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教学氛围

在生活中,教师与学生都是具有真情实感、真情实意的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想要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生活化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关键与前提。这是因为,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一种最基本的关系,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主要依据,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教育教学效果。师生心理相融的教学关系,将会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友谊,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都集体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中,主动去拼搏、去奋斗,可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将为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及成功成长保驾护航,确保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构建生活化的师生关系,首先需要我们教师放下自身的身段与架子,与学生和谐、民主、友好的好处,真诚的接纳、信赖、理解、鼓励与赞美学生,让其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并主动去关心学生的内心思想感情、衣食住行以及学习生活,让学生随时感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譬如,在平时交往中,教师要善于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与兴趣习惯;适当时可亲切的称呼其小名,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与同学们玩游戏时,要主动融入其生活世界,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等等。唯有当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时,学生才会积极主动、满怀信心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教师教学方式也才会发现质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

三、延伸课堂贴近生活,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语文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其教学资源丰富多样,取之不竭。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延伸课堂,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拓宽课堂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学生与那些充满趣味性、时代感以及具有人文性的教学资源联系在一起,作为对课堂内容的补充。例如,在教学完《西湖》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让其家长在寒暑假的时候带领其参观游览西湖美景,让其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深刻地去感受与领会教材中的内容,并要求学生回到家中写一篇关于游览西湖美景的读书感,条件不许可的学生,则可通过网上查阅资料、下载视频等多种途径见解领略西湖美景的壮观,以激发起学生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通过对课堂内容的延伸,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语文与生活之间的息息相关,从而有助于学生在平时的生活或学习中,有意或无意地联系生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总语

随着素质教育日益深入与推进,人们对“教育偏离学生生活”的抨击呼声愈来愈强烈。可以说,教育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已成为了当今教育一大弊端,课堂上,教师一味地照本宣科,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与灌输,而忽略了教育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关系。长此以往,不仅容易造成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脱节,还容易给学生带来一种错觉,认为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知识,而非其他,将其培养成为一个个只会“死读书”的木头人,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还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将会是重大的阻碍。由此可见,将教育归于生活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庞玺明,张立侠.浅谈生活化的语文写作教学[J].科学中国人,2015,0(12Z).

[2]王斌.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科学中国人,2015,0(9Z).

[3]蔡杰.例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留白艺术[J].文理导航,2017,0(36).

[4]海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J].校园英语(上旬),2014,(4):110-110.

[5]王朝晖.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J].大观周刊,2013,(11):247-247.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实践小学语文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