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10王金燕

南北桥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学运用微课小学语文

王金燕

【摘    要】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按照与学生水平相适应的认知规律,为学生们呈现出碎片化的学习内容、过程以及拓展延伸的素材包和资源库的浩瀚如海的教学资源。将微课运用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不仅是对教学时间的最大利用率化,还可以将课外知识通过有机的联系展示给学生,利于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综合认知和全面认知。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微课  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7.047

小学语文是现行中小学阶段的教育科目群中最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对于学生其他学科的认知和理解有着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将微课运用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不仅是一次将新鲜的技术手段与教学相联系的教学尝试,还是一次大胆将教学碎片化和具体化的教学实践,教师如果不抓住时机去完成自己对新事物的研究和认知,将被时代和科技抛下。但是对于将微课引进到教学中的优缺之处,还是值得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们和人们热烈讨论的。

一、教师要意识到“微课”的正面效应和积极作用

教师必须意识到“微课”的正面意义和教学性。“微课”,顾名思义,其实质上不仅在于它是課,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才应运产生的以外,还在于它的时间和容量是微小的。换句话说,“微课”一般是对单个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当然在讲解的方式上人们可以推陈出新地去研究怎样地完善和更新它。它看起来没有比较复杂的框架结构,也没有比较复杂的东西。它的设计目的和教学任务都是十分纯粹的,就是为了达到某一个碎片的知识点或一两个知识点的讲解、预习、复习、练习或者测试。

“微课”的特征也十的鲜明和显著,它是依托于多媒体的播放性,也就是为什么“微课”可以大胆放话说“不局限于时间和空间,让你随时随地想学就学”;它的教学内容简短,所以教学时间也比较短暂,资源容量比较小,对于现在的移动设备等的负担很小,对于“快餐时代”的学生而言,更容易使他们保持新鲜感和好奇感,诱使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因为时间短暂,为了保持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所以教学设计上十分的用心和精致,也完全利用了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最重要的是,“微课”的制作设备和手段现在也十分的简单方便和快捷,不仅是教师可以参与“微课”的制作和评价,其他行业和领域的能人也可以自己制作之后发到网上以供更多人的观看和学习。正是因为“微课”带来的诸多便利和好处,所以教师、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才应该更加重视对其的教学研究,以期能够将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二、教师要正视将微课引进教学其实质上是从学习意识和学习方式上对教学的颠覆

从学习意识和观念这个角度,“微课”简单实现了“碎片化”学习的目标。换句话说,学生可以将碎片化的时间空隙利用起来,不仅不浪费时间,还有效地将其利用到教学中去,不仅符合鲁迅先生所提出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的惜时观念,还完美契合了现如今的“微课热”。从学习方式的角度出发,“微课”不仅限于学生可以观看,甚至于学生还可以将自己擅长的部分讲解透彻后,将其制作成“微课”上传,供更多人对这部分的知识进行一个自主的学习。也就是说,学生不仅限于接收学习信息的角色定位,也可以成为“三人行中的我师”;更重要的是,“微课”带来的学习颠覆在于“变被动为主动”,这是素质教育对我们提出来的教学要求,也是现如今的教学应当完成的教学任务。这不仅利于学生的长远学习,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识。

除此之外,接收这些“微课”学习的人不局限于学生,它的教学对象是所有人,只要他是强烈渴望学习和需求的人,他就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进行学习。这也是教师需要教授给学生的学习观。

三、教师要警惕和注意微课引入教学的负面意义和不利于正常教学的部分

任何事物都具有其两面性,所以对于“微课”的负面性,教师仍然需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警惕意识。首先,教师要注意“微课”的题材选取供学生观看是否过于片面和碎片化,如果是的话很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知,不利于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还能创建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框架和模型。对于学生的后续复习阶段也是消极大过积极方面的,教师在这个时期可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补齐学生在总体和全局意识上的缺漏和限制。其次,“微课”的制作过于平民化,存在专业性不足的问题,教师可能必须要人为地进行一个筛选的工作才能保证学生观看的“微课”视频是科学正确且积极向上的。最后,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教学的反馈和评价遵循及时的原则。即学生在进行某个知识点的学习之后,要趁热打铁地检验自己的学习过程是否达标,考量自己在时间段内的学习效率如何。要完成这部分的工作,就要保证或者事先看好这个“微课”视频有无配套的评价和检验学习成果的学习包或资源库。不然就是学过就过了,不能给学生心里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随着学生记忆的遗忘曲线,就会遗忘,“微课”的使用效果就会打一个折扣。

四、教师应该采取正确科学和全面立体的态度和眼光去看待问题和包容新鲜事物对传统教育带来的冲击

将“微课”引进到教学中来,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们都必须打起精神,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用包容的心态去理解新鲜事物带来的冲击感,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和拒绝,毕竟“闭关锁国”前车之鉴犹在耳边。随着新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将科技引入教学,让科技为教学所用是一个必然的大趋势。教师要做的不是去否定科技,也不是固守传统不敢尝试,教师应该踏出一步主动地去学习、去拥抱科技。只有教师主动地熟悉和接触科技,才能将其更好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才能应对新式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教师要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微课”,“君子和而不同”也说的是这样一个道理。“微课”虽然在表现方式和手法上不与平常的课堂教学相似,但是其根本目标和基本性质都是道理相通的,有了这样一个好帮手,教师应该为之欣喜才对。教师要用全面意识和大局观念去看待问题,“微课”是一个新出现的事物,其具有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对学生来讲是巨大的,对于传统的课堂教育可能会有部分的冲击和短暂的矛盾,但是在正确地看待问题和尝试科学地解决问题的道路上,相信我们最终一定能够双管齐下地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将“微课”运用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还要学会从多个角度更加全面立体地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这仅仅只是笔者我一个人的看法,希望会对教学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教学运用微课小学语文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理论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