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记叙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

2019-09-10李朝兵

南北桥 2019年7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李朝兵

【摘    要】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途径,能够提高人们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发展思维,获得相应的审美体验。课堂学习是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尤其是小学阶段,良好的阅读能力的形成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有助于为学生终身阅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师们一直探索的问题。本文重点探讨了记叙文的批注式阅读教学,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批注式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7.003

批注式阅读作为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之一,是指以圈點、勾画的方式对文中关键处、疑惑处标示或解释;批是指于文中奇妙处、动情处进行评点,注明自己思维的轨迹,打上自己认识的烙印,书写主观感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而获得自我发展。如何提升小学生批注式阅读水平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点把握。

一、发挥教师主导,适时指导批注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是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充分体现。教与学,教法与学法,严格地说是分不开的。如果只注重研究学生的学,忽视教师的教,如果把学法看成一种知识,以为把“法”教给学生,学生就有自学的能力,这种认识和做法是不全面的。当然,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的相对缺乏和鉴赏能力的相对薄弱,对文本的解读难免有失偏颇,价值导向误读,这时候教师就不可一味鼓励。如果教师对错误的理解不予纠正甚至大加赞扬,看似学生敢想敢写敢交流,但长此以往,就会让他们失去正确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教学是一个帮助他们成长的手段,若是为了教学而教学,那么它就会背离教育的初衷。可见,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关系到教学过程当中是否能正确引导学生的批注,关系到学生在批注阅读的过程中汲取到怎样的精神食粮。以下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案例:《草船借箭》教学片段

师:学完了这篇课文,我们认识了很多三国时期著名的人物。那么你喜欢文中的哪位人物?说说你的理由。把它批注在书上。

学生批注。

生:我喜欢诸葛亮,因为诸葛亮不费丝毫兵力就借来了箭,他很聪明。

生:我喜欢周瑜,因为周瑜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

师追问:你从哪儿看出他是个知错就改的人?

生:文章最后他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说明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不对了,要向诸葛亮学习。

师:你的想法很独特,能从言语间捕捉到人物的特点。

在众多喜欢诸葛亮的声音中这个学生的发言就显得别具一格,因为按照教师教学设计的学情预设,学生都会谈喜欢诸葛亮,教材编写者在选择这篇课文的时候就是让学生通过借箭的故事了解到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教学的重点也是从“草船借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但是在实际课堂中,却节外生枝,学生的回答没有根据教学设计中的重点进行下去,而是关注到这篇文章中另一个重要人物。若是教师在这里盲目地批判学生的批注感受,不去倾听他的想法和见解,那么势必会导致学生以后不再大胆批注大胆发言,更何况他能从另一个视角对文本中的人物进行解读,价值观没有偏颇之处,如此回答未尝不可。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在学生交流完他的批注后,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的批注独到之处,鼓励大家开放思维,大胆批注;而后,对周瑜这样知错就改的品质,让同学们在课后再做一个批注练习:续写周瑜再见到诸葛亮的时候还会说些什么。如此一来,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批注成果,鼓励他们的批注行为,还能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可谓一举多得。

二、尊重学生个体,突显合作共学

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当代教育教学改革倡导的理念之一。学生通过对记叙文的批注,不但培养了自主阅读的习惯和独立的见解,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现有的经验水平来分配阅读和批注时间,让自己有充分的阅读自主权,对文章当中出现的人物、事件有独特的感受。尤其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把自己的见解批注出来,然后在小组范围内先交流,最后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则可以思考得更深入,或者选择对自己来说有挑战性的问题来进行批注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拥有了更多思考和发言的时间。尊重学生的个体,除了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占有主动权以外,还应该考量每个学生的学业差异。

为了解决学生合作性不强的问题,在学生自主批注以后,可针对某一特定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共学。首先,每个组员在讨论中都尽量发表自己的见解,发表意见的顺序可以按照学业能力由低到高进行排序,这样让学习困难的学生不但有了开口发言的机会,而且还不会打消积极性。其次,由于在交流时,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在思想碰撞中会产生很多新的想法,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这样就可以在全组成员交流并形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小组围绕讨论的结果,挑选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汇报展示。发言和展示的过程就是将课堂还给学生的过程。最后,在展示中,学生能够对文本形成深入地理解,产生新的批注。运用小组合作共学批注的形式,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让整个批注环节变得井然有序。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多种多样,不但可以依靠自身的广泛阅读和不断学习,还可以通过学校课堂的学习,尤其是小学阶段,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培养的阅读习惯和形成的阅读能力可以为学生终身阅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把提升小学生阅读水平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让小学生在快乐中体会阅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班业会.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批注式阅读教学法[J].学语文,2019.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