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2019-09-10梁锋

南北桥 2019年7期
关键词:方法探讨教学效率小学语文

梁锋

【摘    要】语文是一门语言性的学科,是学生的知识传播、思想认识提高、情感内涵丰富的教育性学科。小学语文教育应当让小学生对语文学习有较为深刻的概念认知,即语文是什么,可以帮助学生知道什么和做什么;要对小学生富含启蒙意义,即让小学生在内心里认可语文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可以借助语文去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对小学生有现实的教学意义,即古为今用,让小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生活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效率  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7.061

小学语文的学习对小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其中包含对于字词句的认知和理解,能够帮助小学生可以通过日常的人际交流和与他人沟通来实现或达到自己的目的;还有对小学生诗词歌赋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蒙,能够让小学生内心深处对文化、对祖国产生深深的孺慕和敬佩,在小学生的情感教育里完成了“家国”这一部分的情感认知和体验;还有成语、现代诗歌、散文、叙事等多种语文的写作体裁,可以让小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各种各样的事物和东西,这也正是“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缘由。

一、教师要让学生的学习观念有所改变,让学生对学习的认知更加全面和立体

思想是行动的先锋,教师想要让学生能够适应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并且还能得以提高一定的教学有效性,就必须先从思想认识上解放学生古老的、守旧的、固执的想法和学習观念。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教师“变被动为主动”。身为教师,特别是小学阶段,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权威性和威严是巨大的,所以很多决定和事情由教师或班主任在班上公开宣布,小学生的质疑声音会更小和更少。

教师要主动地给学生们宣传这样一种观念,即学习是快乐的,学习是符合并且有益于我们的身心的健康发展的,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学生接触到这样的概念认知后,学生会更加愿意去主动地尝试接触和接受语文这个学科,并且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表现很积极,班上的氛围很活跃,这是因为小学生的天性中就包含着对快乐的追求和对学习的好奇与懵懂。教师在给学生灌输了这样的一个观念之后,紧接着教师要注意用合适、热情的语言去授课,让学生能够对学习这件事的态度上有积极的改变。比如,通过鼓励小学生提前预习新课所学的知识,肯定和表扬课后主动复习和做笔记的学生等方式,其他小学生就会去模仿这部分受到教师肯定和赞许的群体的行为表现,进而自己也能够做到自主地学习了。有了在学习观念上的转变,才能进一步影响小学生们在行动上能够跟上新课改的步伐。

二、教师要注意改变自己的教学手段,形成自己特色的风格教学,吸引学生学习

在学生的学习观念得到积极的转变之后,教师也要时刻提醒自己通过不间断地学习来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随着新课改背景的更新和新的、更高要求的教育目标的出现,教师也要学着尝试改变、更新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措施,学习优秀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努力实践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和技术,大胆开拓属于自己的特色教学风格,教师才能真正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比如,教师可以尝试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来辅助自身的教学,让一些抽象和复杂的概念或新词的讲解变得更加具体和形象化。在《雪地里的小画家》的课文学习中,教师如果利用视音频支持的播放技术来播放一个与课文相匹配的动画,小学生的注意力将会更加集中,小学生对课文的学习热情也变得更加高涨,班上的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小学生对于本篇课文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和牢固,通过对于不同动物在雪地上留下各不一样而又各有特色的脚印的认识,小学生对于不同动物的脚的特点也能够进行区分,达到了让小学生认识不同小动物的教学目的。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教学设计的精心研究,学习对课堂的教学活动有所更新和创意的改变。

比如,在《植物妈妈有办法》的课文学习中,教师可以设计课堂上的“角色扮演”教学活动,让小学生们通过自愿报名来商定角色和任务,再让学生通过课后的预习和交流去熟悉各自的台词、动作和表演,最后在课堂上的正式演出,教师应该注意在活动进行中的秩序维持、学生反馈和做出肯定的评价。这样成功的一次活动经历会更有吸引力,吸引下一次更多学生的报名和主动参与活动,下一次的活动也会在教师的指导建议和学生们的齐心协力之下更加完善和成功。想要形成教师独有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化的教学,教师必须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还要有相应的教与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储备和精深专门的研究,还要有高深的职业素养和师德修养。总而言之,好的教师,不仅应该教好书,还要育好人才行。

三、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评价方式着手,去主动做出与时俱进的改变更贴近学生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有很大程度上的改变,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验和测试的方式理应也有所改变,才能与之相适应,不然所谓的“新课改”只能化为一纸空谈。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不仅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比如考试的分数、平时的测验、作业的提交和完成情况、课堂的表现和随机的提问等,还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主动地探索和独立的思考,只有将所教所学的知识完全消化和吸收成为学生自己大脑里的知识之后,才能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同样的,还有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与使用,教师在学生主动咨询的时候要及时地给学生好的建议,在学生尚未对学习方法有较为全面的认知的时候,教师要记得提醒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性,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了解更多的基础上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后续阶段的继续学习也是有利无害的。教师的评价方式做出相应的改变,不仅是应和了课堂教学的“新课改”,还更加贴近了现代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和现状。对于学生的评价采取更加多样的方式,教师对于学生的认识就会更加全面,对于学生的形象建构就会更加丰满和立体,以此为根据,教师才能更加顺利地因材施教的教学和开展专业的指导。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想要做到有效甚至高效的语文教学,不管是小学阶段,还是其他教育时期也好,教师要做的始终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地考虑教学,多角度地去看待问题,全方位地去尝试解决问题,最后才能有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仅仅只是笔者我一个人的看法,希望会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方法探讨教学效率小学语文
企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探讨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