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电网常见故障及对策分析

2019-09-10杨玉明于长江苗本强张百国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8期
关键词:故障问题对策研究

杨玉明 于长江 苗本强 张百国

【摘 要】现今,人们对供电需求越来越高,供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与县域居民的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供电网一旦发生损坏或故障,将会对县域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严重的还会引发火灾。由此可见,供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一定要加以重视。当发现县域内电网存在故障时,一定要从根本上找出故障发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制备和完善事故处置预案。根据县域的实际情况来设定维护和处理措施,确保电网能够安全、稳定运行,为居民供电提供坚实保障。文章针对县域电网常见故障及对策等进行具体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为人们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县域电网;故障问题;对策研究;居民用电

【中图分类号】TM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8-0169-02

我国县域电网网络覆盖范围非常广,涉及很多山川、河流,面积领域广、所跨越的地区环境差异性大,经常出现条件恶劣的情况,此时输电网络更新换代也相对较慢。由于受到自然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输电网很容易受到损坏或出现故障,此时如果不及时维护与保养,必将会对居民用电造成很大影响。近年来,我国提倡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建设,许多地区的县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很多工厂在县域地区新建起来,而这些工厂的兴建对于用电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家用电器种类也开始增多,这些都是导致县域电网负荷增大的原因,有些偏远县域地区的输电网络出现了严重超载情况,这些问题都需要及时解决,如果不从根本上提高县域电网的安全性,必将给居民用电造成阻碍。

1 常见故障问题分析

1.1 电网网架薄弱不稳,供电不足

我国很多县域地区存在电路系统老化、配电设备陈旧、电网网架薄弱等情况,这些问题会对县域供电造成极大阻碍,我国部分县域地区已经出现了供电负荷严重过载等情况。较为常见的有110 kV变电站供电,如果该变电站供电范围为600 km2,那么该范围内有多处工厂就容易出现供电不集中、供电跟不上需求等情况。县域电网在实际供电中通常会以企业用电为主、居民用电为辅,如果供电与所需不平衡,那么居民将出现断电等问题,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由此可见,电网网架薄弱不稳是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电网有关部门领导一定要加以重视,积极制定具体的解决措施[1]。

1.2 设备陈旧,线路老化

据有效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县域电网主要覆盖农村地区,存在覆盖面积广、地理环境复杂等特点。由于覆盖区域大多为农村地区,且有些农村较为偏远,所以设备及输电线路的升级和改造较为缓慢,线路铺设后,很多年都不再进行改动,而一旦线路发生故障,维修起来也较麻烦,导致输电设备陈旧、运行年限较长。如果不对这些设备和线路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必定会产生安全隐患,对居民日常用电造成影响[2]。

1.3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是导致电网故障的最主要原因,我国地域辽阔,南北环境差异较大,而县域输电网络所覆盖的地域非常广,其中包括山区、丘陵、河流、湖泊等。对不同的地形需要架预不同的输电网络。例如,有些高原地带存在输电线路跨度大、起伏落差高等特点,这些都会给电网的设置和正常运行造成一定阻碍,如果遇到暴风和冰霜雪雨天气,都会对输电线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如果不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很可能出现输电线路故障,对居民的正常用电造成一定影响。除此之外。电网在架设过程中容易遭受雷击,这是最为常见的、人为不可干预的自然灾害。部分山区坡度较大,导致导线暴露弧面增大,当雷电出现时,雷电绕击容易导致跳闸,对电网造成直接伤害[3]。

1.4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也可能导致电网故障。县域输电网络通常覆盖于农村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这部分地区的人口素质较低,在日常用电中,对用电安全认识不足,村内连接电线网络乱接乱搭现象时有发生,自家用电也没有安全意识,输电网络杆塔附近动土严重,这将对输电网络造成致命影响。村民对用电安全没有明确的认识,所以在破坏输电网络时并未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例如对杆塔基础、避雷接地设备破坏时将直接导致电网故障,这不仅影响居民的正常用电,后期电网维护的人力、财力成本巨大。

2 电网故障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2.1 合理布局电源网络,改善供电容量压力

为了更好地解决现有县域电网故障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合理布局电网,从根本上扩大供电容量,以此满足居民的用电需求。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县域用电和供电需求存在差异性,此时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深入当地调查和分析,针对不同县域的实际情况,设置科学合理的电网结构及工农业布局。除此之外,还应当对原有的电网进行新规划和改造,在改造过程中遵循科学性原则,通过增加变电站布点来减少变电站的供电压力,这样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即使在用电高峰期也能够实现正常供电,保证输配电网络正常运行。

2.2 制定规范,加强巡检

县域输电线路老化是较为常见的情况,此时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定期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巡检,及时更换有安全隐患和潜在风险的电线,并根据所在县域的实际情况,设置安全巡逻队,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这些线路和供电设备进行检修与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当出现安全隐患时,要从根本上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为居民的正常用电保驾护航。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当制定应急预案,以备不时之需,当出现输电短路或供电异常时,拿出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更好地实现居民用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由此可见,制定规范的用电体系,加强巡检工作质量至关重要。

2.3 实施故障风险评级,加强区域监控

县域输电网络出现的故障很难预测,但可以通过防患于未然的方式来制定应急预案,形成紧急情况处理预案机制。例如,县域输电网络可能会通过空旷、高大的建筑物,此时输电网络很容易出现被雷击的情况,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检查接地设备,避免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老化、接地连接部位腐蚀等情况。另外,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对故障可能发生的频率、概率及风险等级进行事先预測,以便故障发生时能够有详细的应急预案,以免对居民的正常供电造成过大影响。完善的应急预案可以确保输电线路在短期内恢复正常运作,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去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由此可见,对供电区域进行监控,并制定相应的风险评级制度至关重要[4]。

2.4 强化居民法律意识,加强用电安全宣传

强化居民法律意识,加强用电安全至关重要。县域地区的居民应当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对用电安全、用电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大多数电路故障都是人为因素导致的,这是因为人们缺乏相应的用电安全,对该部分知识毫无了解。当故障出现时,不知如何应对,在日常用电过程中也不知道如何安全用电。所以相关部门可以联合当地公安部门和供电站进行安全用电知识宣传,让更多居民和农户了解用电安全的重要性。这样当发现有电路故障时,居民可以积极地向有关部门汇报,及时解决线路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线路故障,从根本上节约时间,避免对居民正常用电造成过多影响。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论述了县域电网常见故障及对策等内容,通过分析发现,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中,供电安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要想更好地满足居民用电,确保供电的安全性、稳定性,就应当做好电网的安全防护工作。相关技术人员在日常维护与保养中,需要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或已经老化的线路进行定期检修,集结公安部门、电网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加强对电网的检查力度,从根本上确保电网设施的正常运行,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居民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确保居民的正常用电需求。

参 考 文 献

[1]谢保威.关于县域电网规划分析[J].科学家,2015(3):107-108.

[2]王晓艳.浅谈县域电网存在的问题及规划建设[J].中国科技成果,2011(12):78.

[3]李其伟,王训杰,陈文学,等.浅析农村配电网“低电压”问题及治理措施[J].工业技术创新,2016(4):628-631.

[4]金超.县域电网通信系统安全管理策略[J].自动化应用,2016(8):121-122.

[责任编辑:陈泽琦]

猜你喜欢

故障问题对策研究
煤矿机电设备安装技术浅谈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塔机检验中发现的一般问题及解决方案
电气继电保护的故障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