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党报评论的新使命新变革

2019-09-10胡汉昌李琼肖擎

新闻前哨 2019年6期
关键词:党报舆论

胡汉昌 李琼 肖擎

评论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是党报引领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手段。长期以来,党报评论在传递党的声音、宣传党的主张上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引领主流思想舆论上有一锤定音的效果,甚至一度一呼百应、一纸风行。但是伴随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舆论牛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对亿万网民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牛重要影响,给党报的舆论引导带来了严峻挑战。在全媒体时代,党报评论必须发扬传统优势,以强有力的解释权、话语权、引领权,在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上确立起新的优势,成为舆论的“压舱石”、社会的“黏合剂”、价值的“风向标”。

一、全媒体时代党报评论的新使命

1、发出主流声音:塑造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

新闻报道内容的差别化竞争是报纸胜出的重要手段。当传统媒体原有的信息发布优先权和主导权受到巨大冲击,作为“观点传播”的评论必然成为媒体比拼高下的“杀手锏”。这一转变的核心在于:媒介间竞争要南争夺“信息发布权”转向争夺“信息解释权”,主流媒體不仅要向受众提供“是什么”,更要向社会讲清楚“为什么””怎么办”:不仅要抢占信息发布的“第一落点”,更要抢占舆论引导的“第一落点”,敏锐发声、善于发声,帮助读者辨别真伪、理性认知。

党报姓党,让“主流声音”占领舆论阵地,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是党报的职责。面对网络空间的各种观念、观点的碰撞激荡、真伪难辨,专业、严谨、权威、有公信力的评论,是党报最关键的优势所在,也是引领社会舆论的重要武器。让评论成为全媒体时代党报的核心竞争力,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自身担负起责任使命的必然选择。

2、彰显思想优势:众声喧哗中占领思想制高点

在全媒体时代,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国际与国内共同构成了一个日益复杂的大舆论场,让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趋隐蔽化、复杂化。新闻舆论工作处在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党报要充分发挥思想引领的作用,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杂声”“噪音”和错误思潮针锋相对,敢于斗争,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思想是媒体的最高境界,党报评论提供的是头部“思想产品”。2018年7月,人民日报在要闻版连续刊出10篇评论员文章,对由美国主动挑起的贸易战发表系列评论,坚定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坚定维护国际经贸秩序,准确鲜明阐述中方立场,获得广泛关注。党报评论不仅要在大是大非、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阐明党的主张,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更要以深度分析揭示事物本质,以深度思考确立思想高度,以思想优势赢得话语优势。

3、突出价值引领:传播向上向善的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同心干,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共同理想,没有共同日标,没有共同价值观,整天乱哄哄的,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我国有13亿多人,如果弄成那样一个局面,就不符合人民利益,也不符合国家利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

新闻媒体是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主渠道,评论是一个媒体价值观最直接最突出的体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评论不仅能够给出清晰的价值判断,而且能够深刻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价值导向。重庆万州公交坠江事故发生后,湖北日报推出评论《共同守卫,让文明平稳地通过每个路口》,结合一系列乘客抢夺方向盘事件,深入反思公共领域刚性规则被破坏的严重后果,指明公共文明背后应有的社会人心和共同守护行动,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实践表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党报评论的底色和基调,不仅在多元的思想环境中为读者提供了清晰、明确的价值判断,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也极大地提高了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充分体现出优质内容的生产优势。

二、当前党报评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今天,新闻舆论工作所面临的社会条件和外部环境已经大不一样。中国记协委托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在回答“哪些凶素增加了有效开展舆论引导工作的难度”时,认为“社会价值观日趋多样化”占81.0%,认为“社会群体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占78.1%,认为“新媒体发展形态日趋增多”占74.2%。南此可见,党报评论工作必须以强烈的问题意识,直面在舆论引导上存在的短板和弱项,从深层次上分析问题的根源并加以改进。

1、存在的问题

议程设置滞后。一是在一些突发事件、社会舆论热点出现后,往往处于审慎考虑,以“不炒作、不互动”为理由迟发声、不发声,导致党报评论在社会舆论引导中慢一步,甚至缺位、“失语”。二是在议程设置上缺乏主动性,网络爆料、网络言论受到更多的关注和热议,进而引发传统媒体跟进评论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出现借由新媒体形成“舆论倒逼”现象。不少党报评论或被社会舆论“牵着鼻子走”,或不能及时回应公众疑惑、疏解不理性社会情绪,不能完全做到让该热的热起来、该冷的冷下去、该说的说到位,弱化了党报评论干预社会的速度和力度。

呈现方式同化。全媒体时代社会公众发表观点的话题范围和参与方式都在深刻地变化和拓展。但长期以来,多数党报评论仍然以社论、评论员文章、社会来论“老三样”为主,评论样式相对单一、相似度高。这种传统、固化的呈现形态和呈现方式,不仅不能适应全媒体时代的舆论生态和传播方式,也导致党报评论在主题选取的范围和观察问题的视角上过于窄化,政治性、工作性强而生活感、参与性弱,对受众的吸引力逐渐减退,尤其是与年轻一代网络“原住民”之间存在明显“代沟”。

话语面孔僵化。不少党报评论仅仅满足于会议精神和重要文件的“传声筒”,仍然习惯于居高临下的姿态,话语体系宣传味、说教味浓,“表情”严肃,讲概念多、提要求多、缺乏亲切感,平等对话、坦诚交流不足。同时,不少党报评论为了突出其政治属性和主题的重大性,评论写作更注重于格式的规整、表达的严谨,忽视了传播的艺术,论述方式、文字表达上刻板有余而牛动不足,缺乏感染人、吸引人、打动人的话语魅力。

2、原因分析

传统的舆论引导思维不适应用户至上的传播要求。在旧传播格局下,党报评论与受众之间主要是线性传播、单向传播的关系。而分众化、差异化的新传播格局,要求传播者秉持“用户至上”的理念,即通过对受众需求的精准把握,实现对社会舆论的精准引导。但与蓬勃兴起的新媒体相比,不少党报依然习惯于原有的、单向的“我说你听”式的舆论引导思维,在评论上习惯于一套话语、一个腔调说话,依然同守“以生产为中心”而非“以用户为中心”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方式,导致了评论传播的到达率和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传统的牛产机制不适应多元传播环境。与全媒体时代传播的即时性、开放性、交互性的特征相比,党报评论的生产机制还十分传统。从生产主体上看,传统的党报评论的生产主体几乎是“清一色”的报社专职评论员和党政部门干部,人数少、结构单一的评论牛产者,必然导致选题视野、思考角度、话语方式上的局限。在生产方式上,党报评论的主要任务定格在社论和评论员文章上,以办公室写作和编辑来稿为主,“规定动作”多,“自选动作少”。在生产流程上党报评论尤其是涉及重大主题的评论,必须遵循严格的生产流程和的审稿程序,作品打磨周期较长,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评论的新闻性和时效性。

传统的政治宣传方式不适应个人化、生活化的语境。一方面,互联网时代不仅传播主体大大扩展,而且观点的发布越来越具有强烈的个人化特征和牛活化痕迹,传统媒体“把关人”和“守门人”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缺乏必要干预的算法推荐模式导致网络用户很大程度上只“选择性”地接触与自身兴趣相关的信息传播,人与人之间、社群与社群之间形成了信息传播和观点交流上的区隔。这种传播上的个人化、生活化语境,使得人们不再容易接受被一个“统一的声音”告知对错、形成判断,传统的指导式、命令式、灌输式的政治宣传方式,削弱了党报评论在引导社会舆论、整合意识形态、凝聚社会共识上的功能。

三、全媒体时代党报评论的新变革

“一张报纸,上连党心,下接民心。”充分发挥在舆论上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党报评论是无可取代的“旗手”。在宣传思想战线进入守正创新的重要阶段,党报评论更要顺应全媒体时代发展大势,在守正创新中让主流声音在舆论场上更加响亮。

1、守好导向之“正”:实现议程设置上的创新

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党报评论的生命。党报姓党,讲政治是党报的灵魂,党报评论是党报立场、观点、态度的直接体现,是“政治中的政治”。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增强政治定力、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尤其是在事关大是大非和原则问题上,党报评论坚持什么或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态度坚决,毫不含糊。

舆论引导要在议程设置中实现。着眼于事关党和国家改革发展推动的重大命题,及时准确宣传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是党报评论与生俱来的职责使命。但是政治上的高站位不等于话题高高在上、选题上不接地气。党报评论要增强舆论引导力,必须实现“顶灭”与“立地”结合,大主题与“小切口”的贯通。

主动关注普通人的社会生活,打开拉近受众的“入口”。范敬宜曾说,“从距离群众最近的角度来报道经济工作”,新闻导语的写作“要找到最贴近群众的那个‘点”。党报评论的贴近性,首先体现在选题要突破单一的宏大叙事,从社会普遍关心、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小事件”,剖析和解决好“大问题”。这种“小切口”不是碎片化、一地鸡毛,而是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精准捕捉民牛痛点难点,切中问题要害,疏解社会情绪,把评论写进群众心坎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人寻常百姓家”。

主动介入社会热点和敏感话题,打开舆论引导的“切口”。刻意回避舆论热点,畏惧敏感话题,就等于放弃话语权,甚至给谣言和错误认识以空间。特别是对迅速发酵、引发广泛争议的问题,在社会认知有模糊地带的时候,党报评论要敢于、善于介入公共讨论,阐明党报立场。不能凶为害怕风险、害怕挑战,而甘当“鸵鸟”“躲进小楼成一统”,也不能为求保险、求稳妥,而左顾有盼、虚晃一枪,从而贻误时机。

2、守好思想之“正”:做好传播方式上的创新

把思想性作为党报评论传播的内核。在全媒体时代,渠道可以改变、平台可以拓展,但是党报评论作为思想产品的特性,不仅不能弱化,而且还要加强。具体而言,应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是以理性应对“海量”。以理性冷静、态度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复杂问题,引导公众以说理的方式去想事情、看问题,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二是以专业性克服简单化、标签化。党报的是非分明,不是简单的“站队”表态,动辄上纲上线,而是以专业严谨的态度、科学深度的解读、理性深沉的逻辑力量、令人信服的说服能力,对社会现象和问题做出解释,引导人们深入思考、辩证分析。

让传播方式创新放大党报评论的思想含量。一是多平台发布,用好“二次传播”。要第一时间将报纸发表的评论文章通过整合、提炼成适合更多渠道发布的评论内容,形成覆蓋更广、同声共气、强势发声的效果。二是多样态传播,建立面向互联网的立体化、多层次的评论生产体系。把新媒体平台作为传播的“第一落点”,生产适合“网来网去”的原创性评论,以立体化、多层次的生产体系,在新媒体上创造多形态、多声部的主流声音。这种原创性评论,要在保证思想力度的基础上尽可能短,不要穿靴戴帽、长篇大论:要在价值端正的基础上尽可能快,打破原有的牛产周期,让主流声音、正确认知跑在谬见、误见前头:要在即时性的基础上保持连续性,通过新媒体和报纸评论滚动跟进、线上线下互动讨论,在步步深入中引导舆情走向。

3、守好能量之“正”:做好话语表达上的创新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党报评论不变的目标。“文以载道”,党报评论不是“为批判而批判”,其立场必须是建设性的,必须以理性、建设性而非单纯的破坏性、颠覆性为出发点,为推动现实问题的解决提出真知灼见。

表达有创新,文风更鲜活,主旋律才能更高昂。一是摒弃“官话”,南命令式向讨论式转变。改变居高临下、发号施令的话语姿态,以诚恳对话、平等交流的方式交换意见、析事明理。二是摒弃“套话”,南指导式向引导式转变。改变照搬照抄的文件语言,跳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老一套论证“模板”,论述言之有物,表达有生活感。三是摒弃“硬话”,由灌输式向疏导式转变。改变晦涩难懂,实现深入浅出,做到“少一些结论和概念,多一些事实和分析:少一些空泛说教,多一些真情实感:少一些抽象道理,多一些鲜活事例”。

当前需要警惕的一个误区还在于,把调整话语姿态、实现表达创新等同于口水化、低俗化,为片面追求点击量、成为“爆款”而为改而改、为“活”而“活”。如果传统的严肃刻板少了,但通俗变成了浅薄,用情变成了煽情,尖锐变成了语言暴力,也必然降低党报评论应有的品质。

4、守好人才之“正”:做好评论员队伍培养方式上的创新

党报评论员不仅需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良好的新闻素养,而且在政策水平、学术基础、思辨能力上有更高的要求。但是伴随新媒体的爆发性增长,传统媒体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迅速下降,成长周期长、培养难度大、人员素质高的评论员队伍受到的冲击尤其严重。优秀人才的缺乏,导致一些党报评论生产能力不足,质量不高,媒体转型不快,直接影响了党报评论在全媒体时代舆论引导力的发挥。

推动党报评论工作者“走转改”。打破闭门造车的“键盘党”作业方式,打破党报评论部门“没有战线”、不属于“一线”采访部门、没有采访要求的传统认知,推动评论员直接参与到重要报道采写过程中,从基层一线、田间地头、火热牛活中触发新鲜的思考、抓取第一手的评论选题,让评论牛产从“第二落点”到“第一现场”,在实践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增強评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让党报评论员进入高校进行“回炉锻造”,拓展对新领域、新知识、新技能的专业学习,增强评论员的理论功底和专业水准。另一方面,在高校新闻人才培养中突出精准性和差异化,不仅继续加强学界和业界的沟通和联合,也要打破新闻学与其它人文社会科学的界限,实现跨学科培养,为打造高水平、专业化的党报评论员队伍夯实基础。

构建党报评论智库。应该改变评论生产由党报工作者自己单打独斗的状况,通过借助“外脑”,探索构建党报评论专家智库,打造一支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专家咨询团队,帮助党报评论拓展视野宽度、思想高度、理论深度,让党报评论的旗帜和导向作用得到更大发挥,让主流声音在舆论场上更加响亮。

猜你喜欢

党报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议提升地市党报竞争能力
新闻报道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正确认识党报副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