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深度教学基本走向

2019-09-10任宏洋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管理语文课堂发展趋势

任宏洋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与发展,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面对着巨大的挑战。在信息流通迅速的当今社会,西方文化的冲击对我们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母语教学和传统文化的教育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对于语文课堂深度教学的改革和教学管理模式有新的要求,以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或教育教学管理势在必行。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育教学管理;发展趋势

引言:中华文化在长江黄河流域发展繁衍,代代相传,从未断层,从古至今上下五千年。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孕育出了我们这个繁荣昌盛的中华名族,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是无止境的,作为学生的领路人,我们必须要正确的带领他们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精神美德。

一、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

一方面,文化和文明的高度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主要内容,软实力也是一个国家形象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值得自豪,也是中华民族先人创造的宝贵财富。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是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这些都铭刻在我们血液中,一脉相承,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得影响、制约着我们国家新文化的开创,是新文化开创的现实基础和历史依据。纵观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国社会发生的每一次剧烈变革,总伴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反省。而每一次文化反省的结果,又促使社会变革在更深广的层面上展开。几千年历史积淀而成的传统文化,对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影响。我们要辨证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既汲取先进世界文化的同时,又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地转化,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联系未来,才能建构出中国现代的民族文化。

二、语文教学的目的

语文教学的目的与其它学科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但也有些许不同。与其他学科一样,教学的目的都有培养学生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从何说起呢?首先,学习不可能从头到尾轻轻松松,这中间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在书中的榜样身上学习他们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与困难作斗争的快乐,从而就可以培养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其次,语文学习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自主地进行课前预习、自发地爱好阅读大量的课外书、大胆地去寻找语文书中的不妥之处等等;最重要的是,锻炼应用的能力,将主体客体化,在语文课中最具体的表现应该是作文,但不局限于此,他们将乐于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听说读写,样样精通。

语文教学同时也有它独特的作用,最直观的是可以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学生不能只是掌握几个生字、生词,会背课文,他们还要通过学习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学会去热爱大自然,关心小动物,关爱他人,包括自己的家人,朋友,还有无数的陌生人;更重要的是语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学生们愿意去学习语文,了解祖国的文化和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教学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语文教学新的走向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纵观《课标》,字里行间有意突出“人文”一词,给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一个信号:要充分挖掘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追寻失落的“人文精神”。所谓的“人文精神”就是对于我们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创建。

在时代发展的同时,为了让我们的文化也茁壮成长,我们要为创建新的文化打下结实的基础,《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由此可见基础的重要性,发展文化创新基础势在必行。

中华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步。虽然时代已经改变,但是其中有许多东西都可以借鉴和发扬。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应该把传统文化的养成渗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和社会实践中,将传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给学生,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时坚持贯彻传统文化的教育,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充满崇高的理想情操,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的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提高学生全方面素质的基础學科。

四、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巨大推动力,从改革开放以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一直被重视,但是却没有深入到教育事业中。再未来的发展中,传统文化将是我们抵挡西方文化冲击,以及宣扬民族精神的利器。因此,在未来的语文课堂深度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会是重中之重。这就是我对语文课堂教学基本走向的判断,望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何永青.高中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8):236.

[2]王芳红.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国文化自信[J].学理论,2018(09):14-16.

[3]王兴永.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J].理论学刊,2018(04):133-137.

[4]陈海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管理语文课堂发展趋势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基于新课程改革和初中教育教学管理的改革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之我见
基于信息化的教育教学方法改革