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花生间作模式技术研究

2019-09-10刘建成

今日农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花生玉米

摘要:玉米是典型的禾本科植物,而花生是豆科植物,豆科植物与禾本科植物间作使得田地营养供给与田地小气候得到有效改善。有利于增强花生与玉米的弱光吸收性,豆科植物可以通过固定空气中的氮元素,为禾本科玉米提供氮肥,充分发挥玉米边际效应等优势这样既缓解二者间作的竞争压力,也减少了氮肥的使用。间作具有增加田间通风和透光,使田间机物质积累,保存土壤肥力,提高不同农作物产等优势,本文就玉米花生间作模式技术研究进行探讨。

关键词:玉米;花生;问作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在《汜胜之书》与《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古代多种间作模式。不同间作作物可以使土地利用率得到提高,对阳光的吸收和截取在不同作物得到增加,减少了光能资源的浪费。间作作物之间可以互补,如玉米具有边行优势,豆科植物可以固氮,补充土壤氮元素消耗。在我国山东、河南、河北、吉林等地都有通过玉米花生间作,实现玉米稳产,增产花生的案例,单位面积的产出量得到提高。因此,本文对玉米花生间作模式下作物的产量进行探讨。

1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间作系统中,由于要求在同一块土地上间作两种作物及以上。间作群体内不同作物必然会对资源的利用产生竞争,一方面表现为对生存空间的竞争,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光、热、水、肥等资源需求的竞争。间作竞争主要集中于不同植物的中间竞争,可分为利用性竞争、干扰性竞争两种,就系统本身而言,可划分为竞争型和互惠型。对于玉米花生间作系统而言,由于两种作物对资源的利用存在互补,使得该间作系统内作物之间呈现出利用性竞争为主的态势,表现为互惠型。

目前,土地当量比指标法是世界上公认评价间作系统的主要方法,土地当量比的平衡值为1,当某一间作系统的LER<1时,说明系统内作物竞争激烈,间作劣势十分明显,而LER>1时,间作物种之间具有优势,不同物种趋于互惠型竞争。

2玉米花生间作模式特点

花生是矮生作物,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特别是夏花生主茎12叶时,开花后果针下扎时易遇高温、干旱天气,高温对花生授粉也有影响,干旱不利于果针下扎,间作后有玉米的遮阴,可以降低田地小气候的温度,减少花生蒸腾作用,有利于果针下扎,间作玉米具有边行优势,间作玉米之间来可以相互传粉,有利于授粉,使玉米不存在空粒的问题,有利于稳定单位面积玉米的产量,花生增产。

3玉米花生间作种植相关示范内容

参考上述的栽培模式,分别高肥力、中肥力实验田地中按照玉米/花生=3:4模式和玉米/花生=3:6模式进行种植。玉米品种选择的是耐密型、产量高、中熟的登海605,花生品种为高产、中熟、耐荫的冀花2。每667m2花生5500-7500穴,玉米3900-4000株进行种植。采用机播与机收进行种植和收获。选取5个示范区,每个示范区4个示范田,每个示范田的面积为3333m2。

4关键技术

4.1选择适宜机械

可使用分机播种模式来分别播种花生带和玉米带,花生采用花生播种机械播种,玉米采用玉米播种机械播种。也可采用一体化玉米花生播种机花生实现玉米一同播种;使用花生联合收获机和玉米联合收获机分段对玉米和花生进行收获。

4.2选择适宜品种

选择的玉米品种应当适应示范区生态环境,选用紧凑耐密、单株产量高的登海605,花生可选用高产、耐荫、可密植、大果的冀花2,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筛选,确保种子饱满健康,且无病虫害。

4.3抢墒播种保出苗

选取饱满且无病虫害的玉米。花生在播种前使用吡虫啉按10%比例进行拌种,能够有效保护种子,确保一播全苗,花生播种后覆盖黑色地膜用来防草,可以不使用除草剂或减少后期除草剂的用量。

4.4科学施肥

种植前应当施足底肥,底肥以每667m2施8-12kg尿素、15-20kg磷钾肥,同时适当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在玉米花生间作期间中应当重点施用有机肥,以有机复合肥为主,两作物肥料分别施用。花生主茎长到8-9叶时,视天气情况,应追肥浇水一次,每667m2施用13-20kg高磷鉀复合肥,施肥后浇透水。玉米长至8-9叶时期,每667m2施用20-25kg复合肥或10kg尿素和15kg复合肥,天气不适可浇水一次,便于玉米扎根。

4.5控杂草、防病虫

4.5.1除草

覆盖有地膜的花生一般不需要除草,玉米在播后芽前需要施用除草剂,可用乙草胺或精异丙甲草胺按比例进行喷施,当玉米苗长至约30cm时,在无风天,按比例施用玉米专用除草剂,定向喷雾,注意不要将玉米除草剂喷施在间作的花生上,以防产生药害。

4.5.2防虫

条锈病及大小叶斑病是玉米主要的病害,玉米虫害主要为玉米螟、红蜘蛛,蚜虫等,可玉米在5-6叶期每667m2地喷施20g的20%吡虫啉加多菌灵50-60g进行病虫害防治,每667m2地用30mL的3.2%阿维菌素防治红蜘蛛,在防病治虫过程中可加人磷酸二氢钾、锌肥以增加粒数及粒质量。花生主要害虫为红蜘蛛、蓟马、金针虫、叶螨等。可以施用乐果,吡虫啉等进行防治,在防病治虫期间,可对花生施用磷酸二氢钾等肥料,有利于开花,授粉与果实膨大。

4.6田间管理之化控

4.6.1花生化控

花生在主茎6叶时进行化控,每667m2用40-60g的15%多效唑或60-80g的矮丰灵,分为两次施用,间隔一周,如果阴雨天或者多氮肥量大,可再喷施1次,每667m2用量为30-50g。

4.6.2玉米化控

玉米在起身拔节期即7-8叶时可进行化控,每667m2用25-30g多效唑或者30-40g玉米矮丰或矮丰灵40g。

4.7玉米、花生收获

在玉米和花生豆完全成熟时,可以开始收获,先收获玉米,以利于花生的收获,秸秆可以用来还田,补充土壤养分,也可以制成饲料,用来养殖牲畜。然后收获花生,进行晾晒。秸秆可以堆肥或制作饲料。

5结语

示范区域收获结果表明,在栽培模式方面与山东等地专家提供的模式相同,玉米/花生=3:6模式适合于高肥力土地种植,玉米/花生=3:4模式适合中肥力土地种植;种植密度,每667m2种植玉米4000株、花生6400-7500穴的种植密度较为适宜。通过玉米花生间作可以实现粮食稳产,油料增收的结果,玉米的边际效应被充分发挥,玉米花生间作后产生的秸秆与花生粕都是优质的饲料,减少农民养殖成本,让农民增收的同时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以往玉米、小麦轮作模式,施用氮肥较多,易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与花生间作后,花生起到固氮作用,补充土壤中氮肥消耗减少化肥农药用量。花生玉米间作在前人的研究下早已变得可复制,可推广,兼顾了生态价值和社会收益,本文只是在前人基础上有一定改进,但实际效果和前人结果相似,可以推广。

参考文献:

[1]焦念元,宁堂原,杨萌柯,等.玉米花生间作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5,23(9):4324-4330.

[2]高砚亮,孙占祥,白伟,等.玉米花生间作效应研究进展[J].辽宁农业科学,2016(1):1002-1728.

[3]焦念元,汪江涛,张钧,等.化学调控和施磷对玉米/花生间作磷吸收利用和间作优势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23(9):1093-1101.

[4]房增国,左元梅,李隆,等.玉米-花生混作体系中不同施氮水平对花生铁营养及固氮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4):386-390.

作者简介:刘建成(1966-),男,河南民权,中专,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学。

猜你喜欢

花生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为什么玉米长“胡须”
多少堆花生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奇趣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