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船舶碰撞码头风险分析

2019-09-10周正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8期
关键词:碰撞码头船舶

周正

【摘 要】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成品码头、原料码头试运行以来,海运能力不断增强,港口运输已成为该公司运输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随着船舶数量的增加,船舶靠离泊期间碰撞事故时有发生,不但给公司和船方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影响港口的正常运营,直接影响海运能力。所以,加强对船舶触碰码头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码头发生的事故案例对船舶条件、环境因素、人为因素和其他因素等进行分析,通过对比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自有码头与辽宁丹东港码头的条件和发生的碰撞事故,提出预防类似事故的措施和方案。

【关键词】码头;船舶;碰撞;分析

【中图分类号】U6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8-0151-02

随着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首钢京唐公司)的二期工程大范围投产,成品外发和原材料接卸量日趋提高,截至2011年底,首钢京唐公司自有码头共计海运外发成品钢材909万t,接送船舶1 308条;共计海运卸原材料101万t,接送船舶118条。但随着船舶数量的增加,船舶碰撞码头、碰撞设备的事故屡有发生,截至2011年底,共计发生船舶碰撞码头事故8起,碰撞门机事故1起,撞坏码头护轮坎约30 m,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万元,对码头的美观性造成一定影响,同时给码头前沿作业职工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为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本文分析了船舶碰撞码头的原因,并与其他码头的碰撞事故进行对比,提出如何避免类似事故的措施和方案。

1 影响船舶碰撞码头的因素

1.1 船舶因素

船舶因素具体包括船舶种类、吨位、长度、吃水和船龄等。

(1)船舶种类。首钢京唐公司成品外发船舶为杂货船,接卸原料船舶为散货船,散、杂货船舶相较于集装箱船舶、液货船、客滚船等,操控性能更好,靠离泊时容易控制,不易发生碰撞事故。

(2)船舶吨位。首钢京唐公司码头船舶吨位为2 000~38 000 t,吨位差别较大。船舶吨位越大,其惯性就越大,船舶操纵起来就越困难,风险也越高,所以在接卸大吨位船舶时,要提高现场监管力度,加强船、岸间的沟通与联系。

(3)船舶长度和吃水。船舶长度、吃水深度和船舶触碰码头的风险关系不是绝对的,还要结合泊位前沿旋回水域的尺度和泊位附近水域水深,当某条船吃水较大,船舶所处港池的水深也很大,那么船底与水底的空间也较大,这种情况下就不影响船舶的操纵性,在船舶靠离泊时触碰码头的风险就低。首钢京唐公司成品码头和原料码头水深15 m,泊位前沿旋回水域的尺度为0.6 n mile(1.111 2 km),最大可接卸5万t级船舶。所以,船长和吃水对船舶碰撞码头的影响不大。

(4)船龄。本文所采用的船舶状况是统计多条船舶的相关数据后取其平均值,首钢京唐公司码头靠离泊船舶平均船龄在4年左右。船舶的状况和船龄统计的偶然性太大,没有规律可循,但超过10年的船舶为特殊船舶,在靠泊前,调度系统要提前通知现场系工,应特殊对待。

1.2 环境因素

(1)风。一般7级风以上,海事管理机构会采取封航限制,5~7级大风靠泊时,存在很大的碰撞隐患,几乎所有船舶碰撞码头的事故都是发生在大风天气,在首钢京唐公司码头发生的碰撞事故中,大风造成的船舶碰撞码头事故为5起,占全部事故的62.5%,所以大风是造成船舶碰撞码头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即使风力稍微减弱,因为吹拢风和船舶靠离泊方向相同,在两种力量同向作用下,会对船舶安全产生较大影响,而吹开风与船舶靠离泊方向相反,能起到一个缓冲作用,对船舶靠离泊时的影响较小。

(2)海浪。海浪对船舶靠离泊的影响可分为海浪与码头方向和海浪的强度,海浪的强度越大,对船舶靠离泊安全的影响就越大,海浪与码头岸线的夹角与风向一致,与码头沿线夹角越大表示风险越大。

(3)能见度。海面能见度也会影响船舶靠离泊安全,大雾天气、大雪天气的能见度低于1 n mile(1.852 km)时,海事管理机构会采取封航限制。在能见度较低时,靠离泊同样存在安全风险,此时船方无法看清楚船岸间的距离,很容易发生碰撞事故。

1.3 人为因素和其他因素

(1)船长和大副的操作。船长和大副在靠离泊过程中的指挥对船舶安全靠离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首钢京唐公司码头发生的碰撞事故中,因船长指挥不当造成的碰撞码头事故为3起,占全部事故的37.5%。所以,在船舶靠泊前通过调度系统通知靠泊位置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极为重要。

(2)系缆工对船舶的指挥。接送船舶时,船岸之间的联系尤为重要,系缆工的错误指挥很容易导致船舶偏离指定靠泊位,甚至可能导致船舶碰撞码头事故,所以在靠泊过程中务必做好船岸之间的协调指挥,保证船舶靠离泊安全。

(3)靠泊旗的位置。靠泊旗的位置确定船头、船尾的位置,在船舶靠泊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如果无靠泊旗,船长无法直观清晰地确定船舶靠泊位置,很容易在移船过程中发生碰撞码头的事故。

2 首钢京唐公司自有码头与丹东港码头的条件比较

丹东港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國东北部区域的国内、国际贸易通道的关键港口,是中国最北端国际贸易大港,地处辽东半岛北根部,西临鸭绿江入海口,南接黄海,与朝鲜半岛隔江相望。

首钢京唐公司自有码头位于曹妃甸港区,利用“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的地理优势而建,港口距京唐港33 n mile(61.116 km),距天津港38 n mile(70.376 km),铁路线路与京山、京秦、大秦3条国铁干线相连,水陆交通极为便利,为首钢京唐公司的成品海运外发和原材料的海运输入提供了便利的通道。通过对首钢京唐公司自有码头与辽宁丹东港码头的条件和发生的碰撞事故进行对比和分析,以期找到造成船舶碰撞码头事故的原因。

2.1 水文气象

在选择的对比年中,风力大于6级的天数,丹东港是11.8 d,首钢京唐公司自有码头是15.5 d;雾天分别是32 d和36 d。

2.2 泊位现状

{1}丹东港:1#泊位长度为239 m,其附近可航水域水深为-10.5 m,回旋水域尺度为180 m,根据该泊位停靠船舶的资料并求得平均船长为113 m、船平均总吨为8 754 t、平均吃水为7.78 m。{2}首钢京唐公司自有码头:1#泊位其泊位长度为225 m,其附近可航水域水深为-15 m,回旋水域尺度为600 m,根据该泊位停靠船舶的资料并求得平均船长为101 m、船舶平均总吨为6741t、平均吃水为6.24 m。

2.3 事故情况

本文統计2010~2011年两年来两个码头1#泊位发生的船舶碰撞码头的事故。2010年,丹东港发生5起,首钢京唐公司自有码头发生3起。2011年,丹东港发生7起,首钢京唐公司自有码头发生4起。

2.4 总結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两个港口船舶碰撞码头事故发生频率都较高,丹东港事故发生频率又高于首钢京唐公司自有码头,原因如下。

(1)船舶因素。{1}船舶种类:丹东港1#泊位为散货船,首钢京唐公司自有码头1#泊位为杂货船,散、杂货船操控性较好,而杂货船略好于散货船。{2}船帕吨位:丹东港船舶平均吨位高于首钢京唐公司自有码头931 t,船舶吨位越重,操控性能就越差,所以首钢京唐公司自有码头发生事故的概率略低。

(2)环境因素。{1}风。每年风力为6级及以上的天数,首钢京唐公司成品码头较丹东港多4天,大风天气靠离泊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大风天气时靠泊也是造成船舶碰撞码头事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2}大雾。每年大雾天数,首钢京唐公司成品码头较丹东港多5天,大雾天气靠离泊同样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丹东港的环境因素略好于首钢京唐公司成品码头。

(3)事故原因分析。通过分析两个港口的事故情况发现,环境是造成船舶碰撞码头事故的主要因素,占所有事故的70%左右,其中大风天气靠泊、大雾天气靠泊为环境因素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所以各个港口应尽量避免船舶在恶劣天气靠离泊;人为因素为次要因素,占所有事故的30%,其中船长、大副指挥不当、船岸间联系不畅通都是影响靠泊安全的原因,所以开展港口管理工作时要做好船岸沟通,还要提前通知船长、大副靠泊要求。

3 预防船舶碰撞码头事故的措施和实施效果

为防止船舶碰撞码头事故的发生,本文结合首钢京唐公司自有码头的特点及其他码头预防船舶碰撞的经验,制定了一系列港口靠离泊安全规章制度和措施:{1}提前向船方索要即将靠泊的船舶资料,根据自有码头作业和泊位情况,制订靠泊方案。根据船舶动态、港池水深、船舶特点及曹妃甸地区潮汐和气象等情况,安排船舶靠、离、移泊,并布置相关的安全要求。{2}定期检查自有码头的橡胶、带缆桩等靠离泊辅助设施并确保其完好。{3}安排人员定期查看港池内的海面情况,要求闲杂船舶及时离开靠泊区域。{4}根据即将靠泊的船舶船型确定靠泊位置,设置靠泊旗。{5}按照曹妃甸海事处靠离泊计划,根据船舶长度,提前预留船舶总长的120%的靠泊位置,如果靠泊船舶的总长度不足100 m时,预留泊位有效长度应当大于靠泊船舶总长20 m。{6}码头调度与拖轮、船舶保持高频通信畅通,掌握船舶动态,海轮靠离码头必须使用一条拖轮协助,禁止无拖轮协助就靠离码头。{7}及时安排港口作业区各作业队做好防火、防台、防落水的应急预案演练工作。

通过加强船舶靠离泊的管理,首钢京唐公司自有码头制定了完善的船舶靠离泊管理规章制度,通过物流运输室、港口作业区的督促实施,明确职责,确保制度落实,极大地降低了船舶靠离泊时与码头发生触碰的概率。

参 考 文 献

[1]张圣坤,白勇.船舶与海洋工程风险评估[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2]邱大洪,薛鸿超.工程水文[M].第3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3]马会,吴兆麟.港口航道水城操船环境危险度的综合评价[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98(8).

[4]郭禹.航海学[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5.

[5]戴冉,刘德新,王凤武.丹东港大东港区通航环境安全评估报告[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3.

[责任编辑:陈泽琦]

猜你喜欢

碰撞码头船舶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项目管理技术在船舶建造进度控制中的实践
项目管理技术在船舶建造进度控制中的实践
中国造!全球首艘智能船舶交付
前往码头
文化碰撞下的爱情挽歌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当金牛座的父亲与汽车发生“碰撞”
在码头上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