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种植中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2019-09-10王俊仙王飞龙

今日农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玉米种植防治对策病虫害

王俊仙 王飞龙

摘 要:中国是农业大国,玉米是重要的农作物,玉米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众多领域都可以进行种植,尤其是在东北区域。虽然玉米种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但是也存在部分缺陷,由于玉米在种植过程中极可能会产生病虫害,将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质量,也大大降低了玉米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所以必须要科学合理的应用病虫害防治技术,有助于降低病虫害对玉米种植质量和产量产生的不良影响,进一步保障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研究玉米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并提出具体的病虫害防治对策。

关键词:玉米种植;病虫害;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5.1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玉米防病虫害工作将会严重影响着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由于玉米种植广泛,如果出现病虫害,将会大大影响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也会严重影响国家的整体粮食产量。玉米种植常见病虫害必须要做好提前预防工作,如果病虫害生产之后,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予以治理,也会对玉米种植产量和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大大损害了玉米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病虫害对玉米种植质量与产量将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所以必须要贯彻落实好常见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才能够确保玉米种植丰收,在玉米生产过程中进一步保障生产质量。

1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正所谓未雨绸缪胜过临河街景,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也应当如此,如果出现病虫害,即便是及时控制,也会对种植人员产生经济效益。所以在玉米病虫害控制过程中,必须要根据玉米生长以及收获的多个环节进行多元化防治,切记不要是单纯的一个环节,应当将众多的细节有效整合,通过采用整体防治措施才能够取得良好的种植效果。玉米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过程中,应当采用多元化的病虫害防治对策,必须要将病虫害防治方法落实到玉米作物的种植生长周期之中,进一步保障玉米种植,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探究玉米病虫害防治方法:

1.1收获期病虫害防治对策

玉米在收获时期病虫害防治工作极有必要,在玉米收获过程中,种植人员必须要及时有效的区分出健康玉米和病虫玉米,对患有病虫害的玉米展开集中处理,对于残缺或者是腐烂严重的玉米,应当进行焚烧处理,对玉米种植地块予以深耕,采用此方法的目的就是能够将甘草与玉米作物根部的病虫害彻底去除。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必须要定期的予以施肥,施加底肥应当严格控制,并且在适当的时机进行追加肥料,追加肥料应当确保在玉米种植生长至4~5叶阶段,最佳根据玉米作物的生长需求与种植地块的土壤环境,科学合理的选择肥料。发生常见的病虫害之后,必须要进行施肥处理,有助于进一步增强玉米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1.2播种期病虫害防治

在玉米播种阶段,种植人员切实要做好种子的选择工作,避免在一块种植地上种多年的玉米品种,对于玉米品种的选择必须要充分考虑,并且经过品种审定委员会进行审核命名,这些审核命名的品种才能够经过生产试验已经科学评估了玉米品种的生产风险,并且将生产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经过审核命名的玉米品种,在种植过程中农户也会承担较小的生产经营风险,有助于保护自身的生产效益。同时为了进一步保障玉米农业生产安全性,农民应当选择130d左右玉米品种,同时要分析了解玉米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应当选择病虫害抵抗能力较强的品种。

1.3玉米种植密度适中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病虫害产生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在种植过程中存在的空气流通情况,如果该块种植地空气流通良好,玉米病虫害的发生概率相对较低,如果流通情况相对较差,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也会逐步提高。所以玉米种植人员要想有效提高单位面积内的玉米穗数,应当尽可能地避免密植,通过选用密植方法不仅难以提高玉米的生产产量和数量,也会大大影响玉米的生长营养供应情况,从而严重降低产量。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必须要充分重视到此种种植方法会降低玉米种植块的空气流通情况,也会为病虫害的产生营造条件。

2玉米常见病虫害种类与防治方法

2.1 青枯病

玉米青枯病是玉米常见的一种病变,主要是发生在玉米乳熟期,在玉米发病的初期,植株叶片呈现凸起现象并且凸起颜色出现灰色干枯,好似霜害,而玉米的根性则会出现腐烂的现象。当玉米青枯病加深时,叶片则会呈现暗黄色,跟进则全部变为褐色,玉米的秸秆也会相继的变色,而秸秆当中呈现中空软化的现状,导致玉米经不起风吹,植株会出现倒伏现象。为了更好地降低玉米青枯病的发病率,提升玉米的健康状况,就要在玉米发病时进行有效的防治,我国目前并未培育出抗病毒的有效品种,所以当玉米发病较轻时可以通过。加强栽培防止病虫害的过多侵入,及时的摘除下部分叶片是土壤湿度降低,通风性较好,从而有效地降低玉米的青枯病。农民还可以在种植过程中通过生物性的治理,放入大鹅和鸭子在农田当中,大鹅和鸭子会增加玉米植株底部的通风性,将玉米植株底部的叶片吃光,有效地降低土壤,并且家禽还能够将粪便排放到田地当中,有效地抑制各种虫害,提高玉米的长势。

2.2玉米螟

玉米螟是玉米在成长过程中经常遭遇的一种害虫。该害虫是玉米在生长过程当中,经常遇到的病虫害,一年会发生6-7代。玉米螟害虫在生产过程中,多将白己的卵生产到玉米的叶片背部,卵孵化周期一般在3-5d,较早的幼虫先会将自己软壳咬破在吃玉米的叶片通过吐丝下垂,随风吹散到别的植株当中,造成大面积的植株伤害。要想提高玉米的抗虫能力,较早的采取病虫害的治理方法,消灭越冬的虫卵,并且在早春时节玉米螟破壳成长时,采用药物对玉米螟进行治理。在傳统的虫害防治过程中,农民一般会通过焚烧玉米秸秆将燃烧后的草料垫猪栏,从而有效地杀死越冬的虫卵。

2.3铁甲虫

玉米铁甲虫也是玉米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害虫,玉米铁甲虫在幼虫时期就会啃食叶片,并且将叶片的肉失去留下叶片的薄,膜导致叶片自然的变干枯,使玉米无法使玉米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从而抑制玉米的成长。当玉米铁甲虫过量时,会严重的波及全部的玉米田地,导致玉米减产一半以上。所以要想有效地增强玉米的产量,就要利用有效的措施防范玉米铁甲虫,在现阶段人们主要防范玉米铁甲虫的措施是通过人工捕杀幼虫,利用化学药剂喷洒幼虫措施。

2.4大斑病

当玉米患有大半病时,玉米的叶片叶鞘就会变得枯黄,从而导致玉米植株死亡,由于病毒在繁殖的过程当中,在25℃左右繁殖最为迅速,病毒繁殖还受到自然天气的影响。例如阴雨天气或氮肥不足低洼地区大斑病发生较多,通过了解大斑病适宜生长的各种原因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增强玉米的氮肥播撒,并且有效地降低玉米播种的密度,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

3结束语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看出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必须及时有效地开展并虫害防治工作,种植人员必须要充分重视该项工作,应当提早地发现病虫害,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予以防治,通过降低病虫害对于玉米种植质量与产量产生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玉米种植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切实提高种植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段进明,郭宗虎.玉米种植中常见病虫害的防治[J].中国农业信息(上半月),2017(10):6.

[2]沙爱红.玉米栽培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对策探析[J].农家顾问,2017(6):63.

[3]金明霞,闫新武.提高作物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7(18):154-156.

[4]王俊红,孙延国,李金华.玉米螟的发生与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8(20):184-186.

作者简介:王俊仙(1977-),女,大专,东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现聘为农艺师;王飞龙(1975-),男,大专,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果树蔬菜专业,现聘为农艺师。

猜你喜欢

玉米种植防治对策病虫害
豌豆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玉米夺丰产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