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2019-09-10夏承月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0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古诗词小学语文

夏承月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教学方式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古诗词是古人留下的伟大精神财富,是小学阶段学习的重要内容,在课改的影响下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情境教学法被逐渐应用其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法

小学生由于年纪不大,认知能力有限,对古诗词中的内容无法深入进行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兴趣也不大,因此实际学习效果并不明显。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提升都有较大促进作用[1]。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凸显

课程改革之后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凸显,在课堂中属于自己的自主时间、空间不多,教师占据课堂中的主导,课堂中的主要内容都是由教师讲授和提出,学生很少有机会发表自身想法,因此学生对于自身对学习内容的实际掌握程度也不是十分了解,对于学习的内容也无法较好掌握。

(二)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在进行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方法多数比较单一,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对古诗词内容的讲解,这主要是指教师针对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讲述,然后让学生分析、理解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指什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而这些知识主要是指对古诗词中一些重点词汇和语言的理解,但是这种讲解方式却对学生的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内涵帮助不大,学生对古诗词学习难以系统掌握。另一方面是指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讲授之后主要注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背诵,学生多数是运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学习效率不高。

二、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方式

(一)在创设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古诗词中常常会表现出一种意境美,作者通过自身的所见所闻,表达自身对观察事物的主要情感,进而在描写的内容中体现出强烈的画面感,同时也体现出自身浓厚的思想感情。这种情境的描绘方式,古诗词中优美的意境主要由关键词体现。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对古诗词中的关键词进行深入挖掘,让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并且在探究中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深化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感悟。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情境中的切入点,运用情境中描绘的主要内容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中,体会古诗词中的主题和中心思想[2]。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时,古诗词中描绘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鳜鱼肥美,这是一幅秀丽宜人的水乡风光。诗人在观察到此种美景之后产生了流连忘返的感觉,学生在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美的感受与体验,进而更好的把握文章中的主旨和内涵。通过这种创设情境的方式可以更加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的在古诗词学习中表现的更积极、主动。

(二)在情境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进行古诗词情境教学中,尽管教师会为学生尽量创建和实际学习内容相关的学习情境,但是这种学习情境和实际描绘中的内容必然会存在一定区别,学生的学习质量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对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注重学生想象力的激发,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可以有效结合自身的想象力,在主观意识中形成和学习内容贴近的画面,感受到古诗词中蕴含的魅力,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古诗词中描绘的内容进行分析,看作者描绘的村庄有哪些具体特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角度,结合自身已有的认知对文章中描述的内容进行想象,然后对古诗词中内容进行延伸。例如诗中描写到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房屋和青草进行合理想象,让学生凭借自身思维形成相关形象,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同时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已经,增强学生的真实感受,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在情境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分析

在古诗词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理解、分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表达的内容,发现古诗词中描绘的美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古诗词中的重点词汇或者是句子入手,关注古诗词中的细节,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咏柳》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古诗词中意境美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对文章中体现的意境美进行深入把握。而这首古诗词中的画龙点睛词语即裁、似剪刀,这几个字既体现出了柳树的特点,也体现出了春风的特点。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可以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文章中描绘的内涵,感受诗人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对春天的无限热爱。在实际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紧抓住此点进行把握,感受到情与景的交融,体会古诗词中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四)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从意境中阅读

古诗词虽然内容比较简短,但是常常蕴含着浓厚的意境,而意境主要是通过具体的词汇表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启发,让学生深入的進行理解和体会,进而使学生在意境中受到感染、熏陶。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外》时,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对古诗词中的内容有所理解,并且可以经古诗词流利、顺畅的书写、朗读出来,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感受作者描绘的天门壮丽景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体现的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通过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从意境中阅读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吸收。

总之,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运用情境创设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分析,在情境中更深刻感知描写的内容,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康.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J].卷宗,2018,8(32):163.

[2]李英.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8(8):10.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法古诗词小学语文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