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小学语文科目中读写能力的培养

2019-09-10马关跃

南北桥 2019年7期
关键词:读写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马关跃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读写是学生的基本功,为了未来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教师需要在这一基本功上更加重视。读写能力可以针对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对拼音、生字、词语、句式、阅读、习作等的训练,一个小学生拥有良好的读写能力,是学好语文科目的必备条件。本文针对语文科目中读写能力的培养提出策略,以期待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积极影响,为小学学生未来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读写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7.027

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两大组成部分。读写结合教学旨在突出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學地进行语文教学,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然而,受应试教育和传统阅读教学的影响,读写结合教学在实践中难以有效落实,当前呈现更多的状况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分离,读写两张皮。基于此,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几点教学建议。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必要性

(一)阅读写作表达中的读写结合

小学阶段关于阅读写作等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未来语文学习中的重要能力培养,而许多学生在阅读和写作当中无法正确理解或表达的现象非常突出,因此,阅读与写作也需要教师的引导。在阅读题的回答过程中,学生无法对一些语句理解题进行正确解答,这时候便需要学生反复阅读该语句和前后语句,在阅读能力的训练当中,学生不需要对阅读题进行题海战术,需要学生多阅读文本,用默读和朗读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理解环节。在写作能力训练过程中,阅读是学生对优美语句记忆的过程,当学生无法自己产生写作灵感的时候,记忆的优美语句便可以帮助学生产生灵感,进而提升写作能力。

(二)语音词汇的联系紧密

语音与词汇的学习是同步的,小学生在开始学习拼音、生字、词语的时候,一个可以引导他们完成精确教学的教师的存在非常重要。根据实际调查,许多小学高阶段学生会产生拼音发音不准、声调混淆、提笔忘字和“逗笔字”现象,这都表明,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语音词汇学习阶段,教师没有给予他们精确的引导,造成学生对语文基本功底的缺失。因此,小学语文在语音词汇的教学过程中的读写结合十分重要。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

(一)拓展性

小学阶段教学的拓展性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两个方面。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将一篇课文进行拓展,主要体现在导入和课文教学过程中的历史、地理、生活常识等知识的加入,帮助学生不至于在学习过程中仅仅局限于一篇课文当中,而应该将语文课文的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加以联系,最终完成教学。在课堂之外,教师需要注意到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培养兴趣爱好的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的语文课文教学之余,教师需要对学生做出指引,提示学生在课余时间的阅读拓展,例如规定课外书阅读篇目等。

(二)引导性

小学教育的对象为年纪尚小、理解力不足、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未成年人。小学是他们继幼儿园和学前班之后,完整接受知识教育的一个阶段,与之前的阶段不同,其教育的趣味性降低,而专业性有所上升,教学目标也对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上面。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之前教学中注重趣味性的基础上,注意对小学生学习的引导性。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提早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其主要方式在于在语文课堂上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对课文内容的讲解也以引导为主,以学生的思考和解释为主要方式,完成新课改指导下的新的教学模式的蜕变。

(三)启发性

关于语文教学中的启发性原则,以课文《画杨桃》为例最合适不过,教师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采取与课文当中教师相同的做法,让学生们也对杨桃进行多角度的观察,以使用道具的方式达到启发学生完成对课文表达的思想的领悟,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正是这个道理。

三、小学语文读写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课文读写

语文课文的读写,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因此,关于对课文的读写,教师首先对于一些需要领读的课文进行领读,必要的时候,学生需要对一些重要段落进行背诵,关于课文的写,主要用于学生对课文内容或课文体裁、形式的仿写,在这一环节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生字读写

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的记忆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为了减轻学生记忆的负担,教师需要在每篇课文教学之后对其中的生字进行领读、听写或默写,学生在朗读和书写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对学生拼音和笔顺提出要求,帮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完成生字记忆。

(三)课后拓展

小学生的学习需要结合趣味性和延展性,共同帮助学生不断进步。语文科目的学习之余,学生完成一些课外阅读对语文教学十分有帮助,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课外读物进行阅读,例如对中外名著的阅读、对历史和科幻等题材的作品的阅读,以增加学生课外学习的知识面。同时,教师可以适当布置一些课外习作的作业,让学生将自己日常所见记录下来,同时,根据自己阅读课外书的经验和感受,提高自己习作的水平。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课程里的重要一环,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基础发展等也有不可缺失的作用,因此,小学课程当中语文教学的效果不容忽视。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普通话能力和书面展示等都有基础性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小学语文读写能力结合的教学为例,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必要性、小学语文的特点和教学策略等,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借鉴,帮助小学生形成对语文能力培养的意识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高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中国人,2015,0(4X).

[2]李海艳.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5,0(9Z).

[3]王桂林.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J].新一代,2018,(5):216.

[4]董彬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7,(46).

猜你喜欢

读写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Your trash for our books
英语学科读写能力培养与思辨能力测评衔接研究
提高小学生读写能力的方法研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提升海外华裔学生读写能力——以荷兰乌特勒支中文学校青年班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