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2019-09-10吴燕华

南北桥 2019年9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探讨体育

吴燕华

【摘    要】体育属于我国现代化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体育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而获得快速发展。该文就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展开相关论述。

【关键词】体育  可持续发展  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9.119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形成的有关人类发展的新概念。人类处于普遍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在可持续发展全球战略中,体育领域发生相应的发展变革,同时存在影响可持续发展因素;今日体育必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体育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

(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它有三方面内涵:是全球各国各族的发展,是不损害别国其他领域和未来利益的发展,是长期持久的发展。它的评价标准体系的核心是人和社会的全面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各种人与人类生存发展有关因素。其从理论上阐明了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是促进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最重要的投资,也是维系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条件。

(二)体育可持续发展内涵

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的基本內容。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的现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目标。这三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人在整个发展中则处于实践的主体,在可持续发展中处于中心地位,人的素质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也必然要求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二、实现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性

(一)体育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

体育生态系统的发展是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内外部各种环境要素的协调与配合,主要体现在体育生态系统内外部环境的优化。体育生态环境内部环境主要包括大众体育环境、学校体育环境和竞技体育环境。体育生态系统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三个部分。自然环境的优化主要表现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优化社会环境与规范环境主要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的日趋合理和整个社会组织的日益完善。

(二)全民体育的普及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作为提高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同,长期以来“体育大众化”和“体育终身化”是全民体育的最终目标。从根本上讲,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全民体育目的的实现,而这种目标的实现则取决于全民对体育的认识,当然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终身体育是实现全民体育普及与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1995年6月国务院制定和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要求全国各地认真贯彻执行,这是我国群众体育工作的一个伟大创举,是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学校体育是体育持续发展的基础,国家规定各级各类学校每周都要有固定的时间开设体育课程促进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终身体育则完善和丰富了体育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三)竞技体育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业已成为新时期中国竞技体育必须要研究与解决的重要议题,中国竞技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与竞技体育资源产生直接联系,而发挥竞技体育资源对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支持作用必须通过有效的资源调控。因此,从资源调控入手研究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未来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竞技体育本质基础上的价值选择。满足社会体育需求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保持竞技体育内部系统及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发展则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及保证。在新世纪中,更多的公众对竞技体育会更加关注,但会更加理智。人们对竞技体育的非本质特征将会逐渐弱化,将主要从欣赏和娱乐的视角看待竞技体育。人们不再简单地把比赛的胜负和名次与社会制度的优劣、国家的声望、民族的荣誉等硬性地联系在一起。

(四)体育产业投资与可持续发展

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体育产业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同时产业内部要维持适宜的企业间关系,体育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也要相互协调。体育产业不仅需要全社会各个部门的参与推动,其发展成果也将最终落实于全社会所有成员,“强身健体”作为体育事业的最终目标,也要通过居民身体素质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得以实现。

三、总结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至此可清晰看出,可持续发展与体育的关系,体育则是在促进人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这样一个交汇点上。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标志是,时间的无限持久,空间的全球扩大,使它满足当代人和未来的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军.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25-30.

[2]布朗特(挪威).我们共同的未来[M].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

[3]吴鼎福.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377-408.

[4]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州:广东高级教育出版社,1999.

[5]杨桦.“两个战略”的协调发展与体育院校的发展与改革[D].北京体育大学学2003.26(1):1-4.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探讨体育
2016体育年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